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张炎词研究综述
2013-04-29陈中林徐梦吟
陈中林 徐梦吟
摘 要:张炎是宋元之交的著名词人,他是宋代词史上的“殿军”。进入21世纪以来,学术界在前代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张炎进行了全方面的深入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些研究主要包括:生平研究、词学思想研究、词创作思想与艺术研究。以上成果表明,张炎词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21世纪 张炎词 研究综述
张炎(1248—约1321),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他是宋元间的著名词人、词论家,至今传世的著作有词集《山中白云词》八卷,词学理论著作《词源》二卷。由于张炎正史无传,其他如笔记、词话中关于他的生平记载也较少,且资料零散,因此后世研究者不多。
进入21世纪以来,学术界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更为深入与细致的研究,现以2001年到2012年这一时段作为一个横截面来管中窥豹,以显示对于这位横跨宋元之际的词学宗匠的深广研究。
一、生平研究
近十年来,关于张炎的生平研究约有三篇论文。其中,生平研究更多的是对于张炎北游、南归问题的再认识。张炎在南宋灭亡后曾北游大都,这是攸关他一生进退出处的一个重大事件,不仅关系着对张炎政治品格的评价,而且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其词作的解读。围绕张炎北游的时间、目的,南归的原因、动机,学术界展开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对于张炎北游的时间问题,刘荣平《张炎北游时间是一年不是十一年》通过查阅近来新出材料《天机馀锦》,并对张炎词作《湘月》《台城路·朗吟未了西湖酒》等再编年以及对相关材料如《温日观墨葡萄画卷》曾遇跋语的再解释,否定谢桃坊的“十一年说”,再次确证张炎北游时间只能是一年。刘明玉《张炎北游、南归问题的再认识》一文认为:从张炎的北游事件入手,更应该关注词人所表现出来的复杂心态,而不能对其北游行为作简单的一刀切评价,张炎是代表着一个时代士人特殊心态的典型例证,需要从大文化的角度来对他进行客观的解读。郭锋《从张炎北游论其遗民心态》一文认为:从张炎词集中的一些词作文本来看,张炎对待北游这一事件的态度并不是反感的(《阮郎归·有怀北游》),他甚至通过北游这一契机去“寻妻”(《渡江云·次赵元父韵》)。与书写藏经相比,寻妻才是他北游的真正动机。此说与以往学术界的说法不同,从另一个角度给予了解读张炎的全新视角。
二、词学思想研究
近十年来,对于张炎词学思想的研究论文约有四十三篇。其中,对于张炎《词源》一书的整体性研究仍然是重头戏,共有二十一篇文章。《词源》一书是张炎词学思想的结晶,这些文章从各个方面探讨了《词源》中词学思想形成的原因、产生的影响与作用,尤其是对于该书中所提出的“清空”“雅正”“意趣”“骚雅”四个词学术语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与分析。颜祥林《张炎〈词源〉词学思想三论》一文认为:《词源》提出了一系列逻辑范畴和美学概念,深入具体地研究了词之创作与欣赏的诸多问题,使词之探讨进入到崭新的境界。因此,《词源》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后世词话奠定了理论基础。不足之处在于,《词源》过分沉湎于纯美学、纯艺术的理论思考,对词的社会历史内容及意识形态方面有所忽略。丘斯迈《试论张炎〈词源〉对后世词论的影响》认为在《词源》中张炎推崇白石,力倡雅正,标举清空。“雅正”是张炎论词的基本原则,“清空”则是他论词的理想境界、最高的美学要求。这些词学思想对于后世的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有极大的影响。农贝妮《论张炎对词的审美理想》认为“骚雅”“清空”“意趣”是张炎对词的主要审美理想,三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骚雅”是张炎对词审美最核心、最基本的要求,“清空”是“骚雅”最佳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笔法,也是一种境界。“意趣”是继“骚雅”“清空”后更高的艺术追求,是“骚雅”“清空”的拓展和延伸。
另外,也有不少学者将研究重点偏重于《词源》中所提出的几个词学概念,研究“清空”说的论文有四篇;研究“雅正”说的文章有四篇;研究“意趣”说的文章有一篇;研究“骚雅”说的文章有三篇。张萧绎《张炎“清空”说简析》认为张炎论词力主“清空”,“清空”包含以下几方面:辞和意、句法和用典、和律等。郭锋《论宋代词学的“清空”》一文对于“清空”这一术语的论述更具学术创新性,他将“清空”归结为宋代词学发展的一个趋向,这表现为词在创作上由运用才学到化用才学为“清空”;词在理论上由无意为词到建立法度,然后再超越这些浅易的法度而走向“清空”。因此,宋代词学实际上存在两种“清空”:一是苏轼突破法度行云流水式的“清空”,二是姜夔的那种蕴含着一定法度的“清空”。这种观点对进一步理解“清空”的含义是极有帮助的。翦伯象《雅正说的支撑结构略论》认为“雅正”说是南宋词论家张炎提出的词学理论,它是以宋代雅词创作实践和词坛雅化运动为创作支撑,以儒家诗教理想为文化思想支撑,以宋代美学思潮及审美理想为美学支撑建构起来的。因此,雅正说是一种支撑结构式的词学理论体系,其理论体系具有严密性、完备性。李岳《论〈词源〉中之“骚雅”》认为“骚雅”是中国词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在张炎的《词源》中,“骚雅”之义在于作品立意不忘天下之事,但在艺术上要出以比兴寄托,继承《离骚》“芳草美人”的传统,取曲而不取直,取温柔敦厚而不取强烈激切。《词源》中“骚雅”共出现三次,可视为一种论词标准和审美理想。
