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活·做深·做新

2013-04-29丁柏铨

编辑之友 2013年6期
关键词:通讯深度

摘要:在报媒受到其他媒体挤压的背景下,将通讯做活、做深、做新的问题很值得研究。通讯做活的主要路径有:细化报道内容,注重讲述故事,展现生动细节。通讯的深度怎样实现?首先是采访的过程体现深度,其次是提出的问题体现深度,再次是确立的主题体现深度,最后是进行的分析体现深度。通讯之新应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在思维上求新,在文体上求新,在选材上求新,在结构上求新,在语言上求新。

关键词:

通讯 写作 思考

对报纸媒体而言,通讯是一种经常使用、相当重要的新闻文体。在当今时代,报媒受到其他媒体的挤压,读者在不断地流失,总体呈衰落之势。应当说将通讯做活、做深、做新,对于报媒留住读者和在某种程度上扭转衰落之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通讯如何做才活

在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成为紧缺资源的今天,通讯作为报媒的主要文体样式,如果显得死板、沉闷,则难以吸引受众的眼球,必须做活才能进入受众视野并进而引起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兴趣。

那么,通讯如何才能做活呢?

1. 细化报道内容。就同样的题材而论,消息受篇幅限制,所作报道比较简略,大致是概要式的,一般对内容不加细化,不作详尽叙写。而通讯对有关人、事、景、物的叙写,常常较为具體和舒展,会将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包括细节以及相关的历史事实(背景材料)叙述得很详细。由汤征、王晓映撰写的《连云港浦南镇太平村三千村民推举民警当村官》,其中有这样的文字:

连云港市浦南镇太平村前些时出了件“不太平”的大事,由于村民对两委班子不满,联名上书镇党委要求更换村支部班子。在此情况下,两委班子全体辞职。谁来当新村官?这是个大村,共有1342户、5672名常住人口,却竟有3000多村民联名推举一个28岁的民警万峰。万峰何德何能,能在这个村情复杂的村如此得人心?……

万峰回忆说,农村人吵架,很多是小事,他觉得鸡毛蒜皮很无聊,一上去就讲人家:你们吵什么吵啊,有什么大事啊?这下好了,两个吵架的人不吵了,掉头来一起骂他:这事小吗?这事很大!

听着就像春晚小品。后来怎么就服人了?有什么诀窍?

万峰说,磨嘴皮子磨多了悟出来:乡邻之间的很多纠纷争端多是为个“面子”。前两天,一个老头打了小伙儿一拳,吵起来,叫万峰去评理。小伙儿一定要老头道歉。万峰说:按辈分,他和你父亲平辈,他给你道歉,你受不起,你把你父亲叫来,让他们平辈之间道个歉吧。小伙儿父亲来了,老头儿觉得这个歉能道了,刚一开口,小伙儿父亲不好意思了:哎哟,多大个事,不要讲了不要讲了。双方的面子都过了,事情就了了。

这篇通讯,注重细化报道内容。特别是对万峰前后两次劝架的叙写,既具体生动,又耐人寻味。前一次劝架,结果是成了吵架双方共同的对立面;后一次劝架,以智慧平息了挨打的小伙与老头之间的争端。文中没有使用抽象空洞的语言。鲜活的内容和质朴的话语,使文本具备了一定的魅力。

一般来说,消息引用人物语言(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不多,对此也没有特别的要求;但通讯写作的成功秘诀之一,则是比较多地自然而又是相当恰当地直接引用人物(报道对象和采访对象)语言。此外,通讯还会比较多地写人物的神态、动作。这是通讯细化报道内容的又一涵义。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中,对孔繁森二次进藏前告别老母时的情景,是这样写的:

要走了,孔繁森默默地站在母亲面前,用手轻轻梳理着母亲那稀疏的白发,然后贴在老人的耳朵旁,声音颤抖地说:“娘,儿又要出远门了,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要翻好几座山,过好多条河。”

