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弯腰的幼苗支起向上的藤蔓

2013-04-29孙铸杰

关键词:提高能力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孙铸杰

摘 要:低年级后进小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存在更多困难,教师要研究分析他们解决问题能力较弱的原因,并探讨如何采用合适的方法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后进生;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1-0072-03一、低年级后进生的成因分析

(一)对教材的理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1.以“解决问题”为理念进行的“应用题”教学。现行教材非常重视情景的创设,大多数学生能适应教材展现的各种形式,也能满足后进生的心理需求。后进生主要表现为知识迁移能力弱,一旦离开熟悉情景,解决问题的能力便迅速下降。

2.统观一、二年级有关于“解决问题”的教材内容。大都以图画、表格、对话等方式呈现数学信息和问题,例如:一年级上册多以图画及大括号的形式呈现;一年级下册多以图文结合及对话方式出现;二年级上册穿插在“100以内的加减法”(以表格和对话居多,开始出现纯文字题)和表内乘法(从图画→图文)中;二年级下册配有独立单元,而其余大都是对话与图文相结合。

这些都成为后进生学习“解决问题”的内在兴趣,只是在实践了多年以后,很多老师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并不能达到所预想的效果。

(二)学生的学

陶行知说:“‘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

1.后进生自身的智力因素。这虽不是智力缺陷,但从智能理论讲,其数学逻辑智能较差。他们的知识基础、认识能力、接受能力和同龄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对于“解决问题”的接受和思考比较迟缓,灵活性差,这就造成在解决问题时比一般学生吃力。如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茫然无助,思维混乱,往往把所给的数学信息随意地加、减、乘、除在一起。

2.后进生的非智力因素。如没有兴趣,缺乏意志力,有自卑心理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呈现主动性弱化的趋势,他们学习基础差、注意力易分散、依赖性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特别照顾、单独辅导,这让他们更自惭形秽,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一直以失败者的心态参与学习,对自己缺乏信心。如在解决问题时即使自己做对了也不敢相信自己,而优等生哪怕做错了,后进生也认为其必对无疑。

3.社会家庭因素对后进生的影响。教育对象不是白纸,他们是一个多年受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综合产物,在其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前,家庭和社会已经不经意地给他们上了色彩。一般而言,家庭极少有意识地在孩子启蒙阶段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便导致了他们潜意识中缺乏对数学的敏感性和观察力,这就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

所以,对于“解决问题”低段后进生就是“坐而受教”也很困难,更别说要达到“自己去学”的目的了。

(三)教师的教

陶行知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1.时常忽略自我反省。近几年教育界盛行这样一句话:“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虽然它很片面,但却折射出一种新信息,教师很用心地教不代表教师的教学效果就好,在兢兢业业、竭尽全力之后,为什么后进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依然薄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这难道不值得教师深思么?

2.只是泛泛了解学生。每个人都有向上的一面,教师在对待后进生时有抵触情绪,走不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没有将心比心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体会他们的世界,没有关注他们的内心需求及情感的宣泄,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沟通不力,又如何能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方式方法不得当。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益处,还得靠教师的善于运用。”由于后进生的学习方法不到位,而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时又很难做到完全的因材施教,没有针对他们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加上急于求进、调控能力较弱等一系列方法上的“短板”,这些都是后进生解决问题能力薄弱的原因。

由此可见,造成后进生解决问题能力薄弱的诸多原因中,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提升后进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那么,究竟该如何提高后进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突破。

(一)重视教材,实事求是,回归现实生活

1.对于分析“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训练后进生的思维能力恰恰是传统应用题教学的成功经验,对于以前旧的教学方法,不能一味地抛弃和遗忘,有些需要重新审视,是精华的就要留下。

例如:第四册的第一单元内容是“解决问题”,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这样一来,后进生必须掌握这几种基本题型:先减后加、先加后减、先减再减(或用小括号来做:减两者之和)及乘加乘减;另外,在教学“平均分”的“解决问题”时,虽不能沿袭“每份数×份数=总数”的公式,但可以传达给学生当“知道总数和每一份有多少”或“知道总数和平均分成了几份”时都可以用除法计算的这种精华的思想。鲁迅曾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2.要让“解决问题”回归到“看山还是山”上。新课标中提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确实,生活与数学密切联系,作为数学教师,更要善于从后进学生的生活入手,使他们也能感到数学与自己相关,认清“解决问题”的生活性,进而应用到生活中去。

在第三册“用乘法解决问题”时,教师从学生生活入手,进行口算比赛,校对答案后,展示学生作业,对了几题用算式表示:4×5-1=19;5×3+4=19;4×4+3=19;之后,一学生提:假设还有一列,5×5-6=19。师大喜:很厉害,值得表扬!可见,学生是明白了解决问题对于生活的重要性,但教师却把问题复杂化,没有及时把学生引回到“那山”上。佛家参禅有一种说法:“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二)培养习惯,调动能力,提升非智力因素

