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点

2013-04-29李敬芝

课外语文·下 2013年3期
关键词:语言训练阅读教学

李敬芝

【摘要】如果我们用心寻找,不难发现我们的课文中,还有很多课文,可以抓住文章的空白处,请学生展开想象之翼,进行仿说实践。古人云:“有所为,有所不为。”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点要选准,大胆取舍,要把精力和时间用在点子上,才会帮助学生积淀语感,提升语文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言训练;学习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针对语文课程性质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用一句话概括,语文教学就是围绕“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语文能力训练和人文素养提升的过程。具体到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我们应该着力于哪些语言现象,如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呢?

一、关注具有画面感的语文,培养语感

语感的一个重要元素是画面感,即阅读者在阅读时,能够自觉地链接经验发挥想象,在脑海里浮现出清晰画面,这就是对语文的形象感知。这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笔者以为,教学时要依托文本语言着力进行训练。《秋天的图画》一课,“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语句的画面感非常强。学习此段时,让孩子说说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边读边想象,从果园到稻田,把语句读成一幅延展的图画,使秋天的丰收图景能在孩子脑海里流动起来,形成丰富的画面感。画面的唤醒,还可以是孩子的亲身经历。如《看雪》中有一段话:“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银白。” 要引导孩子边读边想象,自觉链接“雪中嬉戏”的经验产生画面,仿佛置身在北国冰封、雪花飞舞的情境中。带着体验朗读体会,逐渐形成语感。

二、关注表达细致、准确的语言,学习积累

学生正处在学习语言的阶段,教学中引导他们感受语文的精致、典雅、准确,会使他们逐渐规范语言表达,向书面语言过渡。

关注用词精准的词语。学习优美语言及其表达技巧,能使读写相得益彰。《植物妈妈有办法》中写道:“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这里有一个关键词“挂住”,为什么不说“贴住”“粘住”呢?由此你想到什么?其实,苍耳的每个刺上都有一个小钩,小动物经过时就会挂在他们身上,苍耳的种子就会四处安家。通过词语的对比,学生会感悟到作者观察得非常细致,用词非常准确,苍耳妈妈的办法的确太神奇了。运用换词比较,来体会语言、感受表达,这是一种有效的感悟用词准确的方法。

关注描写细致的语言。外形刻画。小学生对外形的刻画也接触的不少,虽然不像初中段那样细致研讨,但对于典型句段,还是可以在课堂当中让学生感知。《描写人物一组》就为我们提供了样板,教学中要抓住训练点来进行。动作刻画,《小兵张嘎夺枪记》中对动作的刻画可谓生动有趣,又出神入化。教学时可以适当指出,并进行仿写;语言对话,《月光曲》中盲姑娘和哥哥的一段对话以及盲姑娘和贝多芬的对话,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情感的推进都起到了很大的烘托作用,教学时可以着重品读。

三、抓典型的语言范式,练习仿写

教材中提供了许多经典的语文范式,许多文章出现句式整齐、结构相似的句群,这是进行仿句训练的好素材,是学生学习和规范书面表达的范例,教师要善于捕捉,引导学生。低年级如苏教版《小动物过冬》中有一句:“它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三个好朋友在一起,还会干什么呢?随机出示练习:三个小朋友常常在一起_________日子过得__________。高年级如《赵州桥》一课,作者在描写赵州桥雕刻之精美时,用了这样的句式: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学这段时,我根据句式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抓住动态美的特点来对赵州桥展开描写的,让学生联系实际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仿写同学们课余生活的情景。

老师应有语文的敏感,从课文中捕捉典型的语言范式,引导学生仿说仿写。如《植物妈妈有办法》是很有韵味的诗歌,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仿写一两小节练笔。再如教学《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课时,当讲到第五自然段的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洒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时,我先抓住“成了”、“像”、“如同”三个关键词让学生体会句式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县城的夜景,以“一到夜晚,整个县城就成了灯的海洋”一句为总起句,仿写自己所在县城的超市、广场、附近高速路的具体场景。这些句式训练,均为本单元习作“向别人介绍自己去过的某个地方”的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抓语言的留白处,补白想象

作者常常会运用空白的艺术,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教学中将这些空白挖掘出来,不但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通过填补这些“空白”,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1.语意留白处。如二年级《掌声》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起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可让学生思考如果你就是英子,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用上“如果上去……,不上去……”句式说一说。

2.心理活动留白处。这是体会人物内心的一种方法,当人物有一系列举动时,他心里究竟在想什么?走进了人物内心,也就实现了和人物的对话,体会了文本要表达的情感。教学时要捕捉到这些点进行训练。

如果我们用心寻找,不难发现我们的课文中,还有很多课文,可以抓住文章的空白处,请学生展开想象之翼,进行仿说实践。古人云:“有所为,有所不为。”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点要选准,大胆取舍,要把精力和时间用在点子上,才会帮助学生积淀语感,提升语文能力。

(责任编辑:龙大为)

猜你喜欢

语言训练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为低年级学生搭建学习数学语言的平台
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问题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贴近阅读过程,建构高效课堂
善用阅读策略构建,回归语用能力养成
低年级数学应重视语言训练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