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农民收入的金融供给弹性实证分析

2013-04-29嵇正龙

经济视角·下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农民收入弹性

摘 要:通过对1990-2009年江苏农民人均纯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的农林水事务支出、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和农林牧副渔产出等五个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收入产生了负面效应,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农民增收的效果并不显著,而农民增收主要来源于农业产出。最后针对不同的金融供给变量供给有弹性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收入;金融供给;弹性

作者简介:嵇正龙(1982-),男,江苏沭阳人,宿迁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宏观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3.8;F2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6.3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6-65-03

一、引言

江苏作为中国经济发达省份,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收入水平都位居前列。但与中国整体经济结构类似,经济的二元结构并未得到彻底的改变。要如期完成“两个率先”的目标,如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三农的现代化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内容,三农的现代化迫切需要金融支持。受限于农业生产处于分散经营的状况未能改变,很难实现规模经济,同时受自然气候极端变化的影响,江苏农村金融供给主要是政策性金融主导,商业性金融辅助的混合供给格局。政策性金融供给主要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的支农支出或农林水事务支出;①商业性金融供给包括乡镇企业贷款和农业贷款。②

从图1可以看出,自1990年以来,江苏农村金融供给沉陷快速递增,其中乡镇企业贷款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都居于前列,其次是农业信贷,而一般财政预算支出中农林水事务一项的规模和增速都较慢。

农村金融的供给总体增长,无疑为江苏三农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是体现农村金融贡献的重要指标之一。

由图2可以看出,自1990年以来,江苏农村人均纯收入在多方面因素的促进下,呈现快速上涨趋势。在现有的金融供给格局下,细分各类金融供给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探讨农村金融供给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国外的相关研究,在肯定农村金融供给对农民收入提高的贡献的同时,也提出了政府主导的补贴型农村金融供给存在负面影响。发展中国家政府财政金融政策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Barro, 1992;Jim,2005)。通过对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研究,揭示了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Greenwood and Jovan,1990;Banerjee and Newman,1993)。但是经济转型国家由于金融市场体系低效率(Koester,2000 ),农业的生产风险难以控制(Townsend,2001),导致农村金融供给效率较低,而且政府补贴的农业信贷体系扭曲农村金融市场(Jensen,2000)。

国内研究有人认为三农的发展需要金融供给的支持,特别是在现阶段财政性金融供给非常重要。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财政支农政策的支持(孙长清,2006),因为增加财政支农的总量和提高财政支农的结构效率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推进农村市场化(冷志杰,2005)。也有学者认为在诸多制约因素制约下,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效率较低,甚至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农村居民储蓄比率和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比率(温涛,2005)、农村存款余额与农业和乡镇企业贷款余额的比率(刘旦,2007),以及对农村信贷与农民收入进行回归分析(许崇正,2005;温涛,2005)、应用VAR模型分析农民收入、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杜兴端,2011)等大量的实证研究都认为现行的农村金融供给抑制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但是应用误差修正模型(ECM)分析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农村存款、农业保险赔付与农民收入增长呈正向关系,而农村贷款、农业保险收入与农民收入增长呈负向关系;农业贷款促进农民增收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期,乡镇企业贷款不仅没有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农民收入的增长(余新平,2010)。究其原因,纵向控制的、条状的金融体系以及贷款风险硬约束、存款成本软约束的激励机制使金融支农政策的效果难以有效发挥(潘敏,2002)。而且现有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具有显著的反均等化效应和挤出效应(马拴友,2003),拉大了城乡发展差距,并使二元社会结构固定化(傅道忠,2004)。此外,有些学者的研究认为,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必须达到一定临界水平才能实现二者的良性循环(龙海明,2008),应整合财政金融支农政策,提升支农政策的杠杆效应,在此基础上加大支农资金规模,大幅度提升支农整体能力(冉光和,2009)。

现有研究通过不同的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供给问题,并且得出了一些较为可行的建议。本文使用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对1990年以来,江苏省不同渠道的农村金融供给对农民收入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并揭示其政策含义,以此为依据研究提高江苏农村金融供给有效性的措施。这对于促进江苏的均衡发展、三农现代化,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其他地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一)模型设定

本文研究江苏农民收入的金融供给弹性,因此设定模型中因变量为农民纯收入(Yt),自变量有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的农林水事务支出(X1t)、乡镇企业贷款(X2t)和农业贷款(X3t),同时引入控制变量农林牧副渔产出(X4t)。对上述变量取对数,模型设定如下:

LN(Yt)=c+?琢*LN(X1t)+?茁*LN(X2t)+?酌*LN(X3t)+?姿*LN(X4t)

其中c为常数项;0<?琢<1,0<?茁<1,0<?酌<1,0<?姿<1。

(二)数据说明与处理

各变量数据根据《江苏统计年鉴》直接得到或者根据相关数据处理得到。同时考虑到物价变动的影响,使用消费者价格指数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由于2010年之后,江苏关于信贷的统计口径发生变化,乡镇企业贷款和农业贷款数据难以获得,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一致性,本文数据选取的期间为1990-2009年,并且用1990年为基期的消费价格指数剔除价格因素。

