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路径在子宫腺肌病患者中的应用
2013-04-29黄秀
黄秀
子宫腺肌病又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良性病变[1,2]。选择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對临床疗效和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均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健康教育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子宫腺肌病患者100例,临床症状: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痛经,经期血流量大,经期延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病史、年龄、月经量、痛经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住院行单纯子宫腺肌病切除手术患者;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内科疾病、糖尿病、严重高血压、严重肺部感染、精神病等。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行综合健康教育路径。①入院宣教:护士向患者介绍主治医生与责任护士的姓名,规章制度、环境等,使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②术前心理干预:由于子宫腺肌病是性器官疾病,故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怕影响性生活,怕转化为子宫癌。了解其主要心理问题后,给予必要、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调动自身潜力,积极面对手术。并讲述手术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和做好冲洗等准备工作,交代手术室的注意事项,并告诉患者在手术时护士会一直陪伴在你身边。③术中陪伴和护理:手术中,护士守候在患者的身旁,主动握住患者的手,通过肢体的交流,了解患者紧张而痛苦的程度,传递给她关爱和抵御痛苦的力量。④术后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术后阴道流血腹痛等情况,交待术后常见症状、自我护理方法、术后恢复时间、术后注意事项。术后护理措施。⑤用药宣教:由于患者一般对药物的使用不够了解,尤其是对不断更新的新药更是知之甚少,这就要求护士在治疗之前就应及时告知患者相关药物的性质、治疗作用及用药时的注意事项。⑥出院宣教:护士应在患者出院后给予及时指导,向患者讲解回家后有关营养、休息、运动、功能锻炼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并留取其联系方式,一旦出现意外情况,随时和相关责任医生取得联系。
观察指标:对所有患者随访2~3个月,采用定期回院复查方式,统计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和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健康教育效果分为病因知晓率、预防知晓率、用药方法掌握率、并发症发生率4项,总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级,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教育过程、教育效果、配套服务等5项,每项分值为0,1,2分,分3个等级,总分值0~3分为不满意,4~7分为一般,8~10分为满意。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健康教育效果比较,见表1。
两组认知及行为改变比较,见表2。
两组对医护人员满意度比较,见表3。
讨 论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甚至可能出现进行性经痛[3,4]。手术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常用方法,其安全有效、创伤小、预后恢复快等特点。综合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子宫腺肌病手术的治疗过程中,无论是术前、术中还是术后,是一项有具体性、针对性、目的性的优良护理方法。本研究中两组间相比,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综合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具体表现在试验组的病因知晓率、预防知晓率、用药方法掌握率、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明了综合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病因知晓情况,能对疾病的下一步发展进行提前预防,使患者更熟练地掌握临床后期用药等。如何提高患者满意度一直是临床护理所关注的问题,在本研究的综合健康教育过程中便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宗旨,制订护理规划,进行护理教育,落实护理服务,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护理的过程中,首先应使患者对子宫腺肌病有一个全新的正确的认识,学会自我监测,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让患者充分地参与到计划中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建立最理想的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本研究中两组间相比,试验组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施综合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建立起了指导、合作、互动的新型护患关系,使双方的相互信任和配合度提高,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