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徐坤中篇小说语言塔布的批判意义
2013-04-29李裘
李裘
摘 要:“语言塔布”作为一种不和谐的话语出现在徐坤小说中,它是徐坤作为女性主义者和知识分子的语言反抗。小说中,女性使用“语言塔布”是女性丧失话语权的申诉,反抗男权话语的直接表达方式;知识分子使用“语言塔布”则是集体失语的反抗,折射出知识分子在传统与现代冲突中的尴尬境地。
关键词:徐坤小说 语言塔布 女性 学者
一、角色书写:女性诗情与学者气象
徐坤是一位个性突出的作家,她以女性作家与年轻学者的双重角色立足于中国文坛。每一个表达者都有着与其话语角色相应的言语行为规范。亚里士多德曾指出,“不同阶级的人,不同气质的人,都会有他们自己的不同的表达方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阶级”,包括职业差别、性别差别等。文学被视为最广泛意义上的修辞性艺术,所以话语角色与小说修辞的关系十分密切。作家如何写、写什么,都与其所承担的话语角色有关。
一方面,徐坤以女性独特的叙事视角观照现代都市女性的生活图景和精神困境,其小说体现出鲜明的性别立场和女性的美学情愫。而且徐坤自己也曾经坦言,她在写作上比较喜欢叙事节奏缓慢、抒情的文学风格,并没有刻意追求曲折奇险的故事情节,而是注重小说诗性特征的提炼。特别是对于女性情感世界和心理活动的描写,笔调尤为细腻、婉约。例如,“何小梅十六岁消瘦的心情待到阳春三月开学过后仍然没有显出枯木逢春。二月的忧郁将在不解心事的三月里继续赶集,匆匆忙忙,汇入早春一片灰秃秃的苍茫里。何小梅身在课堂,心却飘忽到了九千里云外,凝神谛听远方天籁的鸣响回声。那是发自冥冥之中的一种召唤。她神思恍惚着听见了外面屋檐下雨霁后的冰凌融化的于无声处的细微,滴答,滴答,单调,优雅,永无止歇。那是一种心绪不宁的水滴穿石声、心绪融化在北方的春风里时它们仪态万方,速度从容”(《答案在风中飘荡》)。这样的语言极富形象性和抒情性。女主人公何小梅由于暗恋被揭穿而遭到同学们的嘲笑,敏感的少女情怀、落寞的心情和无边的思绪就像初春的细雨一样缱绻。面对早已规定好的包裹在“水”中的“纤细、敏感、温柔”的女性特质,徐坤小说无疑也带上了诗的意境和韵味。
同时,徐坤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身为“槛内人”的她对于知识分子这个群体深有体悟,她的小说自然多以知识分子为题材,并且采用了仿拟、异语、引用、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擅长使用成语、文言等书面表达方式,体现出浓重的文化意味。以仿拟修辞手法的运用为例。徐坤小说主要对著名的诗词语句进行仿拟,即依照原句的形式结构,通过更换或添加一部分词语而仿造出新的句子,给人一种似曾相识而又耳目一新的感觉,使语意附上了不同于原句的崭新意义。《呓语》中,清代赵翼《论诗》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变成了“江山代有学者出,各领风骚一两年”,原句反映了赵翼关于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艺术主张,也常被引申为赞美人才辈出的意义,仿拟的新句揭露的却是当代所谓学者在学术上明争暗斗,在职称评定上钩心斗角的不良学术氛围;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变成了“雄关漫道真如铁,我决心而今迈步从头越”,原句写出了红军战士英勇战斗的英雄气概,预示着中国革命道路从此揭开新的篇章,新句添加的“我”却是一个失去主见,辨不清真理,误解政治路线,仍旧盲目超前走的知识分子。徐坤通过仿拟不仅达到反讽、消解知识分子崇高意味的效果,而且还显示出学者的犀利、冷竣和高品位的文化意蕴。
二、不和谐的话语:语言塔布的批判意义
在全面仔细地阅读徐坤小说之后,我们发现徐坤小说中存在着与女性诗情和学者气象不相和谐的声音——语言塔布(verbal taboo)。“塔布”也就是禁忌的意思。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关于人的身体、器官、生理现象以及性行为等方面的语词,都有一些粗鄙的说法,这类语词按照社会的传统习惯和交际原则,往往不许直接或随便说出,更不能出现在书面语中。而对于有教养、有素质的人,粗鄙语词甚至不能在口头语中出现,偶然出现,人们就会嗤之以鼻。可是,粗鄙语词却出现于徐坤的小说中,甚至还出自“有教养、有素质的”的小说人物——知识分子或职业女性之口(包括内心独白),这不禁让人感到疑惑和矛盾。然而,当我们把这些粗鄙语词放到小说特定的语境中,不难发现,徐坤小说中所使用的粗鄙语词并不是语符表面所传达的那些符号,通过语言塔布,徐坤更想表达的是对社会批判意义的思考。
(一)女性丧失话语权的申诉
根据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话语是一种压迫和排斥的权力形式,拥有话语权意味着掌握统治和控制的权力,失去话语权意味着受到压制和限定。两性角色由男性还是女性控制话语权,取决于是由男性还是女性充当社会主角。传统的中国社会以性别、出身和财富来决定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男性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社会占据着主导地位,成为中心话语权力的代表,控制着女性的话语权,使其处于失语和无声的状态。作为女作家的徐坤,是一位女性意识很强的女作家,她早已意识到,“在一个男权话语中心统治的社会里,女性要想赢得一份话语权很不容易”,只有通过对男性“话语特权”的僭越,借助以男人为中心的话语传递女性的声音,表达出对男权中心话语的反抗和消解,从而实现话语转换和女性话语权的建构。
