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最可靠的社会保障”
2013-04-29易明
易明
历史学者说宋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有一个时期非常好,看当时的大都市,开封有《清明上河图》为证,杭州就不用说了,到了今天也是世界公认的好地方。但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力强盛似乎不是一码事,北宋从开国就面临北方的问题,南宋被没文化又强悍无比的金元压得要死要活,最后连半壁江山也失去了。国将不国的刻骨铭心之痛,永远留在宋词大家辛弃疾、李清照的字里行间。
近来谈中国梦的文章很多,从《中国文化报》看到周笃文的《诗词中的“中国梦”》一文,又有了一些收获,特抄它两三段:
700多年以前,在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的杭州,在元兵压境,危亡在即的时候,爱国诗人郑思肖写了《德祐二年岁旦二首》。其一曰:
力不胜于胆,逢人双泪垂。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军旗。
这是我读到的诗中最早提到“中国梦”的记录。诗写得很悲怆,大意是说,在这无力挽救亡国命运的时候,只有垂泪向人。心里萦怀着强国之梦,脑子里叨念着《诗经》中的下泉之诗。离人较近的太阳还看得见,遥不可及的高天就无法去打听了。我天天朝着南方抗元的义军跪拜,希望他们能凯旋。《下泉诗》是《诗经·曹风》的篇名,主要表现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郑思肖(1241年~1318年)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宋末爱国诗人、画家,尤工墨兰。名与字号皆宋亡后所取。“思肖”,即思念赵宋之意;字“忆翁”,意取永纪宋朝帝君;号“所南”,意取决不面北事臣于元。
所南先生是笔者敬仰的乡贤,据说他终身未娶,以兰為妻。少儿时家里兰花品种多,花开得好,他挥毫写生,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思细想,下笔如有神。有一天晚上,他梦见兰花仙女驾临画室,隐入笔管中,从此画技突飞猛进。所谓的梦,就是白天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在睡梦中有了灵感,所南先生能在梦中得到启发,是平时冥思苦想的结果,当然也离不开勤学苦练。历史中都有传奇,比如他家有好兰是因为有一口好井(这井前十几年还在,井深水甜)。当年曾经有一个远来的道人,口渴向他的祖母讨水喝,老人泡了一杯香茶送上,道人喝了很感激,指着园中说:“此处地下有一眼好泉。”说完就消失了。
其实说半天,是一个被人重复多次的道理,在中国,个人命运永远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国家命运又离不开这生存了亿万年的江山。虽然社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世道轮回,老思想仍然具有“启示录”的价值。
前几天,去东三环丽泽桥附近的4S店保养车,这地方已经走过10年了,熟门熟路。可笑的是那天一出门就鬼使神差,沿着南四环奔西四环就去了,一路还在找过去记忆里的标志物,快开到西长安街才发现犯了“重大路线错误”。后来,听交通台知道,那天北京延庆、顺义一带,白天乌云密布如暗夜一般,街灯、车灯全开,瞬间下起大暴雨。京南这边要下没下,气压低,足以让人的思维“短路”,好在及时走回头路,向左向右,走到广安门外的小井,自己先乐了。跟夫人说这是咱小学四五年级时,下农村劳动的地方,那时叫小井生产队,冬天收大白菜,夏天还要插秧来一季水稻。
现在说这个跟做梦差不多,小井村附近还有一个大井村。当年没有自来水,都是村民自己打井装上手动压水机,我们渴了就对着铁嘴压水喝。70年代初,学校组织我们去劳动,生产队会用几辆马拉大车来接,从虎坊桥菜市口广安门出关厢,两边都是田地。那时坐马车是一道风景,车把式属于技术工种,都有点脾气。马屁股后面的座位是我们最羡慕的地方,一般都上不去,马鞭一般也不能碰。每个车上还有马粪兜,马一撅屁股车把式就停下来,忙不迭地捡粪,唯恐被人家收走了。现在想想那是最好的有机肥,马吃的东西都干净,高档的精饲料豆饼是古法榨油的副产品,人吃也没事,黑豆搁在中医就是一味药材。
其实,有适量没污染的好东西吃,有干净的水喝,有清新的空气呼吸,就是“最可靠的社会保障”,足矣!钱财的索取和纯物质的消费都该有度,人类的欲望必须节制。想想中国几千年的饮用水和空气,从未给人身体带来致命的伤害,国家强大了和平了,祖国大好河山最不应出现的这些隐忧,让人无法释怀。
路透社的报道《农田污染威胁中国粮食自给》中提到:
中国南方城市广州近日查出在售的大米镉超标,这是中国一系列食品安全丑闻中最新的一起。毒大米事件为中国整顿食品链带来更大的压力,甚至可能影响到毛泽东所看重的粮食自给自足。虽然国内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史上最快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吞噬了大量耕地。
这就造成了粮食供应追求数量而非质量,即便这些粮食是产自被工业废水和不适宜人类饮用的水源严重污染的农田……虽然中国政府誓言要在主要的粮食供应链上实现自给自足,但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测,今年中国大米和玉米进口将再创新高,小麦进口也逼近历史最高纪录。
地方政府在上周晚些时候表示,广州的质检人员在抽检中发现18个批次米及米制品中有8个批次镉超标。广州最后被迫公布镉超标大米来自中国最大的稻米产区——湖南。
(摘自2013年5月24日《参考消息》)
吃饭的人多,劳动的人少,在过去就意味着坐吃山空。2012年,中国15岁~59岁的适龄劳动人口比上一年减少350万。2011年底,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1.85亿,而到我们老龄化高峰时将会有4亿老人,有8亿劳动力。养老和就业将同时成为社会最复杂的问题,因此实现习总书记强调的“最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需要中华民族的大智慧。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唐钧认为:我们养老保险的“双轨制”是不公平的,但简单地讲“并轨”,这个思路可能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并不只是“双轨”,我算了一下,大约有“七轨”。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军人、企业职工、农民、城市居民,还有农民工。虽然农民工从理论上讲,可以包含在城市职工这个范畴,但实质是不同的,所以总共是7种制度。大家呼吁要解决养老金“双轨制”,沿着这个思路,似乎可以把城市职工和国家工作人员搞定了。但是,农民会不会出来说话,你们城里人自己捏巴捏巴就算数了?你们一个月拿好几千块,我才拿几十块钱,这不公平。
最近,著名的油画《父亲》正在国家美术馆展出,艺术批评家和策展人杨卫说:1975年除夕之夜,在远离北京的山城重庆,一位过路知青被一个在茅坑旁边收粪的老人形象深深触动。透过节日的喧嚣,这位知青与孤独地瑟缩于寒风中的收粪老农迎面相对,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战栗,产生了莫名的创作冲动。这种不可名状的创作冲动,驱使这位知青日后创作完成了一幅著名的油画作品,这便是罗中立和他的油画《父亲》。
油画《父亲》初次亮相是1980年,刚刚问世,便引来一片哗然,成了社会各界谈论的焦点。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之所以能够打动千千万万中国观众的心灵,就在于1980年左右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大时代的转折点上,而罗中立的这幅油画作品《父亲》,将父辈的苦难与悲怆,凝结在情感的画面上。如同20世纪20年代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一样,都是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深情回眸,以人性中最感动的因素,赋予了几代中国人对衰老背影的精神凭吊。
(编辑·麻雯)
mawen2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