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让数学教学活动更精彩
2013-04-29陈珏
陈珏
数学是幼儿认识、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能够极大地促进幼儿的智慧发展。然而数学这一门学科的知识性、抽象性、概括性很强,难以直接激起幼儿的兴趣,幼儿学习起来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如何激起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呢?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谈谈我是如何运用游戏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
一、在游戏中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活动导入对教学过程至关重要。以游戏的形式导入课题内容,既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如在组织大班数学活动《看图列算式》的导入部分时,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的掌握情况,我采取“乘火车”游戏,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活动前为每个孩子准备一张印有10以内加减法算术题的车票,当我将游戏规则介绍完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出车票,认真地算着车票票面上的算术题,然后根据游戏规则说出票面上的算术题的答案,找到相应的车厢,从而在说说、玩玩中帮助幼儿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能力。把小朋友喜爱的游戏活动运用到教学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以游戏的方式展开,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在游戏中提高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
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这种思维是在直观行动思维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其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形象和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因此,幼儿的数学认知活动离不开感知和动作的参与。直观形象的数学游戏可以在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数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概念、法则等知识,引导幼儿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形象的“数字歌”、“找邻居”、“找朋友”、“送信”等游戏都是借助幼儿的表演动作和生活常识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组织小班数学活动《比较大小》时,在活动刚开始时,孩子们听说要帮助猫咪穿衣服高兴极了,纷纷到生活展示区,找到同类的两种物体(红颜色的大裤子或黄颜色的小裤)进行大小的分类,并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红颜色的大裤子送给大大穿或黄颜色的小裤子送给小小穿。”这种经验的主动获得,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给大小分类、送礼物的游戏中,孩子们人人都能积极参与和动手,在整个游戏活动中兴趣很浓,一点也不觉得枯燥。通过以游戏形式开展数学活动,小班幼儿在感知知识的同时获得满足感。
2.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情感
数学游戏能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把数学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对幼儿没有精神的束缚和压力,有利于智力的全面发展。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如在中班数学活动《数月饼》教学活动中,我通过中秋节小熊做月饼来过节,引起幼儿数月饼的兴趣。在师幼一起数月饼时,我说不同的月饼要送给不同的人,如大的圆月饼是送给熊爸爸的,带有小兔子图案的长方形月饼是送给小白兔的,这样提高了幼儿的积极性。幼儿都能根据月饼的大小、形状数出月饼的个数,学会按月饼大小、形状进行分类并记录,突出了活动重点,同时还学会分享。这样,不仅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更可以丰富和深化儿童的情感,从而陶冶儿童的性情。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合作意识比较薄弱,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不利。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平时数学活动设计时,我会尽可能多地安排一些合作内容,活动中鼓励幼儿合作,从中体验合作的乐趣。例如:在小班综合活动《我和瓶子做朋友》中,我以“瓶子”为主线给每个瓶子画上了点数,以小班幼儿熟悉和喜爱的“猫”为主角,用游戏和拟人化的形式灵活整合各个领域的知识,设计一系列活动过程,如找朋友合作给瓶宝宝喂豆豆、瓶乐会、送瓶宝宝回家等。在这当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同时还获取了一些基本颜色、按颜色配对等数学知识,可见数学知识促进了幼儿游戏的深入。另外,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活动中合作能力强的与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弱的一起游戏,能让孩子体验合作的愉快,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稳定、自觉化。
4.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能做工,大脑能思考”。教育家陶行知这句浅显易懂的话,蕴含着十分深刻的哲理。许多数学知识要通过幼儿的亲身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形式更受幼儿的欢迎。幼儿是在教师为其提供的数学环境中,通过自身与环境的接触,自由探索,动手、动脑、动口,在游戏中融入数学教育,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三、在游戏中结束活动,巩固幼儿所学的知识
幼儿园教学活动应是一个前有导入、后有结束的完整过程。数学活动的结束环节运用游戏的形式,能够舒缓活动的紧张气氛,对活动也是一个很好的总结。有效的结束环节对教学活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关键作用。例如:在大班数学活动《学习顺倒数》的结束部分,我通过三个逐级增加难度的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对顺倒数的认识;通过“顺倒数标记”的设计帮助幼儿巩固顺数由小到大的规律和倒数由大到小的规律,再通过“顺倒数接数”游戏帮助幼儿熟练数之间的顺数和倒数,巩固顺倒数时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规律。最后通过添画点数的操作给每个幼儿提供发现顺倒数规律并按规律添数操作的机会,并了解幼儿掌握的情况,加以再指导。
实践证明,游戏是幼儿的伴侣,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数学教育活动,不仅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而且使幼儿的思维变得更加敏捷。可以将数学知识和游戏巧妙结合,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数学教育游戏化可以让我们的数学教育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