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2013-04-29崔玉忠等
崔玉忠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其首要原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是评价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损害的重要标志,而血清C-反应蛋白(CRP)作为炎性标志物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炎症过程的危险预测标志。本文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IMT和血脂、CRP水平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46例,男84例,女62例;年龄43~85岁,平均62.3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两组在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根据病情及合并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血压和血糖、活血化瘀等非他汀类药物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每天晚餐时服用,20mg/次,连续应用12个月,并监测肝功能,若有肝功能明显异常或其他严重并发症者予以排除。
疗效评价: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检测患者的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血脂检测前禁食12小时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观察组在阿托伐他汀治疗开始后每月查肝功能和肌酸磷酸激酶1次。颈动脉超声检测:采用HPImage Point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7.5MHz。测量颈动脉内径、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大小。IMT≥1.0mm为增厚,局限性IMT≥1.5mm为动脉硬化斑块形成[1]。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X±S)表示,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比较,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IMT和颈动脉内径的变化:从表中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IMT和颈动脉内径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IMT明显降低,颈动脉内径增大(P<0.05)。对照组IMT和颈动脉内径变化不明显。
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脂、CRP水平的变化:观察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个月后各项指标改善明显,CRP、TG、TC、LDL-C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
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开始后,观察组有3例转氨酶升高,1例胃肠道反应,经对症治疗好转;对照组有2例胃肠道反应,1例少量脑出血,经对症治疗好转。
讨 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中等和大动脉斑片状内膜下增厚为特征的病变,可以减少或阻断血流,斑块部位的动脉壁增厚、变硬,斑块内部组织坏死后与沉积的脂质结合,形成粥样物质。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的内膜有类脂质的沉着,复合糖类的积聚,继而纤维组织增生和钙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病变。本病主要累及大型及中型的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为多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本病常伴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等。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虽尚未完全清楚,但大量研究表明,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不可控危险因素和可控危险因素,不可控危险因素主要是指年龄和男性,可控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血脂异常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各种危险因素最终都损伤动脉内膜,而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是动脉对内膜损伤作出的炎性纤维增生性反应的结果,即“内皮损伤反应学说”[2]。
颈动脉狭窄是引起脑卒中、脑缺血的重要原因,大多数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造成颈动脉狭窄引起脑缺血性疾病或斑块脱落导致颅内动脉栓塞的主要原因。
他汀类药物为HMG-CoA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和胆固醇在肝脏的生物合成而降低血浆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并能通过增加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数目而增加LDL的摄取和分解代谢。本品也能减少LDL的生成和其颗粒数。
他汀类除具有降脂作用外,还具有较强的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进展涉及到一系列炎性细胞的活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在这一炎症反应中,炎性标记物CRP备受重视。CRP是由肝脏产生的急性期反应物,被认为是急性心血管事件最强的炎性标记物[3]。临床及基础研究证明,他汀药物具有明确的抗炎作用,这是其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机制。
本组资料显示,阿托伐他汀钙不仅降低血脂作用明显,而且血清CRP也明显降低,颈动脉IMT下降,颈动脉内径扩大,证实了其对动脉粥样硬化干预作用,同时该药还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具有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