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管理 育种研究也需要管理

2013-04-29仝伟

科技潮 2013年6期
关键词:种业现代农业农作物

仝伟

在农业科技的长河中,育种一直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尤其是2011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把农作物种业列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随后,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实施意见。2012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可以说,育种研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的农作物种业尚不足以应对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因此,快速提升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水平,增强农作物种业竞争力是促进我国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这已经成为决策层、业界以及千千万万农户的共识。

如何才能提升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水平呢?宏观层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和《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都对此做出了充分的论述。简言之,就是要建立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主体的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研究相结合的新型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体系。但在微观层面,从管理的角度,还需要明确几个问题,什么是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现代农业育种研究是可管理的吗?如果是可管理的话,管理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又应该如何来进行管理呢?这不仅仅是育种科研人员关心的话题,也是种业相关政府部门、种业企业管理者关心的话题,在一定程度上,后者更甚。

《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一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难能可贵的是本书作者虽然长期从事农业育种科研和管理一线工作,但其视野和思路却不局限于此。在《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这本书中,作者基于国内外育种研究的大量实践,用现代创新管理理论与方法,对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的理论基础、育种目标、战略管理、团队建设、资源联合以及成果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什么是现代农业育种研究,作者认为,现代农业育种研究是相对于传统育种而言的,在育种目标上,现代农业育种不仅仅要求提高产量、改进品质,还要增强对多种病虫害及环境胁迫的抗耐性、广泛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加强对现代农业生产、市场的适应性。在育种方法方面,除了传统的育种手段外,现代农业育种大量运用人工诱变、倍性育种、远缘杂交、细胞工程、分子设计、生物信息和基因操作等多学科技术。在育种效率上,得益于遗传规律的进一步揭示和快速精确的鉴定方法,育种的效率大大提高。

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具有持续性、动态性、综合性及创新性等方面的特征。作者认为,育种目标的制定与管理、战略管理、团队建设、资源联合以及成果管理是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的基本要素,其中,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制定目标、建立高效的团队、充分利用好外部资源以及创造支持创新的机制和环境是成功的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的基本模式。

即使如此,在对国内外众多育种研究案例的剖析后,作者指出:对于每一个育种研究组织来说,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创新之路,就是根据自身的组织和技术特点,对一般意义上的育种研究模式进行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就是一个通过整合组织关键行为使之成为一种有效模式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笔者一直认为,科学研究充满了不确定性,科技界中偶然发现而促发灵感并获得重大成果的故事比比皆是,也使得科学研究充满了传奇的色彩,科研的过程似乎是不可管理的。然而,随着创新管理、目标管理、战略管理以及知识管理等一系列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出现与体系化,为育种研究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虽然如此,笔者也赞同作者的观点: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面对的是知识高度密集的技术群体,面对的是资源高度聚集的社会主体,把作为知识载体的人才组织起来,使他们能动地发挥创造力,把作为资源载体的科研单位、企业组织起来,使他们联动地产生效能,是一个复杂的、充满不确定性而难以管理的过程。虽然不存在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的最佳组织模型,但是通过不断尝试加以改进的方法确是存在的。

猜你喜欢

种业现代农业农作物
土壤污染与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