“不去不行吗?”年迈的母亲抚摸着他的头舍不得地问。

“不行啊,娘,咱是党的人。”孔繁森的声音哽咽了。

“那就去吧,公家的事误了不行,多带些衣服、干粮,路上可别喝冷水……”

想到也许这是同年迈多病的老母亲的最后一面,孔繁森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扑通”跪在母亲面前:“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娘,您要多保重!”说完,流着泪给母亲深深磕了一个头。

文中如实记录了临行前的孔繁森与九旬老母之间的一番深情对话。在对话中,老母的话不多,但她的深明大义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孔繁森对老母的依恋、不舍以及关于“忠孝不能两全”的慨叹,让人久久难以忘怀。对话是那样本真、实在、感人。如果删去对话,以记者概括性的话语来代替,能产生现在这样的效果吗?如果将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即由记者转述母子对话,效果也会大为逊色。而对孔繁森默默站立、轻梳母发、颤抖说话、声音哽咽、扑通跪下、深深磕头等一系列动作的叙写,无疑大大增加了作品感人的程度。

2. 注重讲述故事。在相当一部分通讯(叙事记述型通讯)的写作过程中,要注重讲故事。记者在采访时,要注意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故事,在写作时则要努力按新闻的要求写好故事。

讲意味深长的故事。在问题奶粉事件使企业和个人的诚信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焦点的时候,《兵团日报》刊登的通讯《“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讲述了吴兰玉老人拾荒9年、积聚微薄收入用以还债的故事。这个年迈、孱弱、贫困的老太太所演绎的故事,凸现出老人感人至深的诚信,而这正是一些社会组织和个人所欠缺的。故事发人深省、催人振奋。

讲感人至深的故事。有的通讯,围绕主题讲了一连串小故事,但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刻骨铭心。例如早些年的通讯《岗位作奉献 真情为他人——记北京 21 路公共汽车售票员李素丽》《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记全国劳动模范、水电修理工徐虎》。近期的通讯《默默芬芳最动人——献给“把脉江河”的水文工作者》中,讲了循化水文站郭建林的故事。有一段文字这样写道:

他是个心态乐观的“老水文”,他说自己当初在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拉加镇军功水文站工作时,海拔有3100多米,见不着蔬菜和水果,后来见到一种水果时,怎么也想不起来叫什么,只好跟家人说要吃“那个”。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他才想起,“那个”就是香蕉。“你说我傻吧?”他一边说一边哈哈大笑。

他还养过一只鹩哥,模仿人说话惟妙惟肖。到了工作时间,同事会喊一嗓子:“小郭,测流!”日子久了,鹩哥记住了,一见到他,就会主动“吩咐”开来——“小郭,测流!”

久违蔬菜和水果,到了叫不出香蕉名称、把它称为“那个”的地步;终日与鹩哥为伴,以致鹩哥每每主動吩咐“测流”。幽默诙谐的文字背后,是条件的艰苦和生活的寂寞。而这一切,尽在不言中。

3. 展现生动细节。细节是指人物、事件、场景中的有意味的细微之处。它有时是人物的举手投足,有时是事件的一个细小情节,有时则是关于人物、事件、场面的一个镜头。著名记者穆青曾言:“有时候,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以下是董宏君、朱玉撰写的通讯《公仆本色——追记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培民同志》中的一个片断:

曾令超,一位司法干部,在一次维护社会治安的事件中受伤,双目失明,后来从事文学创作。他听说了兼任省残联名誉主席郑培民的名字,写信希望得到郑培民的题词。

犟犟的老曾打定主意只写一封信:如果郑培民不回信,那我也犯不上巴结他,管他是多大的官!

