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深处制鞋人
2013-04-29刘建民
刘建民
在西城区虎坊桥路口北有一条胡同——樱桃斜街。进了樱桃斜街往北有一条很窄的小巷——小安澜营二条。走进这条僻静的小巷,在小巷深处小安澜营二条2号的大门口,有一间不大的门脸儿房。房门上方挂着一块牌匾,上书“天派鞋艺”四个大字。
走进这间十几平方米大的小屋,映入眼帘的是屋子一边一组组合家具,大小不一的格子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制鞋机器。各种皮革、木制鞋楦、各型皮鞋把一间不大的小屋挤得满满当当的。这间小屋就是由原北京革制品厂的一名叫张国庆的下岗工人,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在1997年开设的一家鞋艺工作室,取名“天派鞋艺”。十几年来经过张师傅不断的努力和拼搏,他已经为不同人群做了不同种类、不同价格、不同款式的鞋500多双,他所做的每一双鞋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诚信带来客源 口碑为他扬名
张师傅开店十多年,一直坚持诚信待人的理念。他认为,诚信,作为中华文明古国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受到人们的自觉信奉和推崇。通俗地讲,诚信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因为只有你以诚待人,别人才会同样以诚相待,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企业经营中,诚信都是最基本的准则。他把诚信视为生命。
当年小店刚开张,生意还可以,但不是十分的红火。有一天一位女士路过小店,她疑虑地站在店门外,看着这间不大的门脸儿房。看了好一会儿,才带着疑惑的神情走进了店门。张师傅热情地接待了她。问她需要什么帮助?这位女士问张师傅:“能否给做一双女士正装船鞋?”而且提出时间要快一点,说她急用。张师傅爽快地答应了,为她量了脚,然后把手头的活儿往后放了放,先给这位女士做。当鞋做完后,张师傅才发现了一点小毛病,当然外行是看不出来的,也不影响穿,业内称为松面,这是外观轻微的问题。但是对一贯遵循诚信理念的张师傅来讲,心里却感到不舒服, 因为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他给自己定的标准是他所做的鞋都应该是精品。如果再做一双时间来不及,另外还要造成损失,为了这个他做了一晚上的思想斗争,他觉得有必要告诉顾客,要让顾客明明白白地消费。第二天顾客来取鞋时,他把这一切告诉了顾客并表示要让利。这位女士很惊讶地看着他说,你不说我根本看不出来,我觉得很满意,这钱不用降,因为你的这份真心比金子都贵。
从那以后张师傅发现光顾他小店的客人逐渐增多。一位来订做鞋的顾客说:“我们都是听了毕女士的介绍,特意来的。”后来张师傅才从别的客户那里得知这位毕女士是宣武区的一名人大代表,她使张师傅很受感动,让他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所带来的信任与和谐。他的鞋艺工作室也因诚信而引来客源,他在顾客中的口碑逐渐声名在外。
感人的故事,实在的制鞋人
张师傅开店十几年来接待了数百名客人,每一位客人都有一段故事。其中有的故事已过去很久时间了,可仍然留存在他的记忆中,让他记忆犹新,使他终生难忘。
那是在他的鞋店开张不久的一天,店里来了一位特殊的顾客。这位特殊顾客是一位脚很小的年轻女士,鞋码只有19号。这么小的脚在张师傅几十年的制鞋生涯中还是第一次遇到。而且这位女士还提出要高跟的,市场根本没有,据她说原来是一位老师傅给她做鞋,可是老师傅去世后,她就再也没有穿上合适的鞋了,她真希望能再穿上合适的鞋。张师傅看着她渴求的目光,一种制鞋人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决定不管遇到多少困难,也要让这位女士穿上合适可心的鞋。要做这样一双高跟小鞋,谈何容易,首先这样小的楦就没有。当时北京楦厂已经搬迁,离北京最近的楦厂也在廊坊,为了能做出一双合适的楦,张师傅先后跑了三趟廊坊楦厂,鞋样试了几次,都不尽如人意,几晚上他都睡不着觉,绞尽脑汁地琢磨如何做好这双小鞋。中途他都要放弃了,可是想起对顾客的承诺,他又鼓起勇气,叫着自己的名字:“張国庆呀,张国庆,如果这双鞋做不好,就别在社会上混了。”做这样小的鞋,成本已无法计算了,经过不懈的努力,这双凝结着张师傅的心血,充满着张师傅对顾客一片爱心的小鞋终于做成了。当这位女士拿到她称心如意的小鞋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对张师傅千恩万谢,表示一定要向朋友介绍张师傅。这位女士也因此成为张师傅的一名固定的客户。
还有一个故事更加的感人。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推开小店的门,向张师傅询问能否做残疾鞋。张师傅不解地答道,我这里就是专门做特殊鞋的地方,应该没问题。小伙子笑了笑说道:“是,我去过好多地方,刚开始时都说可以做,但是后来都没做成。”张师傅有些明白了,从小伙子的话中可以感觉到此鞋不好做。通过和小伙子进一步交谈得知,小伙子到北京打工,经过几年打拼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他是为他父亲做鞋。他父亲有一只脚是先天性畸形,自打他记事,就没有见父亲穿过鞋。父亲穿的所谓的鞋,是用好多层布裹在脚上然后再包上轮胎。几十年就是这么过来的,因为他们住在农村,条件有限,那时他就发誓等我长大后一定要让父亲穿上合适的鞋。张师傅被小伙子的这份孝心深深打动了,暗下决心,不管遇到多少困难也要了却小伙子的心愿。张师傅开动脑筋,想尽了办法,把他多年来所学的制鞋技艺都使了出来,经过多次反复的试验,用时三个多月终于做出了这双特型鞋。看到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穿上一双真正的鞋,小伙子的父亲失声痛哭。看到有生以来第一次穿上真正一双鞋的父亲,小伙子也流泪了。一旁的张师傅眼睛也湿润了。
张师傅认为,生意不论大小,只要你用心去做,说到做到,就能赢得顾客。他给自己提出的口号是“真心、真料、真工艺,实意、实价、实做人”。就是凭着这样的经营理念,在制鞋市场普遍疲软,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张师傅这间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天派鞋艺”工作室,竟然生意兴隆、顾客盈门、订单不断。凭借着顾客之间的口口相传,不少顾客慕名而来,找到这间小巷深处的制鞋小屋。人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张师傅就是凭借着他诚信做人的优秀品格和高超的制鞋技艺,为穿鞋有特殊需求的顾客排忧解难。每当看到顾客在他的工作室拿到他做的鞋满意而去的时候,张师傅心里充满了无比的欢乐。
天派使者为民解难
如今,张师傅的“天派鞋艺”工作室已是隔着门缝儿吹喇叭,名声在外了。他的事迹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他先后被评为“宣武区流动党员之星”“创业带头人”。他的“天派鞋艺”工作室也被上级有关部门授予“党员创业示范岗”“宣武区创业践习基地”等称号。
凡是在他工作室做过鞋的顾客,无不对他的人品和高超的制鞋技艺竖起大拇指,而且都成为了他的朋友。面对赞扬,他感慨万分地说:“我只不过是发挥我的一技之长,为顾客做了一点儿我应该做的事,就得到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赞扬,实在是受之有愧。我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努力为人民服务,是应尽的责任。当初为我的制鞋工作室起名为‘天派鞋艺,是想让顾客穿上自己做的皮鞋能天天有派。而今这个名字又有了新的含义,我要做一名老天派来的制鞋使者,为人间那些因种种原因而为穿鞋发愁的顾客排忧解难,让他们穿上我制作的鞋云游四海,走遍祖国名山大川。”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