三、词创作思想与艺术研究
近十年来,关于张炎词作的思想艺术研究约有五十九篇论文。随着新世纪文学研究视角与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对于张炎词的研究也进入更加深化与细致的程度。
在这五十九篇研究张炎词的论文中,有八篇论文是关于张炎词的比较研究方面,其中对于张炎与姜夔的比较研究仍然是此类研究的重中之重,有三篇文章。房日晰《姜夔与张炎词之比较》一文将张炎对姜夔的学习成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学习模拟姜夔的词,貌似姜夔的词风而未能得其神理者。第二,学习姜夔词已经到家,与白石词神似而已不易分辨,可谓登堂入室者。第三,张炎学习姜夔词,不仅登堂入室,而且多有出蓝之妙者。不仅以两者的具体词作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也论述了张炎与姜夔的相似相异之处。李娟娟《姜夔与张炎词的比较研究》一文从艺术风格、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和意象色彩四个方面来分析比较姜夔和张炎词作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薛文玲《浅析姜夔与张炎词的创作特色与异同》一文从创作背景、创作风格等六个方面来阐述张炎与姜夔词作的异同。另有两篇文章是关注张炎与陶渊明之间的渊源关系的,这是此类研究中一个崭新的角度。王慧刚《论张炎与陶渊明的隔代契合》通过统计分析张炎的词作,发现张炎有强烈的慕陶情结,在其三百余首词作中,涉及陶渊明的竟达五分之一。并详细论述了张炎慕陶情结的原因:1.共同归隐的经历;2.宋元之际遗民们对陶渊明节士形象的推崇风气;3.相同的穷困与落寞情形,共同的雅趣。韩立平《论张炎对陶渊明之接受》一文认为:张炎通过引用典故、采纳意象、选择字词、安排章句等手段,将陶诗的风格意蕴嫁接到自己以周邦彦、姜夔词风为元素的创作中来,从而形成自己别树一帜的词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清空”的审美要求。
近年来受到学术界偏爱的意象研究也应用于张炎词的研究方面,此类文章约有五篇,主要涉及三类意象:云意象、西湖意象、水意象等。陈慧宇《张炎词中的云意象》将张炎词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云意象作为研
究对象入手,将它们分成三种类型:高渺闲适的隐者之云、孤独易逝的漂泊之云和情深意重的至性之云,以此来体现作者“清空”、骚雅的审美理念。赵艳喜《论宋季遗民词中的西湖意象》一文将遗民词的西湖意象划分
为三个意义层面:1.故国的代称;2.故家的代称;3.旧时繁华美好的象征。通过对西湖意象的分析来探讨遗民词人深刻的词心。
杨海明曾在《张炎词研究》一书中将张炎词分为几类:艳情词、西湖词、北行词、隐逸词、咏物词、节序词六大类。近十年来,学术界对此类词的研究有增无减,约略统计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文章有十九篇。其中,对于张炎的遗民词、遗民身份与隐逸生存状态关注最多,这类文章约有八篇。徐拥军《超越的沉重与精神的栖居——论张炎的隐逸词》认为:张炎试图在词中着力构建一个世外桃源式的隐逸世界,不过那仅仅是一种表象,在这表象的后面所透露出的却是作者设想与现实之间的内在矛盾。华屋山丘的变故使他的词作染上了一层悲凉之雾,四处奔走无处安身的人生境遇昭示着他选择的痛苦与无奈。可以说,他的隐逸词真切地反映出作者在社会鼎革时期的悲凉、无奈和力求超脱的心路历程。丁楹《张炎隐逸词的文化阐释》一文从张炎词的文本出发,对其中的隐逸词进行考察,结合宋亡后士大夫心理状态与生活境遇,运用社会文化学眼光,对张炎的隐逸词作细致的探源与评价,试为张炎隐逸词找到社会文化学的依据。张雷宇《试论张炎对遗民词的开拓》认为:张炎对遗民词进行了开拓,他借咏物、节序、友情、艳情等传统题材表现其遗民之思,对传统词进行改造,突破了定势写法,在其中融入了家国之悲和身世飘零之恨,情感更沉郁,更具有感染力,在思想内涵方面超越了前人和同时诸人,从而成为“江东独秀”的遗民词人,并对明清之际的遗民词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张炎其他体裁的词作也有很多深入研究,有三篇文章论述了张炎的艳情词,张雷宇《试论张炎的艳情词》一文认为张炎的艳情词是一种雅化了的艳情词,情味深婉,含蓄蕴藉,耐人品味。正因为具有了这些新的特色,故张炎能在宋元之间翘楚东南。徐兵《“黍离之悲”与张炎艳情词的新变》与许芳红《一半是空中传恨——论张炎艳情词的新变》两文都从相似的角度论述了张炎艳情词不同于以往词作的特色:充满沧桑之慨与禾黍之悲的苦情离绪点染了艳情词本身的鲜艳色泽,使得张炎的艳情词更加具有历史厚重感与情感浓度。
除此之外,从大文化的角度以及其他交叉学科角度来对张炎词进行研究的文章也不在少数,约有十篇左右。比如郭慢华《张炎词的绘画美》从绘画技法中的布局技巧、色彩美、意境这几个方面来论述张炎词作的绘画美,给人眼前一亮之感。吴敏《惊奇之美与黍离之悲——张炎北游词浅析》一文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入