回信来了,曾家的电话也响了。半个多小时的电话里,郑培民详细询问了曾令超的各种情况。他怕在纸框子里摸索着记录的曾令超不方便,把自己家里和办公室的电话重复了三四遍。最后,郑培民一定要等到曾令超放下电话后,自己才挂电话。老曾实在受不了这等“待遇”,坚持让郑书记先放电话,推来推去,还是老曾拗不过书记。以后,在他俩的交往中,这已成为习惯,也成了默契:每次,郑培民都要听到电话那边“咔嗒”一声,自己才轻轻挂上电话。

见了面,郑培民一把抱住了什么都看不见的曾令超:“你摸摸我,咱俩高矮胖瘦差不多!”他又摸摸曾令超脸上的伤疤:“阴天下雨会疼吗?”热茶倒好,先放在一边。等到不烫了,郑培民才端到老曾手上:“现在可以喝了。”

上述文字中包含了一系列细节:(1)通话。此处的细节元素十分丰富:作为高级干部,主动给残疾人曾令超打电话,一通话就是半个多小时(这在省部级干部中是不多见的);为方便双目失明的曾作记录,郑将自己的办公电话和住宅电话重复了三四遍(这更是不多见的);郑坚持曾先挂电话,自己才挂电话(表现出对平民百姓的足够敬重)。(2)见面。见面后,郑“一把抱住”曾,抚摸他脸上的伤疤,充分显示出与曾的亲近与亲密。(3)倒茶。沏茶,并不让人代劳;等茶不烫了,才端到曾手上(唯恐什么也看不见的曾被热茶烫着,体现了无微不至的关心体贴)。有了精彩细节,感人的元素和深刻的含义尽在其中,任何抽象的议论不免显得多余和苍白。写精彩的细节,不能由记者妙笔生花,也不能虚构事实和改变事实。正确的做法是:通过深入采访,发现妙不可言的精彩细节;在写作中,将这些精彩细节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二、通讯如何做才能深

受众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阅读通讯不满足于了解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更想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它有什么认识价值和启迪意义。正因如此,他们阅读通讯作品有着深度的要求。做有深度的报道,这应当是报媒的强项,是报媒在与其他媒体如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激烈竞争中可以彰显的优胜之处。

通讯的深度怎样实现?

1. 采访的过程体现深度。有深度的通讯,源于有深度的采访。反过来说,在采访中浅尝辄止、浮光掠影,据此不可能写出有深度的通讯。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入细致地进行采访,这是生产具有深度的通讯的不二选择。《中国青年报》的4名记者,为报道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大兴安岭特大火灾,到灾区采访了三四十天,采访了官员、灾民、留守人员、转移人员、店主、警察、消防队员、扑火官兵、学生等,能访的都访到了。报道的初衷是:“一定要打破小灾小凯歌,大灾大胜利”的报道模式。采访就是循此思路进行的。[1]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们最后写出了至今仍然被人们记住的“三色报道”(《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

2. 提出的问题体现深度。这里所说提出的问题,并不是指记者在采访中的提问,而是所触及且呈现于受众面前的发人深省的问题,多指事实背后隐含的矛盾、被一种倾向掩盖的另一种倾向等。一般受众或许并没有意识到此类问题的存在,这就需要记者做到将问题示于人并恰到好处地写出自己对问题的思考。赵文侠、白鸥撰写的《八卦话题“打败”抗日老兵》,说的是媒体记者热衷于“八卦话题”而将抗日老兵晾在一边的事,提出了某些记者的价值取向出现偏颇的问题。值得称道的是,记者提出问题时相当巧妙:“没有人走过去搀扶一把专程赶到现场的92岁中国远征军老战士鲍直才,老人缓缓从座位上站起身,戴上红围巾,穿上外衣,蹒跚地向场外走去。”叙事中,记者对老兵受到的冷遇表示了不平。“没人”“搀扶”“专程”“赶到”“92岁”“缓缓”“蹒跚”等词,单个来看个个都是中性的,但在整个报道所构成的语境中,却又巧妙地隐含了记者的价值判断。

3. 确立的主题体现深度。主题是作者通过所写的内容要表达的统摄全篇的思想观念,是整个文本的灵魂,是全部素材和文字的凝聚中心。通讯作品是需要有主题的,在这一点上,它与一些篇幅短小的消息是有所不同的。有些短消息,只是客观地传递一条相对简单的事实或信息,未必表现或隐含什么主题。而通讯则必须有主题,否则就会带来两个后果:一是文本失之松散,二是立意失之肤浅。

