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我怎么知道我喜欢什么
2013-04-29刀刀
刀刀
“我不能具体说出我喜欢什么电影,不喜欢什么电影,那是电影从业人员应该去调查的东西。”
一位观众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如是说。电影从业人员若面对这样的观众,大概也会感到“无力”,但观众就是这样的。观众在接受访问(调查)时,可以对所提的问题给出理性而富有逻辑的回答,例如,“我喜欢的电影,首先要故事好,其次要主创阵容强,第三要视听效果佳,投资大小不重要”。但如果你接着追问,“那为什么你看了这部电影,而不是那一部(那一部可能故事更好、主创更强、视听也不赖)”,得到的答案一定五花八门,甚至可能自毁逻辑。
但即便是这样,观众也并非是不可了解的。
而了解观众,就是“电影从业人员应该去调查的东西”。
中国电影业将“电影观众”视为研究对象,始自上世纪80年代初。研究动机是:“从1980年起,我国电影观众人数大幅度下降,城市电影观众几乎每年减少 5000 万人次”,这吓坏了电影人(其实电影丧失观众是全球普遍现象)。
1985年,由北京大学杜会学系、西安电影制片厂等单位和团体组成的城市电影观众联合调查组,向北上广等十个大城市的两千多名电影观众询问了以下这些问题:
观众为什么走进电影院?观众究竟喜欢什么样的电影?观众对我们的电影抱有什么希望?观众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影片而不喜欢另一部影片?为什么有的观众喜欢某一部影片,而另一些观众不喜欢?这些差异都由什么因素引起?为什么有些电影宣传产生了与预期目的正好相反的效果?为什么有相当数量的观众对国产影片怀有某种抵触情绪?
近30年过去了,观众今天仍然会在马路上、电影院里以及网络上被追问到与上述雷同的问题。而这些年里,所谓的“主流观众”已经换了好几拨人。观众的口味变了多少?反观当下的电影市场,再套用一句歌词来问,这些年,“是观众改变了市场,还是市场改变了观众”?
对这种一拍脑袋就能回答而又始终无法准确回答的问题,还是让我们从1980年说起。
1980
中国当时是世界上拥有电影观众最多的国家(1979年,全中国观影人次为293亿,为历史之最)。从70 年代末到80 年代初,全国每年电影观众总数都保持在250亿人次上下,这个数字超过了1960年全世界各国的电影观众总和200亿人次,这不仅在中国,在世界电影史上也是空前的。
1981
1979年底《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到“为什么农村片这么少”的问题,各厂立马重视起来。导演赵焕章对厂里(上海电影制片厂)说看到一个关于农村家庭纠纷的戏(《喜盈门》)很好,厂里看后认为可以投拍。
1981年,《喜盈门》拍完了。因为是上影厂拍的,就先在上海放,观众的笑声赵焕章数得很清楚,有四五十次;后来到了济南,那里观众的笑声是七八十次;再到烟台,笑声达到一百多次;到了县城平度,笑声是一百二三十次;真正到了农村,笑声是一百七八十次。赵焕章感慨,“这些老乡真正懂得这部片子里的故事和细节”。
《喜盈门》不但创下了拷贝发行数和观众人次的纪录(半年即达到6亿人次),还获得了第二届金鸡奖荣誉奖和第五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1982
《少林寺》上映后引起轰动,李连杰从此走上了国际武打巨星的道路。而从1983年开始,连续五年,国内影院上座率前四名都是武侠电影。
1985
1985年“城市电影观众联合调查组”出具的十大城市电影观众调查报告显示:从类型来看,武打片和喜剧片比较受观众欢迎(各占19%),但是最受观众欢迎的还是侦探片、推理片,将近四分之一。
调查显示,“平均每月看3.5次电影”成为城市观众对电影消费的期望值。这个期望值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研究者说,全国人口按10亿计,其中可能去电影院的约为6.5亿(10岁至60岁),如果每人每月都看电影3.5次,则每年电影观众总人次为273亿。
研究者据此断言,“只要我们努力奋斗,就完全有可能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甚至超过每年270亿左右人次的水平。比较于美国目前平均每人每年看电影不到6次,日本不到2次,我国电影观众的需求量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当时,已经有研究者建议,逐步兴建一批小型、多功能的高级影院。1985年后,上海、广州等城市都曾专门开辟了探索片(或称艺术片)电影院,放映《黄土地》、《一个与八个》、《姐姐》、《青春祭》等在艺术上探索性强烈的作品。据有关影院统计,进入探索片影院的80 %是高中以上文化层次的观众。
1987
这一年,《大众电影》刊发了一篇文章,题为《观众应该扪心自问》。文章指出,观众不是不爱看国产片而是不爱看优秀电影,观众应该“谴责自身的平庸”。
1988
年初,广电部正式成立电影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同年6月,又在北京召开了电影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电影开始产业化转型。业界开始探讨,“确立娱乐片的主体地位,提倡艺术家树立一种‘娱乐人生的观念”。
1989
随着新的视听媒介——电视、录相的迅速普及和发展,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各类业余教育的普及,把许多人的兴趣吸引过去,电影在人们娱乐生活里的中心地位日趋下降。观众上座率大幅度下降。
