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巧的“碎片”拼贴的艺术

2013-04-29王爽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意义

王爽

摘 要:萨尔曼·拉什迪因《午夜之子》三获布克奖,又因《撒旦诗篇》备受争议,但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本文笔者从近代历史、魔幻故事与典故以及现实故事的碎片拼贴入手,解读拉什迪的第二部小说《羞耻》,从而阐述其精巧的构思和碎片拼贴艺术。文章最后也简述了当前拉什迪及其作品引入中国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萨尔曼·拉什迪 《羞耻》 碎片拼贴 意义

引 言

印裔英国作家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1947—)是当代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1989年,拉什迪以《撒旦诗篇》(The Satanic Verses)一书触犯伊斯兰世界,引来“追杀令”(fatwa),蛰居多年,据说迄今还在付每年高达160万美元的保护费。不过,这位“犯忌”的作家一直是欧美图书市场、批评家和研究者的宠儿。1981年发表的《午夜之子》(Midnights Children)三获布克奖,拉什迪也获“布客王”之称。国外研究拉什迪的专著和论文集数量可观,毁誉参半。在国外沸沸扬扬的热潮影响下,国内拉什迪研究也正在兴起,虽还停留在给作家及其作品贴“标签”层面上,但毕竟研究势头还是令人欣慰。

国内拉什迪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午夜之子》和《撒旦诗篇》两部作品展开的。1983年,拉什迪的第二部作品《羞耻》(Shame)又获“布克提名奖”。2009年,凤凰出版集团在国内出版发行了由黄灿然先生翻译、莫言审荐的《羞耻》中文版,一时引起不少读者和批评家关注,这也是拉什迪作品首次授权在国内发行。《羞耻》直面印度次大陆后殖民时代分裂的历史,用拼贴碎片的方式重新构建感知的历史,这些精巧的“碎片”通过作家拼贴的艺术加工,让我们“从一个纤小的角度看现实的位置”①,审视我们这个纷扰的存在世界。笔者正是从这个“纤小的角度”来解读《羞耻》这部小说的,碎片化或断片的整理、拼贴构成了作者记忆和叙述的整个特征,也表现出作者小说叙事的主题和愿景。

一、近代历史的碎片拼贴

《羞耻》围绕“非理性的宗教和政治暴力是导致社会的羞耻以及无耻的根源”这一主题展开,作家通过魔幻现实、皮里阳秋的笔法,结合了当代的宗教历史、语言文化、政治艺术等方面,描写了一个现代国家的创建及其失败的过程。作者以复杂的人物与虚实交错的情节,铺陈了一部似真似假的历史闹剧:故事以哈拉帕及海德两个家族的恩怨情仇为中心展开,伊斯坎德·哈拉帕四十岁时,放弃荒淫的生活,成为“不完全的”巴基斯坦的平民总理;海德,受伊斯坎德提携成为高级将领,因有知遇之恩,伊斯坎德相信他不会制造麻烦,后来却在政变中被海德推翻。为报复伊斯坎德对他的羞辱,海德下令把伊斯坎德处死。故事显然影射了巴基斯坦动荡不安的近代历史,书中人物也影射了两位主要政治人物:阿里·布托和齐亚·哈克。

对于拉什迪来说,这就是他所面对的印巴“现实”:自从1947年“印巴分治”,几十年里两国为领土问题发生了三次战争,最后一次战争直接造成了东巴基斯坦独立为孟加拉国。这种分裂、伤痛的历史使得拉什迪“被迫以破镜似的碎片方式,来反映那个世界”。历史是断裂的碎片、记忆中的和现实中的碎片,作家就是在重拾碎片,拼贴完整,这一过程是漫长而又艰辛的。

奥马尔·沙克尔是书中的一个主要人物,也是“权力中心”的边缘人物。他出生离奇,由三位姐妹共生,又由这三位母亲共养,从小就住在门禁森严的“沙克尔”大屋里。后来他逃离大屋,当了医生,生活放荡不堪,也不知羞耻(shameless),实际上他也不知羞耻为何物。他原先是伊斯坎德的跟班,一同过着淫乱的生活,后来又成为海德的女婿,政变失败后被一起处死。作家围绕着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历史,影射政治人物,拼贴人物的“羞耻”故事和“不知羞耻”的言行,表达了对“非理性的宗教和政治暴力”的讽刺与批判。

