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2013-04-29刘孟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2013年6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高校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国际贸易市场必将不断加大开放,对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必将不断上升。为适应这种形势,我们必须对高职国际贸易类人才的培养不断进行新思考,切实使国际贸易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趋于准确,从而培养出能够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国际贸易类人才。

【关键词】高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刘孟,黑河学院经济管理系国际贸易专业09级学生。

一、目前高校国际贸易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突出

高校国贸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实践课的学时较少,比重偏低,一般的课程只给出不到10学时的实践教学计划。尽管强化实践教学不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惟一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随着中国加入 WTO,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规则的波动,出现了很多新的国际贸易方式和方法,知识体系需要更新,并应细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突出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

2.对综合素质的培养内容设置不系统

现行的课程设置重点不突出,课程设置的涉及面广泛,导致的课时比例趋于平均化,大而杂,广而不精,不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要求。在目前固定学时和固定学分的情况下,为了达到“宽口径、厚基础”的目的,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形象,导致常常以削减专业基础课和一些专业课的课时为代价。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应具备扎实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合理的专业知识,否则,国际贸易创新只是空中楼阁。

3.过分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性教学

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具有较大的共性,专业课中分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方向,理论课程繁多,但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比例较少。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包括国际经济贸易理论与实务。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新的经济环境对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教学模式受到挑战和冲击。

4.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虽然已有很多人意识到了我国传统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弊端,但“仓库理论”依然盛行。该理论认为“大脑是储存知识的仓库”,教育就是用知识去填充“仓库”,把记忆知识的多少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在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中采取单一的灌输教育方式,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种非启发式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学生一味地接受老师传播的知识,缺乏思考,所以谈不上吸收,更谈不上创新。

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举措

1.构建与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基础性课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经济学科,首先,必须夯实学生的理论功底,培养学生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思维能力。其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学生的主要择业领域是工商企业,应强化面向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因此学生必须学习《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管理学》等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实现宏观的经济学理论知识与微观的企业管理理论知识的有效结合。

2.以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不断发展,一个人的技能也必定要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所以高等教育培养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潜力和再学习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否则将被社会发展所淘汰。关键的问题是学生在学期间他自己“拥有了什么”继而毕业后其“能够做什么”,即学生本人是否具有了建设、改造社会的能力与心向。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应该显示出其学习和应用所学的独特性,高等教育须关注学生的发展能力。所以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初次就业的具体知识技能要求,而且也要关注其日后择业所需;不仅应使学生获得当前就业必备的知识技能,而且应获得继续学习与提高的能力。

3.设置科学的成绩考核体系

考试只是人才培养、选拔过程中的一种检测方式与手段,它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培养创新型优秀人才的目的服务的。在成绩考核方面,考核内容科学,考核方式灵活多样。有完善的考核方案,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制定科学。建立规范化的考核体系:完善考核标准,包括理论考核标准,能力考核标准。理论考试占60%,平时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占10%,案例分析能力占10%;阶段考试占10%;出勤占10%。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考核方法灵活多样,包括理论笔试、案例分析讨论、基础知识阶段考试、进出口业务技能考试、综合业务模拟考核。由教研室、系部组成的教学质量考评人员负责考试的出卷、考试实施、阅卷评分的检查、监督工作。

4.依靠企业,走产学相结合的道路,办出特色,提高质量

技能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其中有相当部分只能在实际工作中才能获得,所以,高校应发挥企业优势,拓展教学空间,与企业密切合作,建立互利互惠机制,共同建设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匹配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实用型人才。在实训中,使学生直接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熟悉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外贸函电等方面知识,掌握企业商务流程,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水平与能力,实现由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变。总之,要以转变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宗旨,以会做人,能做事,有知识,懂技能为人才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外经外贸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霍建英.刍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特色[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04).

[2]吴安南,屈武江.开展产学结合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2005,(06).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人才培养高校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