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长模型初探
2013-04-29柴吉川
柴吉川
【摘 要】儿童自身携带着成长的“潜力”,这既蕴含了儿童成长遵循的普遍规律,又使每个儿童的成长呈现出个性特点。儿童在成长中经过一些特定的阶段,教育者应尊重普遍性的规律,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引导儿童从一个阶段走向下一个阶段。儿童的成长在普遍之中有差异,教育者应尊重儿童发展的特殊性和多样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儿童 成长 普遍性 个性 模型
很久以来,人们认为儿童出生时像一块白板一样,空空如也,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填充。甚至连伟大的哲学家洛克也持此观点。基于这种儿童观的教育倾向于充当填充者,认为儿童可以按教育者的设想被塑造成任何类型的人。这是对儿童极大的误解。儿童虽然弱小,但并不是成长的被动者;环境的影响虽然巨大,但儿童始终是自己成长的主人!捷克斯洛伐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 大教学论 》中将儿童的精神比作种子,虽然其发芽需要阳光雨露等外部条件,但内里包含了一切成长的动力和机理。所以,草种并不因外部条件而成长为一颗树。心理学家皮亚杰更将儿童看作积极的建构者,成长的主动者。这是皮亚杰通过长期大量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是他的儿童观的重要信念。
皮亚杰认为,儿童一出生就主动地作用于环境。儿童总是通过自己的活动或能力将外部世界建构于自身。儿童在主动建构世界的过程中遵循着自身的“节律”,这就是皮亚杰所说的儿童发展的“必经路径”。儿童对于世界的认知起始于感知运动。刚出生的婴儿通过感觉器官跟世界交换信息,积极地作用于世界,获得信息,也表达自己。年岁稍长,肢体的活动便多起来,对于世界的作用范围更大,方式更多样。儿童拿到一个物品,会看、听、闻、尝、摔、拍……一系列动作帮助儿童获得关于该物品的信息,引发出儿童的可能操作。能给儿童带来欢乐的物品,儿童会愿意接近,并且当该物品在感觉范围之内,儿童会用一些方法得到这件物品,并产生喜悦、开心等表情。给儿童带来痛苦或不悦的物品,当其出现在儿童的感觉范围之内时,儿童会躲避或逃离,并产生害怕、痛苦等表情。当儿童接触同一种事物或者经历同一种情境多了,就会对该事物或情境产生印象。甚至当事物不在眼前,或者并没经历某一事件,只要有相关的线索可以唤起儿童的记忆或经验,儿童也会对这一线索作出反应。这时儿童的思维开始有表象参与了。表象对于具体事物或事件的不对等性和替代性,为儿童的想象和联想能力的发展作铺垫。随着替代信息逐渐简化,最终由一系列符号替代,思维对象也逐渐由事物或事件的外表过渡到本质,这时儿童的思维具有抽象概括的性质,逐渐达到成人的水平。
由此可见,儿童的思维发展经历从动作到形象再到抽象的发展阶段,这些阶段不可跨越,也不可颠倒,这是儿童成长普遍遵循的规律。因此,对于儿童的教育既不能滞后于儿童的成长节奏,也不能远远跑在儿童前面,使儿童不可企及。一方面,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头;另一方面,教学要有助于儿童的发展,瞄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重要观念,他将儿童能够独立完成某个任务或操作的水平称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将儿童还不能独立完成、但在一定的帮助之下能够完成的任务或操作的水平称为可能水平,两者之间构成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处在“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儿童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各方面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表现出一系列的敏感期。发展的敏感期指的是个体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会在特定的时期表现出某类刺激的特别感受力,与之对应的能力或行为取得高水平的发展。根据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及后继者的研究,0~6岁是儿童的语言敏感期,儿童能在短时间内学会对于母语的理解和表达。0~6岁也是感官敏感期,儿童通过使用各种感觉器官熟悉环境、了解事物的同时,各种感官之间取得协调,感觉能力获得巨大的发展。0~6岁还是动作敏感期,儿童充分利用动作对外界环境进行作用,在建构对外部环境的认知的同时大小肌肉动作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发展,动作越来越精细和分化。1.5~4岁是儿童对细微事物观察的敏感期,该时期的儿童对小昆虫或衣服上的细小图案等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培养孩子细致观察的良好时机。