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2013-04-29张利利

经济视角·下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文献综述财政支出产业结构

张利利

摘 要: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规模的扩张,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为显著的调整。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其中之一是以“促进产业内部结构协调”为目标。产业内部结构协调表现为三方面:第一,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协调。第二,三次产业的产值情况与劳动力之间的相互协调。第三,每个产业内部的结构协调。而以我国目前的现状以及所要实现的目标,同时,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相比较(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和过程),要使与发达国家差距缩小,对我国来说,可以通过适当的产业政策,而产业政策的本质是国家对产业经济活动的干预,正确有效的产业政策可以改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方向,有效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故研究政府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财政支出;产业结构;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810.2;F06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6.3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6-90-03

一、国外研究综述

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配第(W. Petty)第一次发现各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各国产业结构的不同。而后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C. Clark)揭示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一般规律: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后,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

库兹涅茨(S. Kuznets)分析了美国1948-1966年经济增长状况, 认为经济增长的10%由产业结构变动造成的。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收集和整理了20多个国家的数据, 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 对伴随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化作了分析研究。最后得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都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都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都不变或略有上升。

再有就是霍夫曼(Heinz Hoffmann ) 由于世界上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都是从工业化进程开始的,所以他研究的重点是工业化进程中重工业化过程,有霍夫曼比例。而后日本学者盐野谷佑一有对霍夫曼比例进行了修正。

钱纳里(H. Chenery)又在Kuznets 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到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同时H. Chenery在《发展的型式: 1950-1970》一书中,选择了27个变量定义了10个基本过程来描述经济发展中结构转换的一般过程,又通过对101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数据分析,认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经济结构与之相对应,若不对应,说明该国产业结构存在某种偏差。

刘易斯(Lewis)“二元结构”理论的提出是将经济增长和剩余劳动力有机结合,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由于两部门劳动生产率差异形成的工资差异,会诱使农业剩余人口像城市工业部门转移,随着这种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断提高,工业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不断降低,一直到工农业劳动生产率相等才停止。再到20世纪60年代,拉尼斯、费景汉对其理论进行了改进,形成后来的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

国外在产业结构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我们可以说合理的产业结构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Michael Peneder(2003)在通过分析28个OECD国家时,就得出结论认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后来,学者 Atul A. Dar &Sal AmirKhalkhali(2002)通过引入政府规模这个改变全要素生产率的变量来分析OECD这些国家经济增长。Baldacci 等( 2004) 研究低等收入国家财政政策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时得出,低收入国家财政政策更应当是依靠要素生产率渠道来发挥作用,当低收入国家的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收缩时,尤其是降低公共支出中的工资支出时,要素生产率会上升,从而带来经济增长率的增加。

二、国内研究综述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在国内外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已经很成熟了。在郭克莎(1999)分析了90 年代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态势,指出我国产业结构偏差明显加深,使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受到需求制约,并且影响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刘伟、李绍荣(2002)认为,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在合理的产业结构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假说下,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包括了内部因素[需求因素(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供给因素(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资源、技术资源)]和外部因素[经济体制类型、产业政策、国民收入分配政策、财税金融政策、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政策]。对影响产业结构的分析中有些仅对其中的一个因素进行分析,有些对很多因素一起进行分析。多重因素进行分析的有梁树广、李亚光(2012)通过对各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在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中,人力资本、最终消费等因素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R&D 强度有负向影响作用;外贸、城市化等因素影响较弱,并且不显著。单一因素分析有代表性的是:陈望远、黄金波(2012)通过采用面板随机系数模型得出FDI对第一产业增加值有影响,但不够显著;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增加值的影响显著;对第三产业内绝大多数行业增加值的影响显著。孙军(2008)从需求的角度对产业结构演变做了一个理论和实证上的分析,得出需要充分发挥需求,来促使产业结构提升。

