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绘情缘

2013-04-29王莉

三角洲 2013年6期
关键词:董小宛越剧团排练

王莉

精美别致的舞台布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优美婉转的唱腔旋律……南通越剧院新编古装越剧《董小宛与冒辟疆》给观众带来了莫大的惊喜。

2013年5月12日晚,该剧在南通更俗剧院首演。尽管当天通城下着淅淅沥沥的雨,但可容纳上千人的剧院内仍旧座无虚席。整部剧分六场戏,三个小时,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首演,一场视听盛宴

“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与“金陵八艳”之一董小宛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越剧《董小宛与冒辟疆》以董冒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为线索,讲述明末清初时这对才子佳人间的悲欢离合,表现爱与恨、生与死的永恒主题。

“我是以离乱之世,写离合之情。董小宛陪冒辟疆的九年,正是冒辟疆作为汉族文人士大夫于改朝换代之际找不到心灵出路的最为苦闷彷徨的九年,他幸运地遇到了她,他称赞她‘凡九年,上下内外大小,无杵无间。董小宛病死后,冒辟疆痛彻肺腑,叹息‘余一生清福,九年占尽,九年折尽矣。”编剧罗怀臻如此解读该剧。

《董》剧的主创团队阵容强大。编剧罗怀臻是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导演杨小青担任导演,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导演江瑶担任执行导演。另特邀著名唱腔设计家、上海越剧院陈均,著名舞美设计师、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边雯彤等分别担任唱腔和舞美设计。

首演是一场精美的视听盛宴。在场景移换中,观众们紧随董冒的步伐从怡红柳绿的金陵秦淮河畔到秀丽别致的如皋水绘园,又从兵荒马乱的逃难地到清雅幽静的影梅庵。观众们为董冒迟迟不得相见而揪心,为二人互相袒露心迹、携手回如城而欣慰,为冒母的顽固阻拦忧心忡忡,为董对冒的痴心一片而感动……故事一波三折,观众或喜或悲。

最后一场戏,董小宛临死前与冒辟疆在喜堂前互诉衷肠,最终来不及拜堂,死在心上人怀中。幕内唱起:“浮生几曾识真爱,爱到尽时枉悲哀。难赎难补相思债,千声万声唤不回”。悲凉凄婉的结局,让人扼腕叹息,也敦促人思考爱情。少顷,剧终,掌声雷动。

江苏省文化厅厅长徐耀新在演员谢幕时由衷感叹:“这部戏的底子非常好!”浙江绍兴大剧院的老总仇剑平称赞:“这部戏完全具备了国家级水平,可以参与到评奖与演出市场的竞争。”

排练,几多辛苦不易

“当大幕关上,谢幕谢好,听到观众报以热烈掌声时,我五年来的一桩心事终于了了。”冒辟疆的饰演者范晓萍如释重负。

南通越剧团意图排演《董小宛与冒辟疆》已有四年之久,但因种种缘故一直没有展开。2012年8月,南通艺术剧院与新疆圣龙投资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越剧《董小宛与冒辟疆》项目合作协议。之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012年12月底,《董》剧建组。为了配合杨小青导演的档期,主创、主演全部赶赴杭州,借杭州越剧院的排练厅排练了八天。剧本细节、音乐细节也在杭州进行探讨、调整。“我清楚记得排完是2月6号,因为再过三天就过年了,大家的敬业精神特别让人感动。”董小宛的饰演者徐柳飞回忆,她是浙江人,《董》剧中唯一从外地引进的演员。

过年后,剧组正式开始排练。排练是艰苦的。每天早上9点起,演员们便在排练厅开始排练,直到晚上11点多才结束。到进剧场排练时,则要排练到凌晨两、三点。每每排练结束时,大家往往累到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冒母的饰演者王萍芳这次是跨行当演出:“在以前排的戏里,我总是演老生,这回演老夫人,唱腔、身段上的要求不同,人物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排练时,她仔细琢磨,加以练习。

最令人钦佩与感动的是杨小青导演,七十岁高龄的她即使是在吃饭休息时间,还边吃边在比划着动作,设计身段,想定位、场景,想演员哪里做的不到位,和演员说戏。“这老太太真是太厉害了!她博学多才又十分敬业,对我们演员的引导非常好。我们所有演员都说,有杨导为我们排一部戏,死而无憾了。”范晓萍感慨。无一例外,所有被访演职人员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杨导的敬佩与感谢。

作为南通越剧团的团长,范晓萍分外看重这部剧:“我们太需要这个剧了,它对我们剧团意义重大,希望通过这部剧紧跟上越剧界的脚步,让大家知道南通越剧团的存在。”