《狗日的足球》描写了女主人公柳莺进入男人足球世界的过程。每当有重要球赛,柳莺的男朋友和男同事都会为之疯狂。而柳莺发现无论是在球场上还是作为观众,女性在足球世界里都是一个“局外人”。于是,她想方设法成为一名球迷,并跟随男朋友到球场看球赛。可没想到,当球被射进球门后,全场响起“无比清晰、无比流畅、无比浑浊、无比俗恶的一句话:傻×”,“几万人的粗口汇成一股排山倒海的声浪,用同一种贬损女性性别的语言,叫嚣着”。而令柳莺感到更加悲哀的是,场上的女性随着声浪舞动着,“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已经把这种语言认同了”。足球场是男权社会的隐喻。在以男性为主角的社会秩序中,女性只是作为客体、作为被审视的对象被男性言说,男性设定了表现女性形象的话语,“嫉、妒、奸、嫖、婪”等“女”旁字大多表示与丑、恶、坏有关的意思,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造字之初及其字形字义演化过程中社会对待女性的态度。而且在日常语言的使用中,涉及男性性征的语词往往具有褒义,例如,坚挺、雄起、雄壮等,而涉及女性性征的语词更多地具有负面意义。所以,面对来自男性对女性的语言贬损,由于女性话语权的缺失,柳莺作为女性意识崛起的代表不得不也用不堪入耳的、她唯一知道与女性无关的粗鄙语词“狗日的”进行反击。置身于男性文化秩序中的女性,一直努力尝试着发出自己的声音,虽然很微弱,也只是对男性话语的摹拟,更无法与男性对女性的书写相抗衡,但这是女性反叛男权文化,争取话语权的突围行动。
(二)知识分子集体失语的反抗
作为学者的徐坤深知知识分子在当代所处的尴尬处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深入发展,商品经济意识逐渐渗透到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加剧了大众化消费的进程。在这种情形下,知识分子从原先所处的社会文化的中心地位滑落到文化的边缘,时代精英地位的瓦解以及对社会转型的不适应,伴随着的是话语权的旁落。知识分子很难再用那种或歌颂、或批判的具有“庙堂意识”的话语方式来表达自己,他们无法执著于高雅的“书面语”,又难以融入通俗的“白话”。而大凡一个处于弱势的群体总是渴望用自己的方式说话,但是他们既无力改变现状,也不甘心认同,只能快意地消解,正如徐坤所说,假如无法以理性去与媚俗相对峙,那么何妨换个方式,抛几句佞语在它脚下,快意地将其根基消解。
《先锋》描绘了撒旦、鸡皮、鸭皮、屁特四位有着“先锋”意识和绘画追求的艺术家在上世纪90年代的生存画面。进入转型期以后,知识分子的文化境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受到商业大潮、功利思想、世俗欲望的冲击,不再是人们心目中的文化英雄,其自身所赖以安身立命的价值体系也不复存在,失去了言说的思想根基。于是,80年代的先锋派画家撒旦选择到乡村归隐寻根,鸡皮下海经商,鸭皮出国端盘子洗碗,屁特放浪形骸。画家们在走向世俗文化、顺应现世的过程中,仍然无法实现对自我的认同和把握。尤其是当他们看到一些年轻后辈红红火火地办起了商业画展,而他们执著的“先锋”绘画艺术却无人问津的时候,他们唯有通过“鸡巴人、丫挺的”等粗鄙语词来宣泄反世俗、高蹈的心灵不能融入现实的精神痛苦。带有性意味的语词,在一定的文化中是被排斥在“文明”话语范式之外的,这里却把庄严神圣的学者、文人面对世俗消费文化的无可奈何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为了重振当年的辉煌,画家的先锋姿态演化为过气女演员手中的玩物,画家自己也堕落成为过气女演员的“小白脸”,用女演员的钱办起了画展,在女演员的操纵下变成尴尬的“丑角”。这种“精神”与“行为”之间的不协调,反映了知识分子“想往前追又没有多少本钱,想出人头地又找不到门路,想领导世界新潮流又举步维艰一锅稀粥”的处境。于是,他们用“干、操”等粗鄙语词宣泄自己对当下现实生存状况的不满,以“混世”的姿态消解并重构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三、思考:语言塔布在文学作品中的双刃剑作用
粗鄙语词进入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并不少见。身兼女作家和学者双重角色的徐坤,对知识分子和女性的“失语”状态深有体味,于是她自觉不自觉地选择了既不属于学者、又不属于女性语言习惯范式的粗鄙语词,来描述他们的存在状况。知识分子的粗鄙语词折射出知识分子在传统与现代冲突中的尴尬境地,女性的粗鄙语词则是女性反抗男权话语的直接方式。可见,粗鄙语词只有放到一定语境中,与具体的人、事、物形成特定的小说语境后,才会对作品人物的塑造或者突出作品主题发挥作用,从而产生社会批判效果。
但是,随着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使用了粗鄙语词的文学作品对社会道德特别是言语道德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粗鄙语词也会随之不断扩散,使本已脆弱的言语道德在公众的耳濡目染中继续滑坡。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应如何使用粗鄙语词,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粗鄙语词,粗鄙语词怎样使用可以起到塑造人物、提升主题的效果,使用的粗鄙语词是否符合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这是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应该考虑的问题和承担的责任。
通观徐坤的中篇小说,徐坤对于粗鄙语词的使用是适量、适度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真实,反映了知识分子和当代女性一种特定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缩影,让人有一种直达事物实质和了解现实真实的快感。
参考文献:
[1] 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73.
[2] 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53.
[3] 徐坤.游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333.
[4] 马相武.佞语的批判——徐坤小说论评[J].北京社会科学,1998(4):92.
[5] 陈汝东.语言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69.
作 者:李 裘,硕士,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语言学与高职教育研究。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