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纸形态演变的人性化趋势
2013-04-29杨旭明
杨旭明
摘要:为跨越媒体边界,打通媒体壁垒,接通媒体资源,实现优势集聚和资源共享,中国数字报纸的形态现已沿着5条不同的路径分化与演变。推动这一进化的关键因子是人类需求和技术革新的综合作用。中国数字报纸形态演变的人性化趋势表明,在报业数字化转型的时期,报人们应把注意力聚集在内容的创新、延伸产品的开发和相关服务的提供上,而不仅仅是对技术革新的追逐。
关键词:
数字化 技术革新 人性化
随着网络和通信等技术的发展,尼葛洛庞蒂所预言的数字化生存大潮已波及中国报业。放眼业界,不少报社将报纸的触角伸至网络、手机、微博、iPad等新媒体终端,报纸网络版、手机报、3D报纸、云报纸等报纸新形态纷至沓来。本文拟结合中国数字报纸形态的演变历程,探讨其背后的动力因素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数字报纸形态演变的5条路径
1987年9月14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宣告中国互联网络的起步,也意味着中国报纸的数字化探索具备了基本的技术前提。1993年12月6日,《杭州日报·下午版》率先采用电脑及通信载体发行报纸的内容和要目索引,揭开了报纸与信息技术联姻的序幕。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报纸通过嫁接新媒体技术和新型显示终端设备,迈开了报纸数字化形态的探索步伐。综观其历程,从技术层面看,主要有5条发展路径:
1. 吸纳互联网的优势,先后产生了报纸的网络版和多媒体网络报纸。以1995年10月20日《中国贸易报》将新闻信息搬上互联网为起点,十多年来,国内报纸上网蔚然成风。报纸上网后产生的媒介形态,又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由web1(第一代互联网的角色主要是为用户提供信息)向web2(第二代互联网的角色主要是为用户创造内容提供交流的平台)的发展而变化。最先呈现的是报纸的网络版(也称电子版),即将纸质报纸上的内容,通过复制拷贝到网站上,或通过扫描并转换为PDF等格式再上传到网站。在此阶段,网络被视为报纸新增的发行渠道或展示平台,报纸的内容在印刷纸上和网络上基本没什么差异。随着静态网页被动态网页取代,web2时代的网络论坛、站内搜索、博客、播客、微博等网络应用得以开发并广泛应用,报纸在网络上的内容和形态都得以丰富,出现了真正的网络报纸——多媒体网络报纸或称多媒体数字报纸。起点时间为2006年,先驱者主要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多媒体网络报纸保持了报纸原有的版式,通常采用基于PDF版的Flash形态,内容源自报纸的印刷版,但大多经过了编辑的选择和加工,并融合了网络的超链接、交互性等功能,新闻呈现出图、文、声、像并茂,互动性强。
2. 吸纳手机的优势,产生了手机报。中国大陆第一份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开通于2004年7月18日,开启了报纸通过移动运营商将新闻以彩信方式发送至手机终端的彩信手机报模式。由于存在信息量小、阅读费时费力等不足,又发展了手机报的另一种模式:网站浏览模式。主要有WAP型和3G型。WAP型即手机用户通过登录手机报的WAP网站,在线浏览相关信息。中国首份具有独立域名的手机报是2006年问世的《北京科技报》。目前中国的手机报数量已达数百家,大多为彩信手机报。随着3G智能手机的发展,兼具更多信息服务功能的网页型手机报,是当前和今后手机报的发展方向。
3. 吸纳其他阅读终端设备的优势,产生了固定终端和移动终端的报纸。如户外数字媒体、电子阅读器、触摸显示屏、iPad、电子纸等终端上的报纸。2006年12月13日的《广州日报移动数字报纸》,就是利用一个相当于《广州日报》1/8版面大小的电子阅读器,在线下载电子版格式的报纸,离线阅读。而2011年推出的《南都DAILY》则是iPad电子报纸,精选出的《南方都市报》内容被分为若干板块,并以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形态呈现,还有链接、互动、下载等个性化功能,这类报纸目前中国已有百余家。为了让读者拥有阅读普通纸质报纸的感受,国外一些高科技企业开始着手开发一种由半透明的电子墨水(e-ink)材料构成的电子纸,其重量和普通报纸差不多,有柔性,可折叠,可随身携带,甚至可通过眼球的移动解决手动按钮翻阅各版的麻烦,通过与无线网络的互联,读者可随意选读各种报纸的可即时更新的电子版,并实现对各类信息的链接。
4. 借助3D拍摄和特种印刷技术,推出了3D报纸和4D报纸。2010年可谓3D报纸年。中国首份3D报纸是2010年4月16日推出的《十堰晚报》,此后,有数十家报纸开办3D报纸。3D报纸通过3D摄像机或互补色立体技术,使平面的报纸图片在3D眼镜观看下“立”了起来,给人以视觉的惊诧。如能突破裸眼3D技术,报纸静态图片的立体化前景当更加可观。在3D基础上加入三维静态图像之外的感观(如嗅觉、听觉等)而形成的报纸,就是4D报纸。2011年4月13日,《洛阳晚报》推出的《国色天香:4D牡丹特刊》是中国首份4D报纸。该报将牡丹香精分子扩散到印刷的油墨之中,读者打开铜版报纸观赏3D的牡丹图片时,还能闻到扑鼻的花香。