通讯的深刻的主题,不停留于事物的表层,而每每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因而具有穿透力和启发性。新华社记者撰写的通讯《在痛定思痛中浴火重生——从瓮安之乱到瓮安之变警示录》,直面瓮安之乱、之痛,表达了这样的主题:“人民,是我们党的根基所在、血脉所在、力量所在。如果根基动摇了,血脉割断了,大地之子‘安泰还会有无穷的力量吗?”虽不是难懂的道理,却是朴素而又深刻的真理。而问世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穆青、冯健、周原撰写的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针对当时的各种社会乱象,针砭时弊,大声呼唤焦裕禄和焦裕禄精神,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时代强音。作为站在时代前列的思想者,记者在通讯中表达了深邃的主题。

诚然,通讯的主题所表达的是记者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既不应脱离事实,也不应游离事实,更不应违背事实;它是记者在反复审视、专心烛照采访所得材料以后获得的。叙事记述型通讯的主题,通常不是记者通过文字直接地点出来的,而是通过对人和事的叙写而得以表达的;而调查分析型通讯,是在陈述调查所得材料的基础上,在对此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使主题得以呈现的;访谈实录型通讯,主题是访者在与谈者的交谈中得到显现的。

被称为改变了中国MBA命运的通讯《命运备忘录——38名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境遇剖析》,写作的缘起是中国青年报社接到了一封求援信:MBA——SOS!但通讯不是仅仅关注这拨人的工作安排,而是直面优秀人才的命运,直指背后僵化的人才制度。这样的立意,就比就事论事的立意要深刻和高远得多。此文一出,可产生的改变中国MBA命运的效果,完全在情理之中。[2]

4. 进行的分析体现深度。一部分通讯(笔者称之为调查分析型通讯),不仅观点要有深度,所作的分析也应体现深度。这种分析,既是就调查所得的材料中包含的问题而进行的,又是在有深度的观点的指引下进行的。观点的深度体现于洞察力和穿透力,分析的深度表现在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和触及事件的深层次原因。由新华社多名记者联合采写的长篇通讯《在历史灾难中实现历史进步——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警示录》,对自然灾害提出的警示作出了如下分析:(1)多灾未必多难——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减少灾害损失是大有作为的。要学会防灾而不仅仅是抗灾,加强减灾不仅仅是救灾,这就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科学态度。(2)困境孕育出路——既不能做自然的奴隶,也不要做自然的主人,应该是自然的朋友,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之路。(3)多难兴邦——灾难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和顽强意志。面对新的挑战,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历史灾难必将以历史进步为补偿。该通讯就灾难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观点及围绕这些观点所作的分析,确有高人一筹和深刻独到之处。

三、通讯如何做才新

人类的社会生活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不断地涌现出新鲜的内容。人们的接受习惯和接受预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有所变化。新闻写作应当与此相适应。而多年一贯制的通讯,则难免令人生厌。对于通讯的作者来说,求新当是终身的不懈追求。

1. 在思维上求新。思维上求新包括两层意思:(1)打破思维定势。摆脱习惯性思维和模式化思维的束缚。这类束缚,有些是受他人影響所致,有些则属记者作茧自缚。不管属于哪一种情况,其结果都是固化成了能以不变应万变的套路。现在看来,《经济日报》当年以《香香臭臭话广东》为开篇的一组11篇系列报道,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其意义之一是:报道的总主题具有相当的新颖性和深刻性。之所以能如此,是因记者对多年来形成的思维定势有所突破,对改革开放以香臭并提的方式进行思考、报道,辩证地话广东和各地的改革开放,一改以往的非黑即白、非白即黑的僵化式思维,从而体现出强大的震撼力。(2)拓宽思维空间。当年,农村改革风起云涌,农村大包干成为全国媒体报道的热点,在文章已做得很足、很难出新的时候,《羊城晚报》记者从狭窄的思维空间中跳了出来,把目光转向了曾是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的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在前往采访以后,写出了标新立异之作《大寨也不吃“大锅饭”了》。当然,这是一篇消息,但对于通讯写作中的思维创新,又何尝没有借鉴意义呢?

