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乒乓
2013-04-29于勇
于勇
我的胸前挂着两枚制作精良考究、系着红黄相间缎带的银牌,摆好姿势,挺胸收腹,与脸上洋溢着欢乐喜庆笑容的领队、教练和三位队友一道,在刚刚举行完颁奖仪式的体育馆内,在镁光灯的闪烁中,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瞬间。
在这次漳州市第九届老年人体育健身运动会乒乓球项目展示中,我作为宣传系统代表队的一员,与队友戮力同心,密切合作,经过三天的激烈拼杀,摘取了团体赛银牌,我个人则侥幸获得男子单打银牌。
其实,奖牌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通过持之以恒的乒乓球锻炼,我始终保持着健康的身体素质,保持着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虽已年届花甲,却依然充满着朝气,感觉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快乐。
选择乒乓球健身,是有缘由的。由于长年伏案工作,刚过不惑之年的我,就患上了颈椎病和肩周炎,白天疼痛不已烦躁不安,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当医生的妻子告诉我,对于这种无菌性炎症和退行性病变,惟一有效的办法就是锻炼。选择什么项目呢?篮球足球有肢体冲撞中老年人不宜,羽毛球太费体力且场地难寻,只有乒乓球最适合年长者,许多单位都有球桌,而且经济实惠。于是,我立即行动起来,每天下班后,就在单位里抡起了乒乓球拍。
作为一个初学者,刚开始只是别人的陪衬,一盘赢不了几个球,但大汗淋漓之后输得也十分快乐。慢慢地,我开始观察、琢磨别人的发球、接球、扣球,一样照葫芦画瓢,还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请教,恳请他们手把手地指出我的不足。功夫不负有心人,久而久之,我的技术渐渐有所长进。能看懂对方发来的球是上旋球还是下旋球,是不转球还是奔球,并学会了各种应对的版型和技能。自己也掌握了几种发球的技巧,学会了发球抢攻、打落点、打短球、打追身球等战术。球友们纷纷称赞我“进步很明显”,自己的自信心也逐步增强。
球技有所提高之后,我开始尝试与各种打法不同的人较量,从而结识了一批新朋友。他们当中有教师、医生、公务员,还有自由职业者等,其中不乏乒乓高手。我注重与球技高强的对手拼杀,虽然会输得一败涂地,但却受益匪浅。我常常对他们说,“与高手过招,虽败犹荣,输球也快乐”,然后在爽朗的笑声中继续较量。在持续有意识地与高手们的对抗中,不仅我的球技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相互间交流了感情,增进了友情。这“银球传友谊”的乒乓,给我的业余生活带来了不尽的乐趣。
岁月如梭,不知不觉十多年过去了,我坚信“持之以恒”的道理,除非出差,我几乎每天都活跃在乒乓赛场上,打乒乓球已经成为我生活的必须,成为我生命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我的乒乓生涯的质量有所提升,我开始每年参加全市组织的乒乓球锦标赛。由单纯的乒乓健身到参加有竞技性质的比赛,对我来说,是一种跨度较大的飞跃,更是一种直面强手的挑战。不论输赢结果如何,参加搏击就是快乐。在全市“天运杯”和“建行杯”乒乓球锦标赛上,我与队友虽经奋力拼杀,但终因技不如人,在团体赛中未获得名次,在今年元旦举行的锦标赛上再次名落孙山。这几次赛事,让我看到了自身的差距,看到了对手的强大,看到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事实,同时也激发出虚心求教、奋起直追的决心和刻苦训练、提升球技的动力。
这次我虽然获得两枚银牌,但我不敢欺世盗名,我要坦诚地告诉大家,这绝非是正常赛事中的亚军。为了鼓励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这届组委会制定了特别的规则,即团体赛第五至第八名为银牌,我们代表队位居第七名;男子单打从第十七名至第三十二名为银牌,我只排名第二十三。可见,我的差距与高手相比。还相当大。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不知不觉中,我的肩周炎颈椎病也痊愈了,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从快乐乒乓中我悟出了幸福的真谛,每天的快乐是幸福的基础,幸福则是无数快乐的叠加和升华,而快乐的心绪又是健康长寿必备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