某心理学家说:“培养良好的习惯就等于在塑造成功。”后进生在“问题解决”上存在问题,很多是由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的。鉴于此,对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导其思考数学问题的思路,在作业格式上使其形成规范的模式,在日常沟通中借机启发其“问题意识”,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力。

例如,在第一册教学“9加几的应用”时,学生已经学会用“给9凑十”来计算“9+5”后,追问:还可以怎么算“9+5”?讨论时提示后进生:“除了可以给9凑十,还能给谁凑?”生圈图时,生1:先圈9;生2:先圈5。马上追问:“如果先圈9就是给谁凑十呢?为什么先圈5而不圈9?”在课堂上师引领着后进生一起自主学习,当出现错误时,并没有放过让他们独立反思的机会。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依托家庭,借助社会,营造更为广阔的数学学习空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智力发展速率说”认为:如果把17岁的智力发展水平定为100%的话,那么从出生到4岁就已经具备了50%的智力,到8岁时可以具备成熟智力的80%……“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学校教育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大课堂,才能形成学校与家庭整体联动的教育网络,为后进生营造更为广阔的“解决问题”空间。

第二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是一年级下册的难点,很多教师都深有感触,最为之头疼的就是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甚至从没有自己买过东西,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商店也从不算价钱……所以在教学完本课内容后,教师给后进生布置了特别的周末作业: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去超市买总价不超过10元钱的三件商品,并自己计算好余额询问售货员是否正确,通过实战,来积累经验。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的起点和基点,是人生第一个课堂。”

(四)剖析问题,洞察需求,架构师生沟通桥梁

特级教师朱德江认为: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教师在不断反思的同时,还要提高对“解决问题”的认识,从学生角度出发挖掘后进生潜在的教学资源,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进他们学好的信心,既了解学生也了解自己,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才能找到更适宜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他们的个性特点、行为方式、困难疑惑、家庭情况等方面去洞察其真正的需求。

例如:第四册“解决问题”中关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课,师:你怎么知道8只猴子是4只兔子数量的2倍?用你喜欢的方法在白纸上表示。生1:○○○○ ○○○○,△△△△;师:谁来圈一圈说明?引导得出8里面有2个4并板书。生2:4+4=8;师追问:2倍在什么地方?生3:8-4=4;师发现他写了又擦了后,追问:2倍藏在哪里?生4:2×4=8;师问:这里的2倍谁来说一说其中的奥妙?生5:8÷4=2;师:他又是怎样得到2倍的?最后小结。师引导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通过后进生的各种答案了解他们真正的想法,从而挖掘出潜在的教学资源,并予以优化。老子有言:“知人者智,知己者明。”

(五)与时俱进,优化方法,引导学生分层思考

1.在解决问题时遇到困难,要教给学生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去探索、归纳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如:一年级时,每次读题前要求后进生用手或笔指着要读的题目,指一个字,跟读一个,到了二年级,要求边读边圈出关键字,慢慢地,他们在自己读题时也会主动圈好关键字。

例如,第三册“解决问题”中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在教学2的6倍时,师:请你用一句话把图中的意思表达出来。生1:一共有12个笑脸;生2:这里有6个2;生3:我看到这里的笑脸是2的6倍。师追问:2在哪?6在哪?一起数,1个2……6个2,6个2也可以说成?生齐答:2的6倍。然后通过圈→数→摆→说,最后进行小结。它充分暴露了后进生的思维过程,关注结果的学生会说“一共有12个笑脸”;关注摆放形式的学生会说“这里有6个2”;只有关注新知识应用的学生会说“我看到这里的笑脸是2的6倍”。教师引导并了解他们用不同的言语来说明同一幅图的意义,正确积极地沟通了后进生对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

2.后进生需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①收集信息,认真审题;②分析关系,理解题意;③列式计算,一丝不苟;④答案≠结束,检验提高。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指出:“教材是方法化的教材,方法就是安排教材,以使教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方法是关键,不同的学生适合不同的方法,所以要因材施教。

综上所述,面对低年级段解决问题能力较弱的后进生,教师以长远发展为出发点,就能够为小学生的“解决问题”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德江.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策略与案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万培珍.费岭峰.如何有效实施“解决问题”的教学[J].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版,2006,(12):44~47.

[3]丁杭缨.数学还是那个数学[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0,(1):1-1.

[4]]斯苗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提高能力解决问题小学数学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浅谈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发展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教学体会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做题能力
初中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探微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