2. 在文体上求新。“文无定法”。研究者和实践者都无法用几个概念来框定通讯中的所有具体文体样式。事实上,论及通讯的具体文体样式,必须看到:新闻人的通讯写作实践丰富多彩,且处于不断创新之中。改革开放以来,就出现过许多在文体创新方面力度很大的通讯作品。刊于《孝感报》的通讯《他、她、她——一个买书、让书的故事》,被处理成了准剧本体。《一分一厘本不轻 街头硬币 随处丢》,借鉴了电影文学剧本的分镜头写法,作品追求的是电影片断的呈现效果。《体育报》刊登的通讯《汉城决战的最后40秒——男子4×100米决赛画外音》,别出心裁地报道了1986年汉城亚运会压轴大戏男子4×100米决赛赛事。记者在赛前、赛后采访得到的内容,以画外音的方式,被巧妙地融入对扣人心弦的最后40秒的报道之中。以宋体文字叙写现实赛事,以楷体文字处理画外音,从而突破了通讯的固有模式。贾永等所写通讯《让死者有那不朽的名,让生者有那不朽的爱——写给张永平母亲的一封信》,则采用了书信体的样式,叙事中多记者对烈士母亲的倾诉。此处,还有一篇奇文不能不提。1997年7月间,《新华日报》推出了一组7篇系列报道,总题为:《苏锡常:关于结构调整的对话》。这组报道的每一个单篇,都由“调查实例”“记者观察”“领导观点”“学者点评”等4个部件构成。每篇文章已没有任何起承转合的文字,而只是4个部件的这样那样的组合。这一组报道,既不像消息,也不像通讯,当然也不属于新闻评论,可谓“四不像”。[3]惟其如此,笔者当时阅读此系列报道,便觉得眼前为之一亮,且至今记忆犹新。

3. 在选材上求新。选材是通讯主题确立后,记者须做的一项工作。一般而言,记者通过采访总是能获得大量的素材。其中,有些是有价值的,有些则价值不大甚至毫无价值;有些素材虽然有价值,但新鲜度不足。因此,对采访所得的素材,要进行精心选择,力图用鲜活的材料。2000年,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经济日报》先是刊登了系列报道“东人西行记”,后又刊登了其姐妹篇系列报道“西人东行记”。报道中所选材料,是记者随行的采访记录,借“东人”的眼睛看西部,又借“西人”的眼睛看东部。“报道在版面上连续推出,像连载小说一样深深地吸引着读者。记者以朋友结伴同行的身份来行文,所见所闻都是新鲜的和生动的。”[4]两组系列报道,所选之材充分体现出新颖性的特点,在其他报道中是见不到的。由此,它们就成了独家报道。

4. 在结构上求新。一篇通讯中,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如何结构全篇,对此,要有通盘考虑和精心安排,要尽可能与众不同,显得别具一格。

新华社记者李从军、刘思扬、朱玉、赵承共同撰写的长篇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分为五个部分,小标题分别是:“太行之梦——一个永不坠落的理想/‘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山海经》”;“太行之气——一派正大沛然的气概/盘古氏‘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开辟衍绎通俗志传》”;“太行之力——一种滴水穿石的坚韧/‘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太行之爱——一首奉献当代的颂歌/‘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淮南子》”;“太行之魂——一曲民族精神的咏叹/‘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

记者经过对采访所得大量素材的审视和梳理,将它们置于“梦”“气” “力”“爱”“魂”等五大板块之中,使之在最恰当的地方发挥最好的作用。五个板块体现出相当分明的层次感,相互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而小标题中引述的古籍中的话语,不仅与相应的关键词紧紧相扣,成为每一板块的点睛之笔,且使文本平添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使作品显得功力不凡。