电影进入80 年代后期,观众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团体观众锐减,零散观众占了观众总人数的绝对比例。青年观众已成为电影的最主要消费者,只有他们是自愿掏钱买票进入电影院的,而且很大的比例数是恋人或青年夫妇。
1989年,一项针对哈尔滨市电影观众的调查表明:大多数人每月看电影1-3 次(现在看来这个数字还是很乐观的)。82%愿意看港台片,90%愿意看外国片,61%对国产电影不满意。而影片的票房价值实现,大部分是靠影院工作人员的组织发动工作(组织夜场电影、影评宣传、节日售票、单位会议购票)。
调查显示,1989年观众不喜欢的导演是:张艺谋。
1991
电影观众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1990年我国电影观众下降到160亿人次,比1983年减少了三分之一;1991年又比1990年减少14亿人次。
浙江省的农民看了几十年的露天电影(他们称之为“饿煞电影”),冬天北风吹、夏天雷雨淋的苦他们体会最深。现在的农民再也不喜欢看这种“饿煞电影”了。宁海县的青年农民说,只要电影好,不怕票价多几毛,宁愿自己出钱买票看来得舒服,不愿站着看露天的白看电影。
有数据显示,从1949年到1989年,我国的电影票价基本是两毛五左右。1990-1995年基本在10块钱以内。
1993
1993年,中国电影界发生了很多大事。电影发行体制全面改革。广电部发布了重要的“3号文件”。中国电影业则在90年代中期进入了一段萧条期。
1994
广电部批准每年从国外进口10部大片。《亡命天涯》作为首部进口分账大片,在北京、上海等6大城市的57家影院公映。从此,中国电影开始“狼来了”的激烈竞争。
1995
1995年,中国大陆全年电影产量低于100部,票房跌破10亿。
1997
冯小刚推出他的第一部贺岁电影《甲方乙方》,票房达到3300万。贺岁片成为当年中国电影的热门概念,“冯氏”贺岁喜剧亦从此成为观众每年期待的贺岁大餐。
1998
久旱逢甘露!《泰坦尼克号》1998年春天登陆中国院线后,掀起全国性的观影狂潮。1998年,全国仅有1000余块银幕,《泰坦尼克号》当时最高票价约在70元,上映一月后逐渐下调,均价约在25元至30元,观影人次大约1440万。当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4亿元,《泰坦尼克号》(3.6亿元)占了1/4。在之后长达10年的时间里,都没有一部电影的票房超过它。
这一年,一项针对北京电影观众的调查报告指出:看电视是当时北京观众的首要娱乐方式,大部分观众每年去电影院的次数不超过5次。研究者据此认为,“当时电影票房的主体实际上来自偶尔光顾影院的一群人,这必然使宣传(甚至炒作)成为一部影片卖座与否的关键因素”。
调查还表明,演员是影响观众选择一部影片的首要因素,有意思的是观众最不满意中国电影的还是演员。其次,观众受媒体宣传的影响也很大。其中报纸与电视上的介绍作用较大。而从宣传形式看,评论性文章远不如介绍性文字。
喜剧片、家庭伦理片与社会问题片当时在观众心中都有较高的地位,被认为最易与好莱坞抗衡,并被视为最佳的努力方向。
2001
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承诺“将在现在每年进口10部左右影片的基础上提高到20部”。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产电影也开始进入“大片时代”。大投资、大制作、大导演、大明星、大营销、大市场的“大片模式”,带动了新一轮观影热潮。
2002
这一年,中国开始实行电影产业化改革。张艺谋的《英雄》创造了国产电影前所未有的票房奇迹(内地票房达2.5亿元),被认为是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里程碑。
2004
2004年2月,我国第一家汽车电影院——枫花园汽车电影院(位于北京,诞生于1999年3月)正式加入北京新影联院线,与其他一轮影院同步播映新片。
同年,《中国电影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当时中国的主流观影人群是18-26岁的青年,且观影群落中超过50%的人员月收入在2000元及以下。而青年们同时又热衷于在网络上观影。FTP、BT、P2P下载成为当时网络观影的主流之选。网络盗播与盗版碟一同成为吞噬电影票房的公害。
2005
2005年,陈凯歌推出了大制作、面向国际主流商业电影市场的《无极》。影片风格诡异、态度张扬,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电影票房,一方面遭遇了中国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众讨伐,形成了一个“叫座不叫好”的极端案例。陈凯歌则对观众说:“你们五年后才能看懂《无极》。”
2005年,观众普遍还是觉得电影票太贵了。于是从当年7 月起,全国 40 多个城市的 168 家影院联合推出周二看电影半价。此举有效激活了观众的观影热情,电影市场再造一个周末的愿望基本实现。
2006
2006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为26.2亿元人民币,人均观影次数为0.07,这个数字可以理解为,平均每人14年才进一次电影院。
这一年,青年导演宁浩的小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以十分接地气的幽默感,得到了观众的好评,票房不断飙升,成为小成本电影的成功典范。谁说好电影一定得是“大片”呢?!