5. 基于二维码和云计算等技术,利用互联网、手机和其他终端设备,推出云报纸或全媒体报纸。中国首家应用手机二维码技术的平面媒体是2006年6月5日的天津《每日新报》。云报纸的先驱是2012年5月全球首发的《京华时报云周刊》。云报纸结合了二维码和云计算技术,它有两个终端,前端是传统形态的报纸,具有宣传、新闻、服务、广告等功能,后端则架设在“云”上,借助云计算和“京华云拍”图像识别技术,延伸了相关功能。读者可通过联通亿拍手机让报纸图片“动起来”,链接云端海量信息,还可看视频、玩游戏和在线购物。类似的“全媒体报”还有《南京晨报》和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的“光明云媒”。
二、中国数字报纸形态演变的两大动因
报纸数字化形态的演变,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推动这种必然性结果的因素有很多。美国学者罗杰·菲德勒将人类媒介形态变化的原因概括为“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等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1]笔者认为这些因素同样适应于中国数字报纸形态的演变。其中,人类的需求和技术的革新,是两个息息相关而且极其重要的推动因素。
人类的需求是中国数字报纸形态演变的决定性因素。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多元的、有层次的,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更高层次的需求便会产生,需求因此成为人类行为的重要动机。报纸是物质产品,更是精神产品,能满足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报纸的起源理论中,“需求论”至今仍有很强的说服力。人类最早的报纸首推罗马帝国的《罗马公报》和中国唐代的邸报,它们都是源于统治者的需要而产生的官报。近代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的手抄报纸,则是源于商人对经济与交通信息的需要。此后,又相继出现了服务于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需要的各类报纸。数字报纸形态的演变,也是源自人类多元而无尽的需求。报纸自诞生以来,所承载的图文信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被线性地限定在二维的纸质平面上,便捷、静态、可随时阅读等特点,一度成为它满足人类需求的“比较优势”。但非动态、缺乏声音和影像的感染力以及时效性受到局限等,造成传统报纸的先天不足。数字化编码出的数字信号,相比模拟信号,更易于压缩、存储、复制和使用,更易于突破传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大力开发。自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出现以来,数字报纸沿着超文本和超媒介等技术路径,实现了报纸信息的海量链接(如网络版报纸)和视音频联结(如云报纸),一定程度上规避或弥补了传统报纸先天的不足,满足了人类对信息传播载体、信息呈现方式、信息阅读成本等方面的需求。
技术的革新是中国数字报纸形态演变的第一推动力。纸质报纸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诞生数百年来,在其大小、宽窄、版式、颜色方面所发生过的形态变化,无不得益于造纸术、印刷术等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同样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数字报纸形态的变化,第一推手就是互联网、通信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报业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数字化,从技术上讲就包括输入、存储、处理和输出等环节的数字化,具体包括采集、写作、编辑、印刷、发行、广告等传统环节的数字化,主要表现为产品多形态、流通多渠道、消费多终端。自2006年“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启动以来,报社和相关企业独办或合办的报纸网站、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手机二维码、户外数字媒体、电子阅读器、移动采编系统等,已成为数字报业创新的重点方向。上述5条路径所演化出的种种数字报纸形态,过去、现在和将来都离不开互联网、手机、特种印刷等硬件和软件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不难想象,只要数字技术的发展没有停止,数字报纸形态的演变将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