手,认为张炎北游词词情内潜、词境开阔,这种沉郁深厚的情感张力既得力于北方自然山水的苍凉粗犷之美,又来自于词人融亡国之恨与身世之悲于一体的抒情方式。张炎的北游之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了词人的创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其词清秀有余而气魄不足的弊病。
张炎是由宋入元的遗民词人群中最受关注的一位,近年来随着词学研究视角与观念的解放,对于张炎词的创作及其词学理论在词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已经有了较为公允的认识。但是,与其他词学大家相比,比如苏轼、辛弃疾等人,对于张炎的研究还不算系统深
入,尤其是对于张炎的词作与其词学理论二者之间的
关系,还缺乏深入细致的探讨,此方面还有待加强。不过,从这些论文中可以看出,近十年来,人们逐渐注意到了张炎这位宋元之际的词人,对其家世、生平、词创作及其词学理论也进行了多角度、多方面的研究,这表明张炎研究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刘荣平.张炎北游时间是一年不是十一年——与谢桃坊先生商榷[J].中国韵文学刊,2004(3).
[2] 刘明玉.张炎北游、南归问题的再认识[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2006(5).
[3] 郭锋.从张炎北游论其遗民心态[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2006(3).
[4] 颜祥林.张炎《词源》词学思想三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02(1).
[5] 丘斯迈.试论张炎《词源》对后世词论的影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04(2).
[6] 农贝妮.论张炎对词的审美理想[J].河池学院学报,2008(3). [7] 张萧绎.张炎“清空”说简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0).
[8] 郭锋.论宋代词学的“清空”[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2004(3).
[9] 翦伯象.雅正说的支撑结构略论[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
[10] 李岳,朱国林.论《词源》中之“骚雅”[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2004(6).
[11] 房日晰.姜夔与张炎词之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2008(3).
[12] 李娟娟.姜夔与张炎词的比较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1(2).
[13] 薛文玲.浅析姜夔与张炎词的创作特色与异同[J].鸡西大学学报,2011(7).
[14] 王慧刚.论张炎与陶渊明的隔代契合[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2010(3).
[15] 韩立平.论张炎对陶渊明之接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05(2).
[16] 陈慧宇.张炎词中的云意象[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科),2007(1).
[17] 赵艳喜.论宋季遗民词中的西湖意象[J].阅读与写作,2006(6).
[18] 徐拥军.超越的沉重与精神的栖居——论张炎的隐逸词[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19] 丁楹,丁称生.张炎隐逸词的文化阐释[J].广西社会科学,2002(3).
[20] 张雷宇.试论张炎对遗民词的开拓[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科),2004(2).
[21] 张雷宇.试论张炎的艳情词[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2004(3).
[22] 徐兵.“黍离之悲”与张炎艳情词的新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8).
[23] 许芳红.一半是空中传恨——论张炎艳情词的新变[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2004(1).
[24] 郭慢华.张炎词的绘画美[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5] 吴敏,王晓骊.惊奇之美与黍离之悲——张炎北游词浅析[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4).
作 者:陈中林,鄂州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徐梦吟,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