APP下载

科举制度的两面性

2013-04-29吴金娣

考试·综合 2013年6期
关键词:科举考试科举制度科举

吴金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89-02

再一次和我的学生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与孔乙己范进相遇,引导完学生认识了封建制度下的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残害,课下和一个学生不经意间的一句对话不禁引起了我的深思。"老师,科举制度既然这么多弊端,可它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难道就没有其合理性吗?我觉得现在的高考不就是现代版的科考吗"?

孩子的话让我掩卷深思:孔乙己,范进……他们毋庸置疑是科举制度下的牺牲品,可是不是因此就否认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推进社会发展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呢?

隋朝开辟的科举,使社会中的平民知识者开始有了发挥自己才华的机会和有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社会荣耀的出路,这样,不但刺激了社会各阶层的人敬慕知识和人才,也使得国家的管理开始进入了有序和知识化时代,中国的教育也因此而得到了刺激而大大发展。

纵观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并改变命运的名人有:王维,柳宗元,孟郊,韩愈,白居易,李商隐,宋之问,张籍,韦庄,贺知章,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包拯,寇准,朱熹,文天祥,张居正,海瑞,汤显祖,王阳明,纪晓岚,刘墉,郑板桥,张之洞,洪钧,林则徐,梁启超,张謇,蔡元培。在这些名人中,有给人类留下精美文篇的文人骚客:王维,孟郊,韩愈,李商隐,张籍,韦庄,汤显祖等。也有为民请愿伸张正义并为后人称颂的包拯,寇准,海瑞;有不仅在文学上给人们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而且在政治上有所建树的文学家兼政治家:柳宗元,王安石,范仲淹,纪晓岚,洪钧等。还有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伟大的思想家王阳明;民族英雄,爱国主义者林则徐,少年天子,官至丞相,宁死不屈的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将领文天祥;皇帝钦点的光绪年间进士蔡元培,清末他参加了革命党,革命胜利后,他在任北大校长期间因提倡"兼容并包"使北大进入了黄金时代,作为一代教育家,他的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今天,在最近发布的"最受尊敬的大学校长排行榜"上,他容登榜首。

从这个意义上说,从古至今,通过科考成就事业,标榜史册的人大有人在。所以我们应承认科考在历史上的积极性。

从公元583年开始科举到正式取消科举的1905年的1300多年中,中国社会产生了这样一种根据科举及第的情况而划分新的社会贵贱阶层的新的社会阶层大分化,在大量人才被选拔出来充实官方政治组织机构的同时,也压抑了许多并不擅长于科举科目的其他知识人才,但是这些知识分子在科场连连失意以后凭自己不懈的努力同样取得了不朽的成績,名垂青史。

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落榜生,当数唐代诗人张继,他仅仅因一首诗而名声大振。相传,张继落榜后想着同窗好友个个金榜题名,自己却名落孙山,因此心情非常失落郁闷,便前往苏州散心,投宿于寒山寺旁的客船。从傍晚到夜里张继一直站在船头望着苏州城,心境亦如那晚风凄清寒冷,于是他随口吟出《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诗不但使寒山寺出了名,而且让后人记住了怀才不遇的诗人张继。

明代散文家归有光共计落榜八次。他自幼十分聪明,9岁作文,10岁写出千余字的《乞醯论》。归有光虽发奋苦读,却考一次落榜一次。第八次落第之后,他徙居嘉定(今属上海市),开始读书谈道,招徒讲学。归有光的散文平实简朴、感人至深,其《项脊轩志》还被收入高中语文课本。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造诣很深,著有《震川文集》四十卷,被后人赞为"明文第一",是"唐宋派"中成就斐然的作家。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同样难逃落榜厄运。他甚至命运还不如范进蒲松龄19岁时考童子试成绩名列前茅,后来考举人、进士却屡试不中。这样的打击并没有让他一蹶不振,潦倒终生,反而促使他更加苦读诗书,常常深入民间采集素材,写出了鸿篇巨制《聊斋志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便是蒲松龄的座右铭。

吴敬梓也是落榜生。他因落榜而怀疑科举制度,最终不再去参加科举考试,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创作出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也三次落榜。李时珍14岁考中秀才,之后的九年中,三次考举人都以落榜告终。于是他下决心弃官从医,潜心钻研医药。李时珍走遍大江南北,并参考了八百多种医书,历经27年的辛劳,完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堪称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古代著名的落榜生远远不止上述这些人,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风流才子唐寅,"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和著名的苦吟派诗人贾岛等等,都是科举考试中的落榜生。

