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峡谷天籁惊四方,“独龙歌王”阿普萨萨成名的背后

2013-04-29琴心

女性天地 2013年6期
关键词:独龙族音乐

琴心

在今年央视的春晚舞台上,阿普萨萨以一曲土家族《山路十八弯》惊艳全场!不仅如此,27岁的他还是我国独龙族中唯一的专业音乐人,担任云南怒江州音乐协会秘书长。这个在怒江大峡谷中长大的小伙,成功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音乐让他走出怒江大峡谷

1986年,阿普萨萨出生于云南省怒江自治州贡山县永拉嘎村。父亲是傈傈族,母亲是独龙族。他们村是多民族聚居区,还居住着藏族、白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阿普萨萨从小就喜欢听村里人哼唱那些已经流传数百甚至上千年的原始民歌,这些歌曲带给他愉悦的同时也滋养了他的音乐灵魂。他还清楚地记得,每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奶奶总是边唱歌边给他讲童谣。听奶奶唱傈傈族民歌《优叶》,他体会到了奶奶对已故的爷爷的思念:“蕨菜青青还会卷卷头,你一去就永远不回头……”

俗话说,少数民族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这话搁在阿普萨萨身上一点不为过。

阿普萨萨的父亲也是唱歌的好手,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特别是一些傈傈族的乐器,只要经他的手一摆弄,就能演奏出各种情绪。阿普萨萨很崇拜父亲,爷俩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以歌代言,以歌代答。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阿普萨萨总能信口而唱。

说起儿子的音乐之路,父亲有些愧疚。这位淳朴的傈傈族汉子认为,就算孩子对音乐感兴趣,也要“以学业为重”,所以直到阿普萨萨读初中二年级,他才开始勉强支持儿子的这一爱好。初二时,学校举行一场歌咏比赛,第一次登台的阿普萨萨竟拿到了一等奖,从此,小家伙认定了一个目标:学唱歌,走艺术之路。

应儿子的不断央求,父亲买了电视机、VCD、扩音器、话筒等一套粗陋的音响设备。阿普萨萨每天都会听《小白杨》《乡恋》《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经典的歌曲,并跟着电视模仿。小小年纪的他懂得了“土洋结合”的唱法,他认为“土”就是本色,就是村子里人天天唱的那个调子,而“洋”就是要注重发声技巧。他慢慢琢磨,悟出了许多唱歌的方法。

周末或假期,阿普萨萨从学校回来,家里就变得不安宁了。他一回到家就走进自己的小屋不出来,在里面不是听歌就是扯着嗓子跟着唱。

凭着对音乐的敏感和狂热喜爱,阿普萨萨2002年初中毕业后不顾家人反对,执意报考怒江师范学校音乐班,且被成功录取。在这四年里,他的生活几乎是四点一线——宿舍、食堂、教室、琴房。好玩的是,他们上专业课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老师提的问题不允许阿普萨萨第一个回答,原因是阿普萨萨总能答对。不这样“规定”,其他同学就没“机会”了。

天道酬勤。2005年,阿普萨萨在北京“全国中华艺术新秀”选拔赛民族组中获得金奖;2006年7月,他从怒江师范学校四年制音乐班毕业;次年12月,怒江州民族歌舞团向他抛来橄榄枝,而他,也以优异成绩被招录;2007年,在州政府领导的扶持举荐下,阿普萨萨被云南省委宣传部保送到上海音乐学院进修,师从云南籍著名歌唱家杨学进老师。

一开始,同学们并不看好这个来自怒江大峡谷偏远山区的独龙族学生,但是,当阿普萨萨哼唱出宛若“峡谷天籁”的歌声时,大家立即被征服了。杨学进老师不仅亲自带他拜师著名歌唱家常留柱门下,还对他的生活嘘寒问暖。一年学习期满之时,惜才爱才的杨学进和常留柱还向云南省宣传部争取,让阿普萨萨继续学习一年。

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让阿普萨萨的音乐之路有了质的飞跃,在传承民族歌曲的同时,他开始尝试将民族唱法和现代科学唱法相融合,收获也随之而来。2010年11月,他在云南首届本土歌曲大赛中获得金奖;2011年,他代表中国傈傈族研究学会参加缅甸傈傈“阔时”节大型晚会;2012年,他参加云南省第四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民族唱法铜奖。

“峡谷天籁”春晚圆梦

阿普萨萨的音乐兼具了两个民族的特质,他说自己音乐的灵感来源于父母、奶奶和外婆。他认为音乐是人类与大自然交流情感最为有效的方法。所以,他不仅用大量时间创作歌曲,还在参加各种大型比赛时演唱民族原创作品,比如《云南的月亮》《问根》《古道抒怀》等。令他受宠若惊的是,这些歌曲后来被收进《党旗颂》CD原创作品专辑中,于2011年5月在太平洋影音公司出版发行,他的个人简历也出现在了《中国乐坛》杂志上。