四、实证分析

(一)模型估计

利用OLS估计对数方程为:

LN(Yt)=-1.44-0.07*LN(X1t)+0.22*LN(X2t)+0.08*LN(X3t)+0.08*LN(X4t)

(-1.84) (-1.19) (1.56) (1.49) (5.77)

=0.98,F=217.61

从估计结果看,各个系数的t统计量结果表明系数估计皆较为显著;较大的可决系数表明样本整体回归拟合程度较好;较大的F统计量表明该多元回归整体较为显著。

(二)结果分析

1.农林水事务支出对农民纯收入产生负效应。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是财政对三农发展的重要支出,目的在于通过相关的补贴或转移支付促进三农发展。回归的结果中,农林水事务支出的系数为-0.07,表明农林水事务支出对农民纯收入产生负效应,即农林水事务支出每增加1%,农民纯收入下降0.07%。这同政府补贴政策扭曲了资源配置效率的一般经验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因此, 对现行的补贴和转移支付的机制和效率改革,实现均等化发展,而不是让受益者主要集中为大户或者龙头企业。此外,政府补贴和转移支付应该更多的从理顺农村投资体系,减少农村生产环节的税费着手促进三农发展。

2.乡镇企业贷款对农民纯收入有较小的贡献。乡镇企业贷款的回归系数为0.22,表明乡镇企业贷款增加1%,农民纯收入增加0.22%。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优势组织,其发展固然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乡镇企业在信贷促进下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更多的吸纳了本用于农业发展的资源。因此,政府应重点鼓励和支持农业产业升级所需要的农业企业,通过对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达到促进三农发展的目标。

3.农业贷款对农民纯收入有微小的贡献。农业贷款的回归系数为0.08,即农业贷款每增加1%,农民纯收入增加0.08%。分析的结果表明,农业贷款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极其微小。究其原因,农业贷款在总体规模上较小,对促进农民收入上升作用有限,同时农业贷款的用途非农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农业贷款非农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农业贷款获取后并非用于农业生产,往往被挪作消费;二是,农业贷款获取后被转借给回报更高的乡镇企业使用。因此要发挥农业贷款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作用,还需要对农业贷款实行过程监控。

4.农林牧副渔产出对农民纯收入具有显著的贡献。农林牧副渔产出的回归系数为0.88,意味着农林牧副渔产出增加1%,农民纯收入提高0.88%。分析结果表明,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的产出。而农业产出的提高,应从技术革新和产权完善两个角度激励农业生产。而技术革新需要有规模经济的支撑,就有必要改革现行的小农经济的格局,构建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并多措并举的鼓励农业机械化生产。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产权保护有待加强,只有产权有保护,有良好的预期,农民才能对生产过程做长期投资。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农民收入的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等金融供给弹性皆较小,作为农村金融供给的主要来源都未能带来预期的支持农村总产出增加的显著作用,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支农资金甚至对农民增收产生了负面效应。农民收入增加贡献的主要来源为农业本身的产出。

农业贷款支农效果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制约,一是农业贷款存在非农化现象。农业贷款具有明显的政策性,较低的利率水平导致非农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获取农业贷款。二是农业贷款存在生产和消费的混合性。农民以农业生产的名义申请贷款,而所获得的贷款部分用于消费。乡镇企业贷款的投放未能产生理想的支农效果,主要原因在于乡镇企业生产的资本回报相对高于农业生产,获得贷款扩大生产导致其进一步吸附了农业生产资源。财政支农资金理论上讲,应该能有效的支持农村产出的增加,但是受限于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较低,重复投资较为明显,许多地区存在挪用现象,反而对农民增收产生了负效应。因此,金融支持农业生产发展,推动农村产出才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

综上,农民收入的金融供给弹性皆不显著。要提高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产出弹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对于财政支农资金的投放应加强效果监控;其次,对于农业贷款加强监督和审核,特别是后期监管,实行动态化监管;第三,从长远来说还是需要改革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土地有效流转,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

注释:

① 江苏省统计年鉴中,2004年之前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使用农业支出,2005年开始使用农林水事务。

② 江苏省统计年鉴中,1994年之前信贷分为银行和信用社两个部门分别统计,文中使用相关指标加总。

参考文献:

[1] 杜兴端、杨少垒.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09).

[2] 林炳华、张文棋.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支持作用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1,(07).

[3] 余新平、熊皛白、熊德平.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中国农村经济,2010,(06).

[4] 杨小玲.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结果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12).

[5] 金晓春.江苏农民收入增长与江苏农村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8,(09).

[6] 许崇正、高希武.农村金融对增加农民收入支出状况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5,(04).

[7] 温涛、王煜宇.农业贷款、财政支农投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有效性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02).

猜你喜欢

农民收入弹性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海岸带弹性初探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早期鉴别诊断应用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