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2013-04-29徐秀紫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探究性例题方程

徐秀紫

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以一种新的方式去看待一定的信息,从而得到独特和非预期结论的一种学习方法,它是一种先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它更注重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理解和归纳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 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52-002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大都是被动的学习,而探究性学习,能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联想,培养学生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以下是本人在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中的一些做法。

一、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条件和机会

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教学活动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2.提问:你发现每组中的两个方程的解有什么关系?

3.提出问题:每组中两个方程未知数不同,但未知项相应的系数相同,这说明方程的根与系数有关,那么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有什么关系?

4.分学习小组讨论:二次项系数为1的方程,例如x2-5+6=0,x2-3x+2=0,x2-2x-1=0等,从中发现根与系数有什么关系?

5.归纳各小组讨论意见,得出方程x2-px+q=0的根与系数关系的猜想,并用于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方程,如2x2-5x-3=0,2x2-3x+1=0,3x2-x-1=0等,进一步验证猜想。

7.证明上述猜想。

这种让学生亲自参与发现、探究和推导的学习过程,突出了知识发生过程的揭示和探讨,这样既可以反映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又充满了学生观察、尝试、猜想等活跃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重视解题思路的探究,多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的教学

三、重视知识应用的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挥教材中许多有价值的例题、习题的内在潜能,引导学生对题目变化、推广和应用进行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人教版《几何》第三册P129例4)

这是教材中的一道例题,例题的结论,在解决两圆外切的有关问题时,应用广泛。

应用一:如图,圆O1和圆O2外切于点P,

直线AB过点P,分别交圆O1和圆O2于A、B两点,EF分别切圆O1和圆O2于E、F,AE与BF的延长线交于点C,求证:AC⊥BC。

分析:连结BP,应用例题结论BP⊥AC,所以BC为圆O2的直径,所以BC⊥AB, BC2=PC·CA,从而由切割线定理得CD2=PC·CA,所以BC2=CD2,故BC=CD。

可见,重视教材含金量习题的探究,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和认识结构,对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四、引入一开放型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这是教材中的例题,在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我将此例题改编成开放题,在原基础上,增加下列问题:

(1)过C点作CE⊥AB, 垂足为E,则CD和CE有何关系?

(2)在(1)的基础上,过B作BF⊥DC,交DC延长线于点F,求证:CF=CD。

(3)若AB不是圓O的直径,而是一条弦时,结论(2)是否成立?为什么?

通过引入开放题,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传统教学中的封闭问题变成开放型问题,增加探究因素,有效地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注重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归纳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猜你喜欢

探究性例题方程
方程的再认识
方程(组)的由来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圆的方程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