2~4岁是秩序敏感期,儿童需要在有秩序的环境中认识事物,适应环境,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5~6岁是社会规范敏感期,儿童逐渐脱离自我中心,对群体活动和伙伴有明显倾向,在此期间,儿童积极地学习生活规范、社会礼仪,为以后的独立生活打下基础。4.5~5.5岁是阅读敏感期,此时可以为儿童营造一个阅读的环境,帮助儿童养成爱好读书的习惯。如果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儿童就会失去学习的最佳时机,之后若学习此项事物或发展此项能力,不仅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花费更多的时间,而且效果也不如敏感期内显著。因此,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的主动性,留心敏感期的出现,丰富学习生活的环境,鼓励儿童自由探索、大胆尝试,帮助儿童开展各种感兴趣的活动,使儿童在敏感期获得高水平的发展。
虽然儿童发展遵循普遍的规律,但儿童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一个人至少拥有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等,这一理论被称为多元智能理论。不同智能之间的组合表现出个体之间的差异。对于儿童教育来说,不必着眼于起点多高,而在于挖掘出优势领域,使儿童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心理学家费尔德曼的个体发展非普遍性理论指出,在人类或个体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活动和领域,它们既不是每个社会个体都必须或可能达到的,也不独立于一定的环境或教育影响。每个儿童并不是在所有人们喜欢的领域或项目上都能获得较好的发展,而是具有独特的倾向性,借助不同的机会来实现个人的潜能。多元智能理论和非普遍性发展理论的实践结合形成了多彩光谱方案,该方案以尊重个体差异为前提,强调每个儿童都拥有优势智能领域,教育的任务在于对儿童不同智能的识别,创设适合不同儿童活动或操作的环境,帮助每个儿童获得发展。
综上所述,儿童的发展从总体上看遵循一定的规律,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从程度上看,不同时期的不同领域都有最近发展区,教育需要瞄准最近发展区,适宜于儿童的成长。从发展的具体方面来说,儿童发展出现不同的敏感期,应重视儿童在敏感期的教育。就个体来说,儿童之间存在差异,儿童各种智能之间具有独特的组合,表现出不同的优势,多元、开放、创造性、个性化的教育将为每个儿童的发展提供最优化的帮助。将几个维度综合起来,可以用图1表示儿童的成长模型。
图1中,横坐标表示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发展。以思维发展为例,可以分为直觉行动思维阶段、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和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图1中标示出了不同思维阶段的一般起始年龄,但每一种思维形式在后续的发展中都将继续存在。尽管不同阶段有占优势的思维形式,其他形式的思维并没有消失。比如,约从5岁起,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通常都会萌芽,在以后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并占居主导地位,但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仍然在起作用,也在某种程度或范围内继续发展着。图1中纵坐标表示儿童的多元智能。不同的儿童各种智能的组合和优势不一样,但都具有这几方面的智能,各种智能随儿童年龄的增长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且在同一智能领域内每个成长时期都有最近发展区。不同智能领域的发展存在敏感期,并且各敏感期的出现和持续时间都不一样。
儿童成长呈现的普遍规律,这就要求教育者应充分尊重儿童成长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要求,既不能揠苗助长、任意对待,也不能滞后于发展而无所作为。儿童个体之间的差异要求教育尊重不同儿童的独特性,因材施教,提供适合于每个儿童的“营养”,不能用同一个模子制造平庸的、无特点的“产品”。尊重儿童发展的普遍性是教育科学性的基础,而尊重儿童个体的差异性则体现了教育对于儿童应有的人文关怀。因此,教育作为艺术其价值在于恰到好处地把握儿童发展的普遍性和个性,做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均衡,随心所欲地游走于儿童成长的普遍性和个性之间而不逾矩。
(作者单位:南京迪杰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幼儿教育研究室,江苏 南京,2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