2007
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当前中国电影存在的问题,41.10%的中国大学生认为首要问题是“故事性差,感情平淡”。同时,调查表明:中国电影观众具有鲜明的人口和社会特征,将近 90%的电影观众是家庭中的消费决策者。最受14岁以上观众喜爱的五个电影类型分别是:喜剧片(77.3%)、动作片(70.7%)、爱情片(57.8%)、科幻片(54.6%)和历险片(48.4%)。
2008
2008年7-9 月,中国电影博物馆课题组开展了“电影观众偏好取向及相关问题问卷调查”。经分析,中国电影观众的观影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喜剧片是观众最喜欢的影片类型。二,观众在更希望看到国产新电影的同时,也希望看到国产老电影。三,巨幕电影和数字电影更受观众偏爱。四,大多数观众认为周末时间最适宜观看电影。五,在种类众多的电影后产品中,观众最希望购买到光盘类产品,其后依次是书籍、玩具、饰品等。六,在观看电影的基础上,观众还希望参与以电影为主题的相关活动,如电影观摩、影片首映等。越是高学历群体,对组织电影观摩的期望值越高。
2009
2009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62 亿元,同比增幅为43%,中国电影产业被认为迎来了“黄金机遇期”,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期。
同年,一项针对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乡镇村民的调查,问到了村民们以下问题:
1.您一年看几场电影?选择4 场以下及4- 8 场的分别占到49.5%和30.9%。
2.您观看某部电影的主要原因?由于亲朋好友请客的占到37.1%,大明星出演的占到27.8%,口碑不错21.4%,宣传力度大13.4%。
3.您最喜欢什么类型的影片?40.2%的观众选择武打片,18.6%观众选择枪战片。
4.您自己愿意一年花多少钱看电影?选择10-50 元的占到83.5%。
5.同样的电影,您选择哪种方式观看?64.9%的观众选择流动放映队。
2010
在2010 年过亿的17 部影片中,动作片、喜剧片、爱情片三种类型片占了将近80%。其它类型匮乏。
2010年,中国城市观影人次约2.5亿,加上农村的近20亿,总数不足23亿。
2011
专家学者称,电影观众正在走向分化,他们开始不看最大的(影片)只看最对的。他们按照自己的选择逻辑,形成大大小小的观影群落,创造着数以千万票房计的分众市场的票房。
这一年还诞生了一部现象级电影——《失恋33天》。这部电影以不足千万的成本换来了超过3亿的票房,同时也让业界关注到了网络口碑营销的彪悍能力。
2012
根据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公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电影观众平均年龄为21.5岁,2009年,这个数字是25.7岁。它反映的趋势是,大批90后学生正在涌入影院。
2012年,19283名网友参加了网易娱乐频道一项针对观众观影喜好的问卷调查。被问到“你去电影院会选择的电影”时,91.2%选择“好莱坞进口大片”(叹!这个比例跟1989年差不多),选择观看“受关注的国产电影”的仅占8.8%。而之所以选择好莱坞大片,观众给出的原因倾向于“场面特效很华丽”。
《泰坦尼克号》碰巧证明了这一点。打着“怀旧”的旗号,《泰坦尼克号》2012年以3D形式重回中国吸金,轻松取得近10亿元票房,有人惊呼“中国观众真是人傻钱多”。
观众别生气。不管怎样,我们至少还拥有一个梦幻的贺岁档!
《泰囧》的票房神话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屌丝”文化的大获全胜、全面盛行。坊间开始流传“得屌丝者得天下”的言论,喜剧则被认为是屌丝文化的主要载体。
2013
至于2013年,你们知道的,观众兴奋了,票房井喷了,不少人赚大钱了。鉴于近来流行“大数据”,也有人算计起怎样利用大数据组合出一部高票房电影。但是,电影就像一场赌博,别忘了观众的名言是:“My God!我怎么知道我喜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