《羞耻》是对断裂、碎片的历史的直接回应,文本也有意呈现出断裂:“我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也即某些环节将不可避免地失去。”历史是什么?无动于衷是历史的基本属性,伊斯坎德认为,“古希腊奥运会从来不记载亚军”,断裂和碎片的历史,正是“王”的历史。采用拼贴的方式重写历史拒绝了一种对历史内在诚挚性的同情,呈现的是前后无着处的漂浮的不确定性,这也是普通个体尤其是漂泊在异国他乡的流散者(diasporas)的悲哀。

二、魔幻故事和典故的碎片拼贴

拉什迪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阅读萨尔曼·拉什迪的小说,很容易联想到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那些神奇的作品,但是拉什迪的“魔幻现实主义”是基于印度哲学的“摩耶观”而生发出来的一种魔幻现实主义写

作,他是在自身的文化土壤上,以他本人的强大文学天赋和小说创造力所创造出来的。其小说最神奇的地方,就体现在能在现实和虚幻之间随意地转换这个层面上,形成了拉什迪自己独特的印度式魔幻现实主义,也形成了他的一个强大、神奇的,以印度和英语文学作为基点并混合了其他文化元素的文学世界。在拉什迪小说中,随处都可看到神秘、变幻莫测,却似乎总有现实的影子紧随的魔幻故事,使人目不暇接。

奥马尔·沙克尔的名字来自一位古代的诗人,他所居住的那所封闭的老宅子,也被称为“尼沙浦尔”,就是那位波斯诗人的家乡。传奇色彩的身世、离奇古怪的行为、神秘阴森的古宅,都是作家印度式魔幻艺术手法的经典创作。奥马尔是“不知羞耻”(shameless)的化身,虽然智力正常,在小说中活到中年,但他并没有成长的内心世界。终有一天,他冲破樊篱,乘着升降机,走出Q镇。“家乡在他看来,就像一个噩梦,一个幻影,一个鬼魂。城市与边陲是不可兼容的世界;选择卡拉奇,沙克尔就得拒绝另一个。对他来说,它变成轻飘飘无实质的东西,一张脱掉的皮。那里发生的事情、那里的逻辑和需求,已不再影响它。他无家;即是说,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城市人。”奥马尔就是远游的波斯诗人,不同的是,他是肉身和灵魂俱在远游。远游的奥马尔还是一个没心没肺的人,在他身上没有丝毫的复仇精神。他未曾谋面的弟弟巴巴尔——异父兄弟,参与民族独立行动而被拉扎·海德枪杀,他却像没有发生过此事似的,竟仍向海德的女儿求婚。最终成功复仇的却是他的三位母亲。

圣经说,人生下来是有罪的,我们是来这个世界赎罪的,这就是原罪。人类的羞耻是在原罪之后滋生出来的,而在现代社会,伴随着“上帝之死”,原罪被悬置,羞耻自然被放逐了,而且它变成了一种破坏力,一种自我毁灭的力量。英雄式的人物伊斯坎德·哈帕拉就是现代人对史诗和神话的期待,享乐成性的他死后,被其冷落的妻子展示了她精心绣成的十八幅披肩,记载着伊斯坎德淫乐、暴政的历史。

此外,拉什迪在小说中高度地赞美女性,信奉女性,认为女人都是神的信使,是未来世界的预见者。小说中三位母亲的姐妹情谊,母子深情,尽管利用了羞耻之心,但也从另一个角度彰显了女性的伟大。拉扎·海德和毕奎斯在奥马尔的带领下披着黑色的裹尸布逃亡,扮成羞耻的女人,羞耻再一次被利用。

