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称呼
2013-04-29智生周永隆
智生 周永隆
小时候我们老太太最爱支使我:“生,去把火笼上。生,去把缸里的水挑满了。生,去买趟肉去,要肥着点儿的。”在这个家里,我最小,老儿子,可我真没享受过老小的待遇。我纯属一个小菜碟儿。到现在,我都56了,哥哥姐姐们还叫着我的小名:“生。”我在他们眼里永远是小兄弟,长不大了。就连我二大爷家的二姐,她的儿子按说管我叫舅舅,但从来没叫过,都叫我“生”。我没脾气。
我随北京一起长大,56年了,北京变化太大了。可北京人的味道越来越少了。外地人占北京人数的90%。跟北京人见一面的机会都少了。这话说的不玄。当然,也分地区,北京人多的地方就甭说了。
我想谈一点有关称呼礼节的看法。就这个“您”字,算是北京人特有的吧!真正的北京人说话,多会儿都是“您”了“我”了的称呼,绝对不会称“你你你”的,绝对不会。
过年,百节年为首啊!都到我三姐家聚齐,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贴春联,挂桃符,磕头拜年还都有,十分热闹。我姐那个外孙女,管我叫小姥爷了。她拜年磕头说:“给你拜年了。”
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不是事儿多,打小家里大人就是这么教育的——对比自己大的人,不管是谁,都称“您”,不许称“你”。“别野腔狐调的,让人说,这孩子没家教。”家大人觉得寒碜,什么孩子呀?自然,大过年的,外孙女称呼“你”,我肯定要说两句。
我说:“滨滨,小姥爷说你了,你对大人说话,要称‘您,不能称‘你。过去北京的小孩儿可懂礼貌了。哪儿有跟大人说话,你你你的?让人说这孩子没家教,不懂礼貌。”
“我跟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说‘你,哼!怎么啦?”她噘着个小嘴儿。
“我不管你爷爷奶奶是怎么教育你的,我告诉你,我小时候要是跟大人说话带个‘你字,就要挨揍了。那不礼貌,人家不喜欢。你千万要改这个毛病,小孩子要有礼貌,懂事,你愿意做个叫人讨厌的小孩儿吗?”
“不愿意。”
“不愿意就改。往后跟大人、长辈说话都要称‘您,听见没有?”
这是一。我小时候过年过节,家里来客人了,一到吃饭的时候就自己到外面玩去了。不许上桌,等人家吃完了,我们才能回来吃饭。要不,在别的屋,母亲把饭盛来,自己吃。哪照现在呀!一说吃饭,孩子就先吃上了。小孩儿都是爷,都是姑奶奶。在我眼里都没了规矩,没有老小尊贵的礼节。
我喜欢孩子,过年了,跟外孙女下五子棋。有一招棋一子治命,她就急了,说:“我说大哥,你干吗呢?都死了,也不说一声!”我这个外孙女,她要拔招还有理了。
等我反应过来,我乐了,管我叫大哥了,好孩子了你。
这就是现在“当下”的时尚生活。
北京是天子脚下,过去那会儿规矩多多呀!满族人的礼节,行动坐卧都是有规矩的。你我他三的,绝对不允许。那会儿的孩子,大人瞅一眼,他就知道自己哪儿做错了。我不多说了,时代不同了,人都在变,观念也在变,变到哪一步?物极必反,人间的主旨是善良和美好,越变应该越好。
(编辑·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