在不管是通过单一因素影响产业结构还是多因素影响产业结构中,之前很少从财政支出这个方面来研究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而对于政府支出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中,林毅夫等( 2003) 认为,经济发展存在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具有相应的产业结构,产业政策应当引导产业的发展,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然后通过指导性的产业政策改变产业结构。郭杰(2004)分别从我国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政府支出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我国第三产业大幅上升,基础产业的瓶颈有较大改观等。而后,郭小东、刘长生、简玉峰(2009)在(Dar &Aminkhakali2002)对政府支出从两个方面影响产业结构的假定下,从政府支出规模、生产要素积累这一角度构建理论模型, 并利用世界上2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是, 政府支出通过改变全要素生产率和各个产业的资本、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积累, 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而对第一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产生消极影响。但是,一个国家产业结构体系形成的决定因素是要素的原始积累能力, 政府支出只对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上述学者是从财政支出规模上来分析其对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影响。而后,一些学者也通过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了分析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对公共财政支出的分类,比较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照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功能与性质进行分类,也是各类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蔡建明(2006)定性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财政支出效应,认为财政资本支出、教育支出、科技进步均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指出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不仅将财政支出从职能方面划分,还有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分为消费性支出或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比如学者姜丽(2012)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来分析其对辽宁省产业结构的分析。王宏利(2009)采用将财政支出按职能分类,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 同时, 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 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研究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对农业、制造业、金融保险业与能源行业(基于当时对产业的分类)的影响。基于同样的分析方法,张斌(2011)运用协整检验分析、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从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支出以及产业结构系数变动的影响。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综上研究所述,在分析财政支出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中,以往的研究很多都是研究财政支出对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这种竖直方向上进行了研究,而并没有财政支出对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三者水平方向之间的协同效应进行研究,所以这就是本文即将要研究的对象。

如何进行测度产业结构水平方向之间的协同效应呢?回归到初期,国外学者研究产业结构时,他们始终是研究围绕着一条主线: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改变来进行分析,所以本文在研究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时,构建产业结构水平方向之间的协同效应这一指标时,依然以劳动生产率的代数式去构建。

在如何衡量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三者水平方向之间的协同效应时。国外对产业结构水平测度主要是从国家层面进行的。测度方法一般有三种: 一是通过建立“标准结构”来进行比较,二是经济发展阶段判别法,二是相对比较判别方法。其中一种思路是距离判别法, 即度量两个产业结构之间的差距, 以两者的“离差程度”对产业结构水平进行判别。在这一方面,国内学者靖学青(2005) 在对长三角地区的研究中指出, 产业结构升级是指随着经济不断增长, 产业结构相应地发生规律性变化的过程。产业结构升级体现在两个不同年份产业结构水平的比较中, 而产业结构水平又可以用产业结构层次系数来定量测度和刻画,提出产业结构层次系数W。赵今朝、龚唯平(2009)在衡量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时,提出过使用产业结构系数这一词来衡量。而在本文中,产业结构之间的协同效应这一指标构建建立在库兹涅茨法则所提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基础上,周昌林、魏建良(2007)在产业结构水平测度方面,就是将劳动生产率同每个产业在整个产业系统所占的比例结合起来提出产业结构水平H。嘉蓉梅(2012)就是在此基础上加以改变,在对产业结构水平测度中去构建的指标S(各产业劳动生产率离差的平方和)。

参考文献:

[1] 陈望远、黄金波.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随机系数模型的分析[J].产经评论,2012,(03).

[2] 蔡建明.产业结构调整:财政支出政策的效应分析[J].财政研究,2006,(12).

[3] 郭杰.我国政府支出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03).

[4] 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 郭克莎.总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产业结构偏差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及调整思路[J].经济研究,1999,(09).

[6] 郭小东、刘长生、简玉峰.政府支出规模、要素积累与产业结构效应[J].南方经济,2009,(03).

[7] 靖学青.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对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2005,(05).

[8] 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03).

[9] 梁树广、李亚光.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2,(04).

[10] 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03,(07).

[11] 孙焓炜、邱珊珊.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财会通讯 ,2012,(05).

[12] 孙军.需求因素、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演变[J].南开经济研究,2008,(05).

[13] 王宏利.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分析[J].经济研究思考,2009,(49).

[14] 万如意.对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定量观测——以财政支出结构为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1,(02).

[15] 于力、胡燕京.财政支出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1978—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1).

[16] 朱慧明、韩玉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 2003,(04).

[17] 张平、王树华.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18] 张斌.财政支出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基于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报,2011,(06).

[19] 周昌林、魏建良.产业结构水平测度模型与实证分析——以上海、深圳、宁波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07,(06).

[20] 赵今朝、龚唯平.产业结构系数:经济增长理论分析的新思路[J].学术研究,2009,(07).

猜你喜欢

文献综述财政支出产业结构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