由于政治干预太多的缘故,中国的文化结构的确有很矛盾的一面,科举的目的,本来是隋唐以来国家打破身份地位和情面实行平等选拔人才的一种政治改革措施,但是,由于宗法教育,也就是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所以,即使是科举考试,凡是有功名的考试,也就是秀才以上的考试,都有拜师门的习惯,也就是考取了功名的人都要拜本次主考官为自己的老师为恩师,同学之间也要互相拜同年,这样,就在中国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和学术中,就造成了互相拉帮结派的情况,这,对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和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当然是不利的。这就是说,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存在着很严重的社会悖论情况,科举的公平目的往往因为科举的内容而互相矛盾,从而给社会带来了许多副作用。现在,我们依然在现实中感受得到的师门习惯和学术中根据毕业学校和职称身份而拉帮结派的情况,以及那些讲出身而轻视人才实际学力的现象,这,都和这些历史上的科举中的悖论社会现象有直接关系,所以,现在的人们,特别是学界中的人们,要清除掉中国传统中的一些腐朽现象的侵蚀,还任重道远啊!

同时,过去的科举还有有事先向科举主考官"投卷"的习俗,也就是一些考生将自己平时写作的文章献给一些当朝的名人和主考官阅读,以获取他们对自己的好感,但是,由于中国的科举考试有很严格的保密和封卷打分制度,所以,这样的"投卷"往往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但是,却也因此发掘了一些人才。比如,苏轼三父子同朝参加科考,苏询事先将自己的文章投卷给当朝大员欧阳修阅读,后来,苏询落榜,却因为欧阳修非常看重苏询,以至于他将苏询推荐去做了个小文官,发挥了苏询的才华。如果不是欧阳修这样的举荐,苏询也不会和他的两个进士儿子一样,成为后来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我之所以花了这么多笔墨去介绍中国历史上的科举,那是因为至今为止,中国的许多人,特别是中国的教育、学界和政治行业中的许多人至今还套在科举的陈腐习俗中。即使是中国近现代中的十大思想文化人物,他们也不能够说就从中国旧科举的阴影中走出来了!他们几乎都和中国的科举文化有着各种渊源关系。洪秀全连续四次没有进入童试的第二阶段,这对于他的自尊心的伤害是很大的,甚至导致了他的疯疾,这,也是他之所以造反和愤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张之洞曾经在四川试图进行教育改革,他最终促成了中国持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的灭亡。康梁利用科举的场合而进行变法,这是众所周知的。严复虽然将官做到了北洋海军学堂的教育总长的位置,但是,他就为了自己不是科举出身而后来屡屡去参加科举考试,试图得到一个"进士"功名,这,是何等的可悲。孙中山虽然一直没有参加科举,但是,他的哥哥却多次逼迫他参加中国的科举考试。陈独秀本人是秀才,他一生的言行中有没有旧时代的士员味道呢?胡适、鲁迅、毛泽东倒是没有参加过科举。但是,这十个人物中,除了胡适一直是在新式教育的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外,其他九人都和中国的旧科举有着各种羁绊。这些,都是我们研究评说现代中国思想文化人物不可忽视的背景资料。如果中国的许多事情能够象五四以来的激进者那样仅仅依靠激烈的反叛就可以解决问题,那,这世界也就太简单了!我们要剔除掉中国旧时代给今人带来的腐朽因素,只能够小心翼翼地去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这样的研究分析过程,就象是诊断医治一样,必须对各种问题的系统内在关系进行仔细梳理。我,从来不相信那些只会喊激进口号的人就是社会革命者,他们,不过就是些现代的洪秀全而已罢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们身上,本身就带有许多旧科举的后遗症因素。建设,往往是很难的,建设,要比爆破更艰难千倍,建设,就是先要仔细研究分析,然后批判和继承。

凡事都有两面性,科考如此,高考亦如此,在面对高考的弊端时我们也要看到它积极的一面,在目前尚未能找到更好的甄别手段时,就让我们在接受它的同时,期待它更完善。

猜你喜欢

科举考试科举制度科举
明代科举考试中的二三场
科举考试答案解析
“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小小花钱看科举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唐代科举的投卷与荐举之风
科举考试的投考资格——从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说起
宋代科举冒贯管窥
科举文献《唐摭言》词语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