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中城市群竞争力实证研究

2013-04-29李莉

今日湖北·下旬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竞争力城镇化政策

摘 要 城市群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空间布局,其发展与区域经济关联甚大。提升黔中城市群的竞争力,必须破除黔中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整合黔中城市群的各种资源,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切实解决好体制、政策和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黔中城市群 竞争力 政策 城镇化

黔中城市群是以贵阳为中心,贵阳—遵义、贵阳—安顺、贵阳—都匀和凯里三大城市带为骨架,一批重要县城为节点的黔中城市集合,共3.5万左右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具体打造路径是以快速铁路为发展主轴,以快速铁路沿线和高速公路网络节点上的城市为重要支撑,区域内煤、铝、磷和水能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原材料、能源供应基地。

一、黔中城市群竞争力现状

黔中城市群已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截止2010年年底,城市群拥有人口1437.5万,占全省人口的41.32%;人均GDP达到18872.83元,是全省人均GDP的1.43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11198.33元,是全省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的1.69倍;人均社会消费品总额6618.66元。表1以贵阳为依据人均产值和人口密度两个指标将我国城市群进行分类如图1所示。其中,x轴为单位面积人数,y轴为人均生产总值。利用城市群的平均发展水平将各图标划归四个象限,可以看出,黔中城市群在人口密度方面略低与全国平均水平,在人均生产总值方面处于全国末位。因此,黔中城市群要真正担负起贵州崛起的重任,带领全省赶上和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

黔中城市群在国内城市群中的地位

黔中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1、经济水平总体滞后,发展方式落后;

黔中城市群最大问题就是经济总量太小、实力太弱。国家近几年来在西部地区确定了成渝、关中—天水、广西北部湾等具有全国影响的经济增长极和呼(和浩特)包(头)银(川)、新疆天山北坡、兰(州)西(宁)格(尔木)、陕甘宁等区域经济增长带,以及滇中、黔中、西江上游、宁夏沿黄、西藏“一江三河”等省域经济增长点,由表2可知这其中黔中经济区明显经济总量较小、实力较弱。

黔中地区的工业结构中,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冶金、化工等高耗能产业比重较大、环保设施体系发展滞后。2010年贵州重工业对工业产值的贡献份额由2000年的62.14 %上升到 69.77% ,上升了7.63 个百分点;而轻工业的贡献份额却从37.86 %下降到30.23 % ,下降了7.63个百分点;在重工业中,60 %左右的产值来自于原材料采掘和加工工业,而初级加工以上的工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只有34.6 %左右。贵州一方面以较低价格向省外提供能源、矿产品等原材料;另一方面又要以高价从省外购买深加工品和消费品,形成资源、价值和劳动力的多重流失。

2、城乡差距较大,二元经济结构明显

贵州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并且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如表3所示,2010年贵州省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由上世纪80 年代中期的2. 4 ∶1 左右,扩大到4.28 ∶1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上,城镇为84.73% ,远远高于农村的15.27 %;而且农村人口数量远大于城镇人口数,凸显了贵州省城镇化率发展滞后的问题。

城镇化水平低对贵州农村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农村发展缓慢,农村增收缓慢,贫困人口比重大,拉大了城乡间的差距,使固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强化。城镇化水平低,使贵州农产品需求受到很大的抑制,不利于贵州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专业化发展。贵州农村大多数地方远离城镇,甚至远离公路,农产品进入市场十分不便。由于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受阻,农业生产商品化阻力较大,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发展缺乏基础。时至今日,贵州农村仍以自给自足的、数量众多的小农户为主体,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缺乏动力。城市与乡村的分离导致了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3、人口素质较低,科技水平落后

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思想观念等一系列因素导致了贵州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素质低下直接导致了劳动力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低下,创新能力不足,从而在城市间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贵州省科技水平低,发展缓慢,科技经费投入较少,与全国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表4)。

4、区域竞争力相对较弱,生态环境脆弱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这类地质地貌先天脆弱,耕地破碎,垦殖指数低。假如城镇化造成土壤侵蚀和石漠化,使得土地退化加剧、耕地减缩,消失了的农田想要恢复其肥力及适耕性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将城市与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是黔中城市群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谨慎应对的问题。

三、提升黔中城市群竞争力的建设思路和政策建议

1、破除城际壁垒,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建设城市群中的协调作用

由于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的不一致性,区域内政府行政关系复杂,给地区之间的协调带来很多掣肘。目前黔中城市群以行政区为主体的传统经济发展格局尚未打破,没有形成推进区域资源整合、利益共享、相互联动、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省政府应该尽快建立针对经济圈的政策协调机制,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在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转移支付、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城市群发展的良好环境。

2、大力推进黔中城市群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

大力发展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煤及煤化工等支柱产业,走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道路。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打造一批节点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提升中小城市承载能力。完善城市道路体系,增加路网密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符合条件的城市安全有序地建设轨道交通,提高区域间快速通达能力。

3、优先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和科技水平

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支持贵州优化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加强理工、民族医药等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院校和学科专业建设。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联盟,加强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建设,鼓励和支持国家大型科研单位、重点高校在贵州设立科研机构和成果转化中心,支持建设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促进黔中地区科技水平的整体进步。

4、抓住制度变迁机遇,建立支撑黔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已经密集出台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而且新的区域发展规划还会不断出台。黔中城市群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国家政策和制度变迁带来的重要影响。抓住各种政策调整和制度创薪带来的机遇,建立起能保证黔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体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减少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投资环境,切实解决好体制、政策和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整合区域内外的各种发展资源,形成强大的合力,发展壮大黔中城市群。

参考文献:

[1]李鸿.贵州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5):127—133.

[2]张晓阳.推进黔中经济区的建设思路与政策建议[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8).

[3] [邹婷、蒋雪梅.关于黔中经济区发展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3).

[4] 李博,田超,靳取.关于构建黔中城市群的一些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4).

作者简介:李莉(1965-)女,单位:贵州财经大学,研究员,中国西部现代化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

猜你喜欢

竞争力城镇化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