角色,多番真切感悟

“有一种征服是顺从,顺从不是不争取,而是更韧性地争取。这种韧性争取,往往表现为一种宽容,一种慈悲,同时伴随着一份如影随形般的苦难承担。所以肯宽容,能慈悲,甘愿承担有如魔咒般缠绕身心的磨折,归根结蒂源自一份主动的爱。爱得越深切,顺从越持久,久而久之,顺从便化为了另外一种征服,最终到达爱的彼岸——哪怕彼岸是地狱,是天堂,是死亡。”

——这段编剧絮语出现在剧目单的显眼位置,这是编剧罗怀臻在《征服——<影梅庵忆语>创作絮语》一文中的一段话,也是他对董小宛的角色认识与个性把握。

作为剧中董小宛的饰演者,徐柳飞真正读懂董小宛是在排第三场戏时。这场戏发生在如皋水绘园,其中一幕是冒母把一盒金银珠宝扔给董小宛令她离开,董小宛扑通跪地,唱道:“眼前又见金和银,灿灿晃晃刺我心……董小宛自思自量身卑贱,不敢妄想附高门。但愿顾念真情义,容留府中做下人。”起初,徐柳飞将这段中的董表现得卑微可怜,后在杨导的引导下,她才感受到董的自尊与高洁,重新从唱腔与表演上对人物进行诠释。

在深入了解角色后,徐柳飞这么形容董小宛:“她是一个为了爱可以承受任何屈辱的女性,对冒辟疆的爱带给她能够抵御一切的坚强,她最终赢得冒家上下发自内心的尊重。”

范晓萍在表现冒辟疆一角时也走过一段误区。起初,她塑造的冒完全是一介书生的形象,同事们笑称“整个演的是梁山伯”。在杨导的启发下,范晓萍逐渐把握人物心理状态,慢慢调整,为角色找到“介于官绅与书生之间”的定位。“在阅读相关历史资料时,我知道冒辟疆对董小宛并没有那么好,我想象着把董去世以后冒对董的感情放在九年之后的现实中来演。”

演员们对角色反复揣摩、细致塑造,各个人物形象在舞台上展现出极大的生命力与感染力。

水绘园,可否实景演出?

冒辟疆与董小宛栖隐之地的水绘园,位于如皋县城东北隅。清初名士陈维崧在《水绘园记》中写道 “绘者,会也,南北东西皆水绘其中,林峦葩卉块扎掩映,若绘画然。”

斯人已去,园犹在。如今的水绘园是一处旅游观光地,徜徉其中,人们揣测董冒当年的生活情形,凭吊他们的爱情。在《董》剧建组后,主创们曾赴如皋水绘园参观冒董故居,讨论剧本,并和当地研究董冒的专家们交流探讨,以求更准确地把握角色的性格、情感发展等。

“目前在剧中,水绘园的元素体现在舞美设计上。不是简单再现,而是通过写意的手法再创作,提取水绘园建筑的特征。”总监制陆益兵介绍。

那么,《董》剧是否有在如皋水绘园上演的可能呢?

“我觉得不妨可以考虑。但是我们这部剧是舞台艺术,需要舞台环境、灯光、布景等,与环境戏剧不太一样。如果水绘园能营造出舞台氛围,《董》剧也是可以在那里演的。”罗怀臻分析。

如皋市旅游局副局长阮强舟表认为,水绘园是董冒二人的故居,《董》剧若在水绘园演出自然是合适的,但真正落实需要周密详尽的策划。

上海越剧院曾将《红楼梦》搬到上海青浦大观园演出,经典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在鄞州梁祝文化园实景演出上……若实景版《董小宛与冒辟疆》上演,兴许水绘园的旅游资源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挖掘。

此次新编越剧《董小宛与冒辟疆》在更俗剧院上演,不仅是首演也是全国巡演的正式启动。今年,该剧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演满三十场。目前,南通越剧团正在与全国各家剧场进行接洽,安排巡演路线。

猜你喜欢

董小宛越剧团排练
舞动未来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国家因素与当代越剧的跨地域传播——以芳华越剧团离沪赴闽为考察中心
两个大忙人
便是千般细烹又如何
洪昇《长生殿》的微言:董小宛入清宫与顺治出家
菊坛梨花绽春芳——记南京秦淮青年越剧团团长周英英
指挥艺术指导与学生的排练教学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建团三十周年经典回眸
何以报你于生死
——冒辟疆的角色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