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中的修辞式推论
2013-04-29严冬
摘 要:本文从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的修辞式推论出发,分析其《政治学》文本中关于家庭管理与立法的论证方式。文章指出,自然性是家庭管理与立法的基础,亚氏主要依据动物属性知识,采用修辞式推论方法论证了这一主题。
关键词:修辞式推论 家庭管理与立法 自然性 动物属性
黑格尔赞誉亚里士多德是“从来最多才最渊博(最深刻)的科学天才之一”①。亚氏的《修辞学》是最古老也是最有影响的修辞学专著,为西方古典修辞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世界修辞学界提供了一本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不仅为修辞学理论,也为文艺理论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其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②同时,亚氏《政治学》阐述的政治观点及其建立的传统政治学理论,也极大影响了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有趣的是,亚氏认为“修辞术貌似政治学”③。亚氏的修辞学从属于政治学,可以成为沟通哲学与政治的桥梁,不仅可以用于口头表达,也可用于书面表达。④ 《政治学》建立在自然性原则的基础上,而整部著作有五十余处使用了动物知识来论证其政治观点。作为收集动物种类知识并对其分类的第一人⑤,亚氏的《动物志》《动物之构造》《论灵魂》等著述显示,他认识和了解大量动物的习性、属性等。尽管今天他的诸多观点和知识不被认同,但其中的某些自然哲学思想仍可作为我们理解其社会哲学思想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本文以亚氏《修辞学》的修辞推理出发,运用其动物属性,分析《政治学》文本关于家庭管理与立法的自然性原则推理,可为亚氏修辞理论与实践和文艺创作理论与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政治学》的自然性原则论证方式:修辞式推论
亚氏首创科学的修辞学,最大的贡献是指出演说者应当尊重事实与真理,论证要言之成理、合乎逻辑,各种手法得使用得当。⑥他强调:“作家必须把手法遮掩起来,使他们的话显得自然而不矫揉造作。”这一观点也可见于其《诗学》,其中他这样表达道:“‘思想指能够得体地、恰如其分地表述见解的能力;在演说中,此乃政治和修辞艺术的功用。昔日的诗人让人物像政治家似的发表议论,今天的诗人则让人物像修辞学家似的讲话。”⑦《修辞学》的成书时间晚于《政治学》,某种程度而言,《政治学》为亚氏修辞学中的政治演说理论提供了实践的可操作蓝本。《修辞学》主要讨论政治演说、诉讼演说和典礼演说的题材、目的、论证方法和风格等,其中亚氏最重视政治演说,认为它是“更高尚的活动”,“更不宜玩弄诈术”。政治演说中亚氏特别强调对各种政体的了解,认为“最重要最有效的说服手段和明智的审议,要依靠对于各种政体的了解”,这也正是《政治学》的主体与核心,整部《政治学》除卷一外,全在探讨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就本文所探讨的推理方式(演讲方式),亚氏主要有以下阐释:
所有的演说者都采用例证法和修辞式推论而不采用别的方法来证明,以求产生说服力:
用许多类似的事例来证明,在论辩术中叫作“归纳法”,在修辞术中叫作“例证法”。如果有了某些命题,由这些普遍被认为或多半被认为是真实可靠的命题推出另一个与它们并列的命题来,这个方法在论辩术中叫做“三段论法”,在修辞术中叫做“思梯墨玛”(修辞式推论)。
两种方法的具体运用中,亚氏特别指出例子作为修辞式推论的妙用:
没有修辞式推论可以利用,就用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论点,因为例子具有说服力;有修辞式推论可以利用,就把例子作为证据使用,作为修辞式推论的结束语。例子摆在头上,会有归纳意味,归纳法不宜用于演说,例外的情况是很少的;例子摆在尾上,就会像是证据,证据总是可以使人相信的。因此放在头上,必须举许多个;放在尾上,举一个就够了,因为甚至只有一个可信的证据,也是有用的。
两种方法中亚氏特别赞同后者:“依靠例子的演说的说服力并不比较差,但依靠修辞式推论的演说更能受到高声的喝彩。”
《政治学》文本的论证方式主要为修辞式推论。《政治学》建立在自然性原则基础上,它的推论方式为自然性的修辞式推论。亚氏是西方思想史上对“自然”概念做明确规定和阐释的第一人。他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是生长、自然是实体、自然是动因、自然是目的等重要观点,其中自然目的论或自然所为论是其自然观最具特色也最为深刻的地方之一。⑧《政治学》指出,从夫妻结合到家庭到村落到城邦的发展过程和原则皆源于自然本性,是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和最终实现善德的共同体,城邦是最高的至善团体,亚氏指出:
无论是一个人或一匹马或一个家庭,当它生长完成以后,我们就见到了它的自然本性:每一自然事物生长的目的就在显明其本性……现在这个完全自足的城邦正该是(自然所趋向的)至善的社会团体了。……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⑨
同时,“在各种动物中,独有人类具备言语的机能”。这种独一无二的语言“就在他对善恶和是否合乎正义以及其他类似观念的辨认……而家庭和城邦的结合正是这类义理的结合”。由此可见,城邦以至善为目的,以正义为原则。但是“人类由于志趋善良而有所成就,成为最优良的动物;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他就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在强调智慧理性是人和动物
的根本区别的同时,亚氏也看到了人的智慧理性的两重性。要解决这个难题我认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对人进行德性的教育和修养。⑩这正是卷七章十六、十七和卷八所讨论的内容。
二、家庭管理与立法的自然性原则论证:动物属性的修辞式推论