人类的需求和技术的革新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人类的需求只有通过技术的手段,才能更好地实现。没有需求,便没了方向和动力。在技术革新的诸多动因中,人类的需求才是最主要的。另一方面,技术的革新会影响人类需求的变化。技术革新所导致的新型媒介形态,反过来会通过影响人类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等,进而引导和促进人类产生需求的改变。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1999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数字化阅读率仅3.7%,到2011年,这个比例达到了41.8%。显然,数字技术是导致这一阅读方式变化的重要因素。报人们没有理由漠視人类需求的这类关联性变化。在报业数字化的转型时期,报人们应当把注意力聚集在内容的创新、延伸产品的开发和相关服务的提供上,而不仅仅是对技术革新的追逐。
三、中国数字报纸形态演变的人性化趋势
数字报纸形态的演变之路,将伸向何方?这类预测未来的问题是很难回答的,因为它的答案可以基于现实效果的判断,也可以基于理论逻辑的推测。从现实效果来看,上述路径演变出的中国数字报纸形态,成败皆有,但成者寥寥。复制粘贴而成的报纸网络版早难觅其影踪了,多媒体网络报纸数量虽众,但真正能盈利者不多。3D报纸2010年喧闹之后就沉寂了,至今难见其坚持者。新闻集团2011年推出的《The Daily》这份世界上第一份iPad报纸,一年后就关闭了。手机报、云报纸等,鲜有公开宣称获得可观盈利效果者。客观地说,中国数字报纸形态的演变,目前尚未能实现盈利层面的可观性效果。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些报纸形态没有发展前景。盈利等现实效果的不乐观,不是媒介形态惹的祸。媒介形态作为一种技术工具手段,它能否产生现实的盈利等效果,更多地取决于报社的成本、经营和管理,取决于中国报业的体制和生态环境。人类的需求决定了报纸形态的数字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但它不是报业数字化的全部,而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报纸形态的数字化,有利于报纸跨越媒体边界,打通媒体壁垒,接通媒体资源,实现优势集聚和资源共享。但能否实现这些效果,最终还得归结于报社在事业化和产业化过程中所拥有的人才、资本等资源,以及国家的宏观经济、政治、文化等背景。在报业数字化转型的时期,只有区分了报纸形态的数字化和报业的数字化,才不会片面地基于报业的现实效果,无视技术革新所带来的无限可能性,而断言报纸形态的数字化只是为人做嫁衣,昙花一现,没有未来。
相比基于现实效果的悲观判断,基于理论逻辑的推测要乐观许多。麦克卢汉的著名论断“媒介即人的延伸”,保罗·莱文森的“补偿性媒介”理论,以及蒲尔教授提出的“媒介融合”概念,都表达了传播媒介共同演进、分化、融合的历史发展规律。诚如是,则基于上述5条路径的数字报纸形态演变,只是报纸形态变迁的一个过渡,而非终结,其未来充满无限可能。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现有路径的媒介形态会继续演进,未知路径也会出现其他新的媒介形态,新媒介的发明和旧媒介的消亡或被改造,也许都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但新旧媒介之间的冲突和互补、进化与分化、竞争与合作,存在的时间也许比大多数预言者们的预期要长得多。最终,大多数路径会不知去向或与其他路径合并,只有少数几条路径将报纸的现在与未来连接起来。而连接这几条路径的关键因子,就是人类的需求和技术的革新。
满足人类的本性需求,是传播媒介的天职,也是数字报纸形态演变当前和今后的趋势。这种趋势,在保罗·莱文森看来就是“人性化”趋势:“人是积极驾驭媒介的主人。不是在媒介中被发送出去,而是发号施令,创造媒介的内容。”[2]因此,未来的报纸到底是在纸上还是在网络、手机和其他数字终端设备上,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真正重要的是,它们如何对接人类的生物传播本性,如何满足人类的新闻和信息需求。
参考文献:
[1] [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9.
[2] [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40.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衡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