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的中国副秘书长们
2013-04-29刘智利
刘智利
根据联合国惯例,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人不能出任联合国秘书长,但可以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在联合国副秘书长中,五常国家都有一个职位。迄今为止,在吴红波之前,已有7位中国人担任过联合国副秘书长,他们均有共性,又各有特点,在形势复杂、风云变幻的联合国舞台上演绎了中国外交官的风采。
不能再代表任何国家的利益
现年60岁的吴红波是山东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在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曾担任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首席代表、外交部西欧司副司长、港澳台司司长、驻澳门特别行政区副特派员、中国驻菲律宾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外交部办公厅主任、外交部部长助理等职位。
2009年8月,吴红波出任中国驻德国特命全权大使。如今,随着联合国的一纸任命,吴红波将从大使变成联合国的副秘书长,开始职业生涯中一段新的旅程。
联合国副秘书长属于国际公务员,为联合国服务,不能再代表任何国家的利益。
上任第一天,吴红波将被要求在一份誓约上签字。誓约规定,从那一刻起,他就不代表任何国家。
冀朝铸的一次纰漏
冀朝铸是1929年7月生于山西省汾阳县,早年留学美国。1991年,任联合国副秘书长。
冀朝铸从1957年开始担任周恩来总理的英文翻译,在此岗位上一千就是17年。虽然冀朝铸的英文一流,但第一次给中央领导人当翻译时,也着实有些紧张,还因此出了纰漏。
在为尼泊尔首相阿查利亚举行的国宴上,冀朝铸临时被调派为周总理祝酒致辞做翻译。周总理念了一段中文讲稿,冀朝铸念一段英文译稿。周总理忽然脱稿,加了几句即席讲话,而冀朝铸仍然照念事先准备好的英文译稿,没有翻译周总理的插话。周总理当即发现,严肃地对冀朝铸说:“不对,小冀你太紧张了。换一个翻译吧。”
第二天,周总理再次接见外宾时,仍然要冀朝铸当翻译。冀朝铸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聚精会神地听译每一句话,再也不敢有任何闪失。
陈健:整治联合国的“文山会海”
陈健毕业于复旦大学,先后四次在联合国工作。2001年,他接替金永健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执掌联合国大会和会议管理部。主政期间,陈健大胆对联合国的“文山会海”开刀,进行了一番改革。
陈健分管的是人员最多、开销最多的部门,上任之初,部门两个财政年度的亏损金额达一千多万美元。陈健找了咨询公司,专门调查经费超支的原因。症结很快查明:亏空源自“文山会海”。
联合国大会早有规定,所有会议应在会议管理部批准时间内举行,下级呈送上级的文件不得超过20页,联合国秘书长报告不得超过16页。但这些规定从未被认真执行。陈健上任后,真正开始实施这个规定。
对付超时和违规者,会议管理部采取撤走翻译、服务人员等“强制措施”。政令一出,整个联合国为之震动,阻力亦随之而来,很多人对新规定很不适应,一些会议主席打电话给陈健,要求延长会期。对于陈健的改革,时任秘书长安南给予充分支持,从未下令延长。
在陈健的五年任期内,文山会海积弊大减,会议管理部不再是“亏损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