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2013-04-29陈莹
陈莹
摘 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讲、学生记,教师怎么写学生就模仿着怎么做,学生被动地学习,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改革下的一种新的学习形式,这种教育模式注重启发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及合作交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自主探索能力 自主学习 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提供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从单纯地依赖模仿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方法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探索活动。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呢?
一、布置前置小研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主动学、乐学,自己主动内化、积累和创新。布置前置小研究就是先学的一种体现。前置性学习在传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拓展了内容,使其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通过前置小研究可以使学生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初步的认识,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学习“三角形稳定性”的内容前布置前置小研究:大家将硬纸皮剪成几条,分别拼成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接口处用图钉或者牙签之类的东西固定(注意:不要弄伤手),然后观察哪个图形的形状可以固定?如果不能固定,那么怎么设法将其固定呢?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明白了只有三角形才能保持形状固定不变,通过小组探究实验,弄明白要将四边形和五边形形状固定,就要将内部各个顶点相连,将其划分成几个三角形,这样整个图形就能保持形状不变。
通过三角形稳定性的前置学习,学生对三角形的稳定性有了初步了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打下了实践基础。而且通过小组操作实验,学生更直观、深刻地了解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体验到自主探索的成功与喜悦。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联系。”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应将学习目标由“关注知识”转变为“关注学生”,课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变为“引起活动”得到“经历、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发现、解决,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交流,学习动机将更清晰,目的将更明确,效果将更显著。
如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时,创设问题情境。师:大家周末有没有跟父母一起去商场买过东西?大多数学生都说有。师:这个周末某某商场举行促销活动。现在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方案一是先用168元购买会员卡成为商场的会员,然后凭会员卡购买商场内任何商品一律按商品价格的8折优惠;方案二是不需另外购买会员卡,在商场内购买任何商品一律按商品价格的9.5折优惠。同学们帮父母选用哪种方案呢?学生A:我买的东西不多,会员卡就要花168元了,不合算。学生B:虽然168的会员卡有点贵,但是用卡购物优惠更多,东西买多了还是合算的。师:大家说的都有道理。现在我们分小组讨论应该如何选择。
通过创设情境将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思维活跃,发言积极,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三、创设操作情境,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动手实践、亲身体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这节课时,带领学生进行课外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带上纸、笔和测量工具,到操场上测量旗杆的高度。
师:哪位同学可以测量旗杆的高度?
生:皮尺或尺子都不够长,不能直接测出旗杆的高度。
师:可以利用我们刚学的知识得出旗杆高度吗?
生:太阳光是平行光,所以可以先测出旗杆的影子长度,然后在附近找一个可测高度的竖直物体测出该物体的高度和其影子的长度,利用三角形的相似可以求出旗杆的高度。
师:非常好,接下来大家分小组合作动手测量画图,然后算出旗杆的高度。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动手操作,调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获取感性知识,从而自主探索出“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学以致用,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确保学生充分探索
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需要充足的时间。有些教师为了贯彻新课程理念,虽然在课堂上能引导学生探索,但由于怕学生跑题,浪费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往往只是蜻蜓点水,稍放即收,刚让学生自主探索就赶紧引导学生回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上。这样的自主探索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形式上的自主探索,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进行自主探索。教师要“点到为止”,即着重在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方面做必要的提示和引导,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更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
过去的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讲解,把推理方法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记忆。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因此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运用经验和方法进行自主尝试,让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自主探索的时间为20~30分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交流讨论。即使有些学生的方法可能比较繁杂,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成果给予肯定,引导学生体验各种方法,从而感知哪种方法更简便。
五、创设开放式学习情境,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索成功的快乐
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练习和问题情境多以封闭的形式呈现,只有固定的、唯一的答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学题目只有一个答案,不是错,就是对,没有异议。而在现代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这种观念,设置开放性问题,一题多解,即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答案。
如已知:如图,AC和BD交于一点O,且AO=BO,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OD≌△BOC,并写出证明过程。
这样的题目难度不大,而且答案不唯一。添加条件的不同,运用的性质定理不同,证明过程也不同,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这类题目既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还能通过分享其他学生的解题策略,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从而拓宽解题思路,提高思维水平。
综上所述,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起指导作用,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在学生充分思考后再及时点拨,使学生“顿悟”,不能放任学生盲目探索。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控制授课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乐于学习的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善于质疑,使师生、学生在探索中互动,在互动中提高。在这种自主学习的氛围下学习,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以提高,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我们的课堂也才会变得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郭思乐.谛听教育的春天——郭思乐生本教育思想随笔.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