阿普萨萨说,他去年参加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其实是个巧合,当时他代表团里参加省歌舞团的排练,正好“红歌会”来昆明选拔,他只想着玩一玩比一比,却没想到自己会在历时105天15场的角逐中,从6万红歌精英中脱颖而出。2012年9月16日晚,凭借超强的实力和超高的人气,他最终获得总冠军。这也让他有了直接参加央视《直通春晚》大赛的资格。阎肃、徐沛东、滕矢初、王佑贵、牟玄甫等中国顶级音乐专家给了阿普萨萨“如雷灌耳”的评价。“最有天赋的民歌手”、“最有气场的红歌手”、“红歌会上的‘平民晋级王子”、“红歌会上的‘国际范儿”。2012年12月30日,阿普萨萨参加《直通春晚》决赛。事后他向朋友透露说:“起初代表《红歌会》与其他选手比拼,只想着进十强拿到金话筒就知足了,根本没有想过自己最终能与平安、许艺娜一起问鼎三强。”

其实,当时北京零下十几度,阿普萨萨嗓子发炎,情况特别糟糕,跑了好几家医院治疗,才呈现出观众在电视上看到的效果。他想办法克服自身的困难,觉得不管身体怎样,都要把歌曲的内容和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这才是歌曲的意义所在。

因此,在《直通春晚》总决赛患感冒的不利情况下,阿普萨萨依然选择以高难度的《东方大峡谷》“搏杀”,他的表演征服了评委也征服了观众,顺利拿到了《直通春晚》的邀请函。

高兴的阿普萨萨立即给父母打电话报喜,遗憾的是,家乡看不到中央三套,他们没能看到儿子的现场比拼。阿普萨萨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90多岁的奶奶没走出过家乡那座山。能登上春晚的舞台,阿普萨萨和他的父老乡亲而言,是件非常骄傲的事情。春晚的台前幕后是什么样子呢?阿普萨萨说:“北京交通拥堵,我第一天去就迟到了,被导演说了一顿。春晚的彩排非常紧张,纪律非常严谨,节日气氛也很浓。在演出前,我和许艺娜、平安聊得很开心。”

彩排结束时,其他歌手的经纪人、助理会前呼后拥、名车接送。而阿普萨萨却是挤地铁、坐公交,回到他正在进修的中国音乐学院。

正式登上蛇年春晚大舞台,阿普萨萨以一袭傈傈王子装闪亮登场,他演唱的那一曲土家族风格的《山路十八弯》博得无数掌声,观众纷纷感叹“好一番‘最炫民族风”。

这首《山路十八弯》也正如导演哈文所言:“出于对阿普萨萨声音特色的考量,这首歌很适合他的声线。大家听惯了女声版的《山路十八弯》,如果换由阿普萨萨来唱的话,一定会大放异彩。”

27岁“秘书长”,肩负传承本民族音乐的重任

走下央视春晚舞台,阿普萨萨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回到家乡的第一天,他去一家小店吃饭,就被店里的人认出来了。

很快,他又应邀参加了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还有北京卫视的访谈。成为春晚新贵后,多家唱片公司向他抛出橄榄枝,安排商业演出。阿普萨萨的身价也一路暴涨,甚至有传言说他目前的出场费已经飙升至30万元一场。面对突如其来的这一切,阿普萨萨的想法坚定而质朴:“从一个普通歌手走到今天,我还要继续充电,继续学习,我还要在中国音乐学院深造,用学习来驾驭现在的高度。”

今年3月,阿普萨萨开始做自己的新专辑。他说,目前独龙族可以精包装的歌曲几乎没有,为弥补这个遗憾,他这张专辑特意以独龙族和傈傈族的民歌为主。像之前颇受大家欢迎的《庆丰收》也收录其中,而且这首歌将会是这张专辑的主打歌。另外,新专辑还包括一些他自己创作的歌曲,像《最美纹面女》等等。阿普萨萨告诉记者,《最美纹面女》这首歌主要是描写独龙族妇女旧时纹面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女子在十二三岁的时候,都会在自己的脸上纹上一些精美的图案,像蝴蝶等等一些美好的事物,以此作为美的标准。同时,纹面也是独龙族女子成年的一个标志。

一位云南少数民族老艺术家说,怎样保护和传承好独龙族特有的民族音乐文化,是横在独龙族唯一的专业音乐人阿普萨萨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今阿普萨萨已担任怒江州音乐协会秘书长,虽然他27岁的年龄和头衔似乎有点不协调,但保护、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已经被阿普萨萨视为自己的责任。“我是民族歌手,肯定脱离不了民族音乐的元素,离开家乡的土壤,肯定走不远。独龙族的音乐元素非常丰富,唱法也很多,值得收藏、整理和挖掘。独龙族人充满神秘感,被大山封在里面,音乐发展速度慢,还停留在原始的状态。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少数民族的音乐推向世界!”

猜你喜欢

独龙族音乐
整族脱贫后独龙族研究综述
最后的蝴蝶部落
——独龙族纹面女
云南贡山县6~80岁独龙族居民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奇妙的“自然音乐”
音乐从哪里来?
独龙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①
《独龙族文学简史》的编撰研究
音乐
独龙族医药文化研究的价值及思路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