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研究
2013-04-29沈梦蕾
沈梦蕾
摘 要: 英语听力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学生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新课改环境下,中学教师在拓展优质听力教学素材,规范学生听音、辨音,熟悉英语语境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具备“知識框架”构建能力,并能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习听力的过程变被动为主动,将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科学的学习习惯和奠定坚实的英语基本素养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 听力素材 教学方法 自主性学习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中必备的四项语言基本要素,其中,“听”在这四则要素中冠居首位,因为语言的最初功能就是口头交际。在日常交际过程中,人们主要通过“听”和“读”获取信息,通过“说”和“写”传递信息。从某种程度上说,听力水平直接决定了表达和交流的质量。显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提高“听”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中学教师如何在英语教学的启蒙甚至中级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和技巧,对于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1.听力教学素材的选择与扩充
教师需要针对中学生的能力特点和自身的专业素养,合理、准确地选择课外补充材料。具体而言,优质的听力补充材料应具有针对性强、难度适中及内容多样化等特征。另外,教师还需要控制听力补充材料的数量,力求精而简,一是学生的英语学习课时有限,二是过重的学习负担会引起学生对听力学习的厌倦情绪,适得其反。
1.1语音素材的选择
听力练习的第一步是要正确地识别和把握音素。音素教学是教师听力教学的重中之重,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读音规范将保证学生以后少走弯路,少犯低级错误。相反,如果教师不重视学生对单词的读音规范,那么一旦学生养成了错误的学习习惯,将很难纠正过来。
1.2语调素材的选择
做到单词发音准确只是听力训练的第一步。要想提高听力水平,必须让学生了解掌握语音在人们日常运用时发生的各种变化。在平时的听力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语调说出来的话表达了说话者何种意图、感情色彩、态度或言外之意,以正确理解说话人的真实意图。以简单的日常问候语“Good morning”为例,这句话不同的语调反映出来的感情色彩是不同的:高降调:正常的问候,热情而富有感情;低降调:漫不经心的问候,感情冷淡;高调冠+低升调:高兴而亲切的问候。
1.3场景素材的选择
让学生熟悉原汁原味的英文社会交际场景对其听力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就中学生的英语水平而言,笔者认为符合其听力水平的训练素材有美国之声(Voice of America,VOA)网站每天更新的VOA Special English音频和文本及经典听力教材《听见英国——英式英语实境听力练习》。虽然内容对于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而言难度稍大,但教师通过少量多次的渗透教学,能让基础较弱的初中生逐渐接受,并获得进步。
2.听力教学模式的选择
在我国,早期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Bottom-Up模式)无法避免课堂枯燥、乏味的本质,长期如此,必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语言输入量受限,学生学习语言的状态是被动和消极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即使想尽办法进行课外听力素材的延伸工作,也无法改善这一局面。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做的是根据课文内容涉及的场景帮助学生构建出一个知识框架,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推导出新的知识,沉淀出自己能够接受的表达法。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教师在课堂上构建的知识框架具有延展性,即他们完全可以通过“点—线—面”不断深入,进一步延伸扩展该框架中的词汇、短语和句子内容,为下一步更高级的听力训练做积淀工作。这种方法避免了所有的学生以同一种方式同时听同一种材料,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就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如此,在新型教学模式下,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长处得到发展,困难得到解决。
3.结语
虽然英语听力教学一直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难点,但是长久以来并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教师想要提高这方面的教学质量,就应对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提出更高要求,即教师应充分注意听力教学的阶段性,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布置不同等级的教学任务,采取相对灵活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此外,教师还应加强学生听力微技能的培养,注意将听力教学与其他技能教学相结合,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做到既能“授人以鱼”,又能“授人以渔”,如此教学相长,对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学生的学习总结都将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刘悦明.听力教学中的语用推理模式[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5):46-49.
[2]劳允栋.英语语音学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2.
[3]许天福,虞小梅,孙万彪.现代英语语音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220.
[4]Ann Cook.American Accent Training[M].2nd ed.NY:Barrons Educational Series,2000.
[5]陈映苹,季明雨.知识构建理论对信息时代外语教学发展趋势的启示[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02):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