《政治学》指出,家庭管理需要研究主奴关系、配偶关系、亲嗣关系和他们的素质,此外还要研究“致富技术”。在三大关系的基本观念之上,又展开了关于婚姻家庭立法的一些探讨。从结构上来看,卷一章二从根源上简要考察了共同体中夫妻关系、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家庭财产、家长、人的本性等的自然关系,从第三章到第十二章分别对各问题展开了具体论述,第十三章对以上各关系所建立的原则,即道德和灵魂的层次和方面展开讨论,卷七章十六和十七对婚姻和子女等立法问题展开讨论。家庭关系中,一类是基于血缘的夫妻关系和子嗣关系,一类是基于人身依附的主奴关系,这些都共同面临致富术问题。
1.主奴关系的基础:合乎自然而正当的奴隶制度
在家庭管理中,亚氏首先讨论的是“管理奴隶的技术”。亚氏认为:“一个完全的家庭是由奴隶和自由人组合起来的,家务的各个部分就相应于这些组成分子。”奴隶有自然奴隶与法律和约定的奴隶。亚氏认为这些身为或成为奴隶的人是合乎自然的,是建立在灵魂和身体间的关系基础上的。亚氏认为凡自己缺乏理智,仅能感应别人的理智的,就可以成为而且确实成为别人的财产,就天然是奴隶。同时亚氏认为,战争获得奴隶是合乎自然而正当的,因为战争导源于狩猎,对于原来应该臣属于他人的卑下部落,倘使竟然不愿臣属,人类向它进行战争(掠取自然奴隶的战争),也应该是合乎自然而正当的。
2.致富术:合乎自然与反乎自然的致富途径
亚氏认为家庭财富(生活的必需品)的获得应该以凭借人们的天赋能力(如游牧、农作、劫掠、渔捞和狩猎)为合法,凭借某些经验和技巧(如金币技术)是反乎自然的。战争技术之所以合法,是因为它是源于狩猎,而且家主和政治家应该各自熟悉获得财产的这种自然技术。亚氏认为财富首先是“自然供应”,先于家庭管理之前已经预备好了。对于家庭财富的限量,尽管亚氏认为所必需的各种物品不仅要有足够的数量,还得有适量的积储才有利于家庭和城邦,但他反对无限度地获得财富,他认为双方如果已经满足各自的需要,交易就应该停止。“获得金纪(货币)的技术”导致世人对财富没有止境的观念,有损德行,“归根到底都无非在乎
致富,而致富恰正是人生的终结。”高利贷是最可恶的,赚钱是哲学家所不屑的。
3.夫妻关系和父子关系:自然性和城邦的需要
亚氏认为夫妻关系不同于父子关系,“父子关系好像君王的统治,夫妇关系好像共和政体”。
关于夫妻的结合,亚氏认为那是生理的需要。亚氏认为“人类和一般动物以及植物相同,都要使自己遗留形象相肖的后嗣,所以配偶出于生理自然,并不由于意志(思虑)结合”;关于夫妻的关系,亚氏认为“夫妇关系好像共和政体。就天赋而言,夫唱妇随是合乎自然的,雌强雄弱只是偶尔见到的反常事例”。即使夫妇完全
平等,丈夫也得像统治者一样,“往往在姿态、言语、礼仪上摆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样子”,此外亚氏还论述了男女双方因道德和灵魂层次的不同而决定其相互关系;关于婚姻,亚氏认为那是源于自然性和城邦的需要。亚氏指出,“如果我们懂得必须有优良的妇孺,才会造成优良的城邦”,“必须预先注意到婚姻制度”。亚氏认为夫妻的结合及夫妻的地位出于自然,结婚和生育年龄也应该合乎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并规定夫妻双方相互忠实的义务。亚氏认为年轻男女成为双亲是不利于子嗣的,“整个动物界中凡牝牡早配者,其幼体往往具有很多缺点:身形既较弱小,而且往往多雌性,人类的情况也是如此……”
关于父子关系,如上所论,亚氏认为父子如君王与臣民,不仅应该有慈孝尊卑,还应有严君和优良的臣
民,同时亚氏给予儿童特别的关爱。亚氏设想孕妇应当参加活动,避免胡思乱想等;婴孩期的营养问题,亚氏认为儿童脱离母胎后,乳类最适宜于儿童身体的发育,“我们无论从动物界方面看来或鉴于那些力求其子嗣体魄强壮而健斗的野蛮民族所施行的实例,都是明确的,乳类最适宜于儿童身体的发育”;儿童早期教育问题,亚氏认为:“凡儿童在七岁以下这个时期,驯导都在家庭中施行……所以,立法家的首要责任应当在全邦杜绝一切秽亵的语言。”
综上所述,亚氏运用动物属性观点,采用修辞式推论的方法,论证了《政治学》中建立在自然性基础上的家庭管理与立法,为后人认识两千多年前家庭伦理、家庭管理和家庭立法的途径提供了感性和理性的参考,在今天仍极具价值。
① 参见[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269页,第284页。
② 该观点详见罗念生:《修辞学·导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6-17页;徐鲁亚:《西方修辞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③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罗念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5页。以下有关该书的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④ 该观点详见[美]特西托勒:《德性、修辞与政治哲学——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解读》,黄瑞成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5-6页;黄汉林:《介乎于知和行之间——亚里士多德对修辞术的定位》,《求是学刊》2013年第2期;何博超:《从“pistis”概念看亚里士多德〈修辞术〉的整体哲学构想》,《世界哲学》2012年第3期。
⑤ [英]W.D.罗斯:《亚里士多德》,王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6页。
⑥ 该观点详见罗念生:《修辞学·导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6页。
⑦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65页。
⑧ 徐开来:《亚里士多德论“自然”》,《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4期。
?讁?訛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恩裕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7页。以下有关该书的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⑩ 参见王善超:《论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论断》,《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作 者:严冬,西南政法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
编 辑:赵斌 E-mail:mzxs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