5. 在语言上求新。语言的使用,对通讯而言至关重要。在通常情况下,记者较多地使用自己的语言叙事。这是理所当然的。问题是记者自己的语言应忌老套、刻板。在语言的使用上不落俗套、另辟蹊径,记者在这方面当有不懈追求。赵俊芳、郝斌生撰写的通讯《栾城草农敢闹海——听栾城农民种草者说》,采用了另类语言方式,不是以自己叙说为主,而是把“话筒”交给了草农,让多个草农去讲述。记者抓住草农的“说”进行表达,写得有声有色、原汁原味,从而给人以新颖感。在这篇报道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德州一个客户拿着一万元的汇票给了李书贤,李书贤的家人把汇票当人民币锁进匣子里,等用钱时再取出来,汇票上的钱早不翼而飞了。”“一个翻译的几句洋话就骗走草业公司33万元”。如今听着这些流着喜泪带着苦涩的诉说,不难想象当初草农闯市场的尴尬。

“经过市场上十年摔打,我们该承受的也承受了,现在都成了种草能手,成了市场主体。不经风雨,难见彩虹。”地头上挂着“国庆草坪苗木”大幅招牌的刘固庄的马国庆,正兜着一布袋皮尺给山东的客户丈量草平方,他只能见缝插针地应答记者的采访。地里的人忙乱得成了一团麻,有开起草机的,有举着铲刀一段一段分割草卷的,有装车的男人一不小心踩了妇女的脚而招致惊叫或嬉骂的。

“我的体会是三年一个周期,去年草价高,今年价格低迷。凡是能坚持下来的都挣钱了,盖了洋楼,买了轿车。种的多挣的多,因为这是个朝阳产业。种赔的也有,但总是少数,我也有赔的年份,在我们这里挣少了就算赔。既要学会种草,更要学会卖草。在十年卖草过程中我也被皮包商骗过几次,把草倒腾走以后就找不见人影了。有些单位和部门用了草以后迟迟不付款,逼着我学会了依法讨债,学会了诉讼打官司。”说完这些话后,老马就坐上小车陪客户吃饭去了,他给我們留下一个活脱脱的草皮大亨的背影。

该通讯直接引用了诸多草农所“说”,穿插叙述记者现场所见,将两者糅合起来,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听”“农民种草者说”(实际上是采用直接引语的方式进行表达),因为每一位草农都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和独特经历,他们所“说”自有其吸引(下转第113页)(上接第101页)人之处,加之体现了原生态和乡土气息,所以报道显得不落俗套。

标题是通讯内容的凝练表达,是尤其吸引受众眼球之所在。因此,标题语言当是通讯语言中的重头戏。2006年8月,《新华日报》先后刊登“南京建设五个中心”系列报道,三篇通讯的标题语言堪称新颖。《从“枪炮车间”到“创意工场”》,“枪炮车间”“创意工场”都有颇深的寓意,且相当形象。《从长江三角洲“末梢”到全国创新高地》,其中的“末梢”一词极妙。《从绿化中心到绿色中心》,“中心”前冠以“绿化”和“绿色”,一字之差,相去甚远。“绿色中心”远非“绿化中心”可比。上述语言的妙处是:出新、出巧,彰显了睿智,给人以韵味。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1XK11)

参考文献:

[1] 叶研谈.红色的警告[EB/OL].http://fangtan.cyol.com/content/2011-07/07/content_4628687_3.htm。

[2] 1987命运备忘录:改变了中国MBA“命运”[EB/OL].http://bbs.tqedu.net/thread-64261-1-1.html.

[3] 丁柏铨.中国当代新闻理论的现实基础[J].现代传播,2002(4).

[4] “东人西行记”系列报道案例介绍[EB/OL].http://www.ce.cn/books/read/2005/sdyx/lz/200507/01/t20050701_4104730.shtml.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

猜你喜欢

通讯深度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通讯报道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本期通讯之星:郭雨薇
本期通讯之星: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