拉什迪小说中的碎片化拼贴,是神话典故的拼贴,也是作者谙熟的西方和印度次大陆“糅杂性”的典故神话的拼盘,是多种文化融合的产物。

三、现实真实事件嵌入式的碎片拼贴

据美国学者Weatherby(1990)说《羞耻》的创作源于拉什迪的一次家庭事件。1981年,拉什迪的姐姐从巴基斯坦来到英国游玩,巧遇伦敦著名的布里克斯顿暴乱(Brixton Riots),独自乘坐地铁的拉什迪姐姐被白人疯狂地暴打而感到羞耻,但之后布里克斯顿站的警察对此却无动于衷。震怒的拉什迪突发灵感,决定描写“一个忍受极大的羞耻感的女孩,而这种羞耻感释放了她内心无法正常释放的暴力”②。小说就是建立在这种震怒、悲伤的灵感基础之上。

小说中真实人物与真实事件在小说中频频出现,嵌入在小说的奇幻叙事之中,给读者一种亲历真实生活之感。正因为如此,英国文学评论家马尔科姆·布拉德伯里在《卫报》上称拉什迪是伟大的作家,还认为“《羞耻》把我们从讲故事的自由乐趣带到痛苦的现代作家的愤慨中,这位作家认识并看透了这个疯狂的毛拉(伊斯兰国家对老师、先生和学者的敬称)、宗教狂热者和死硬分子的世界,他们一肩扛着某种神灵,另一肩扛着暴力的国家管理术,统治四方。他像马尔克斯和昆德拉一样,向我们展示我们的历史必须以何种奇幻方式写就。”拉什迪用他敏锐的观察和非凡的智慧,把真实的现实溶于小说中,给全世界读者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故事,风趣、幽默且发人深省。《观察家报》也源此盛赞拉什迪“可以被称为我们伟大的故事讲述者之一,与格拉斯、卡尔维诺、博尔赫斯和马尔克斯一脉相传的魔幻现实主义者”③。虽然拉什迪在当年布克奖评选中败给了南非作家库切(J.M.Coetzee),但这样的赞誉也使他的《羞耻》成为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现实真实事件的嵌入式拼贴,是拉什迪式魔幻现实小说的特征之一,小说源于现实而又不拘于其囿,作家能从更深入的角度反思现实,让人诧异、惊叹、悲悯、深思,进而探索人性原初的美与生命本真的意义。

结 语

萨尔曼·拉什迪可以说是上世纪80年代后“无国

界作家群”现象和文学大潮的领军人物。他就像加西

亚·马尔克斯把全世界读者的目光转移到拉丁美洲文学上一样,他也将世界读者的目光和小说创新的主潮转移到了南亚次大陆,實现了小说的大陆漂移的转折,也将文学创造力的增长点强有力地转向了亚洲,形成了“拉什迪效应”,深深影响了众多亚洲优秀作家,中国作家当然也不例外。

拉什迪作品虽然因意识形态的原因迟迟未引入中国,遗憾惋惜之余,还是应感欣慰: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与江苏人民出版社联手计划两年内推出拉什迪的几乎所有作品。但,应该注意到的是整个出版计划中并没有那本引发广泛争议的《撒旦诗篇》。这意味着中国出版界能够意识到文学和文学的伦理底线,并且自觉地将两者区分开来。我们能够尊重作家自我表达自由的同时,也能充分尊重人类的基本情感和价值尺度。

“如果今天的中国作家暗笑拉什迪在《撒旦诗篇》上用力过猛而沦为‘亡命徒,从而为自己意淫式的‘象牙塔写作找理由,中国文学就永远不可能有大出息。”④作为一个作家,拉什迪的勇敢和担当可以是当下中国文学淡漠政治、疏离大众的一面镜子,也为我们当下的文学书写提供一个躬身自省的坐标。对于这么优秀的作家,来得越晚,我们的“羞耻感”就越深。

① 萨尔曼·拉什迪.羞耻[M].黄灿然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下文有关该小说引文均出自此书,不再另注.

②③ Weatherby, William J. Salman Rushdie. New York: Carroll & Craf Publishers, 1990:59,64.

④ 何平.拉什迪光临中国的意义[J].北京晚报,2009-6-22.

作 者:王 爽,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与文学。

编 辑:钱 丛 E-mail:qiancong0818@126.com

猜你喜欢

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k”的几何意义的应用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k”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
有意义和无意义
k,b几何意义的应用
“无意义”修行
吸引的意义
不要无意义地羞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