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维吾尔民间文学形式阐析
2013-04-29马小玲
马小玲
摘 要:古代维吾尔人使用回鹘文记录了不同形式的民间文学,这为我们研究其文化历史发展进程提供了参考。文章对古代维吾尔民间文学中的格言、占卜书、歌曲、挽歌、史诗、故事的来源、形式、语言特征、韵律结构进行分析,旨在建立其理论基础和学科框架。
关键词:维吾尔 民间文学 形式
一、格言
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只遵循口头传播原则的文学形式,如格言、谚语、童话和史诗等,并不为我们所知。只有一些文学形式因处在相对较晚的时期,才偶然被记录下来。在古代维吾尔人的回鹘文写本中,一些偶尔说明想法的普通警句,最有可能成为格言。比如回鹘文《善恶两王子的故事》就载:
人们不是说:父亲获得财富不就是为了他的儿子吗?大臣回答:财富维系国家和法度;财富用尽,国家和法度何以存在?
二、占卜书
在重大国事和私事中,人们必须借助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问卜。在时代的进程中,这种被接受的见解就成为准绳,从而被记录下来。在早期的文化中,人们就赋予占卜相当大的价值。人们是如此广泛地传播这些判断,并润色它的形式,直至其被反复斟酌,给人留下印象,乃至流传给后世。
一种很古老的占卜书——回鹘文《占卜书》是从汉文古代典籍《易经》中借来的,它用六根折断的或完整的欧蓍草茎来占卜。在表达重要思想时,古老的史诗和讲究的韵文使用了对仗和头韵形式。所以,这些占卜不是翻译的,而是受到汉语的影响。占卜标记每次在翻译汉语名称后,就在诗歌形式里引出未来。如果对名为“军队出征”的卦相进行占卜时,要这样说它的内容,比如《占卜书》第31行:
军队若出征/大地将崩裂/人们若交谈/话语将说尽。如要找归途/家园难寻觅/人们若交易/行动恐难成/牢握自己身/勿忘己所诺。若君要涉水,要求不为受。若履君侯令,命令难执行。彼言若敌意,还之以颜色。汝为鬼纠缠,恶言蒙蔽尔,天日笑尔师;月悬汝福失。汝须信任己,汝心须牢握!若顾己性命,名如麟角出。
接下来的占卜行为是每次表演一个完整较短的情节,而后就是结论:此为吉,此为凶。
这种占卜需求是同狩猎、畜牧业和家庭生活相联系的。在《占卜书》里,妇女被描绘成“长裙子”,借助她的节日服装,表明其定居生活方式。
三、歌曲
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古代维吾尔人的母亲也哼唱摇篮曲,年轻人在春天创作情歌,战士在操练、狩猎、出征时大声唱骑士歌。那时,这些歌当然是口头传播的,因而几乎不可能保存下来。在《古代回鹘文歌曲集》一书中,它使用平行对仗,内容包含一些汉语、蒙古语的故事、神话传说、歌曲等。歌曲的语言相当古老,同时也表现出伊斯兰教的痕迹。有两首歌曲似乎是古老的民歌,主题是对家乡的思念。歌曲的四节押头韵,2、4行押脚韵。在第一首歌曲里,每行有7-10个音节,多数是4个音节一停顿。在第二首歌曲里,最后一行有4+4个音节,2、4行结尾经常带有■rki,很多甚至带有t■rmü■rki。如:
1我的孩子,小马驹跑了,你可能要问:我的爸爸在哪里?我亲爱的小弟弟和弟媳,你可能要问:我的大哥哥在哪里?
2有五十个英雄,我也在其中,你可能要问:我的汗在哪里?有一群衣着华丽的姑娘,你可能想战胜她们的情人?
四、挽歌
在古代维吾尔人中,唱挽歌的事情交给了妇女。作为即兴诗,它不是文字的,只能口头传播。妇女相比很多职业讲故事的人而言,几乎从来想不起词儿,每当这种时候,她们就用华丽或感人的辞藻进行描述。我们把唱挽歌看成一个圈套,它是妇女对男人进行的诱惑,因此,她的那些仅在口头上对死去丈夫或儿子的怨词应受到重视。可以推测,古代维吾尔人的这种说唱是建立在汉语、印度语或其他可接受的历史以及缺乏例证的基础上的,一些是自然产生的。在回鹘文《金光明经》中,双亲就是通过举起双手唱挽歌这一形式来表达情绪,而塔葛舒尔(tagh■ur)是由每行7个音节的两段(歌词)所组成。但是,有时根据需要,将元音同后面词的第一个音节连在一起,作为一个单独的音节来演唱:
1.它是何种危险,我的情人,我最美的心上人,死亡痛苦又怎样,首先你自己要生存和毁灭?
2.当我发现还是站在这死亡面前时,哦,我的小太阳!我还没有这么老过,我希望忍受这痛苦!
然后跟着一段详尽的8节四行的怨词,它大量地借助于汉语的范本。同样,塔葛舒尔也被当作母亲的挽歌。
哦,我自己的宝贝,维普拉坎特拉,我宁可你比我活得长!他是你的父亲,只能宣布如此可怜的命令。你的父亲,哈利坎德拉国王, 意欲忍受 这如刀割般的痛苦!
五、史诗
昔日英雄的人格品质留给人们深深的思考,因此更进一步详细叙述他们的行动,用琉特演唱始终具有高雅形式的诗歌,这些就构成了史诗。如我们所知,在稍晚一些时代的古代维吾尔人中,一些来源于歌手的、有一定形式和完整情节的诗歌被其弟子们所传播,并保留了诗歌特征和艺术传统。在歌曲中,史诗选择了最熟悉的英雄形象,并通过创造新的文学创作形式,弥补了先天不足,进而产生最后的“伊利亚特”、“卡里瓦拉”或“玛纳斯”。史诗这一艺术形式,最初是被一些默默无闻的老人单独演唱的。
就像古代占卜书一样,史诗也是具有古老艺术特色的诗歌。代替古代那种单纯强调诗歌节律性的是,史诗仅仅偶尔依靠脚韵,但是同一意义的类似形式却在这里发挥作用。这是人们在旋律中能够真正觉察到的唯一收获,一种非常原始的朗诵。通过正常语序的倒装形式,史诗通常将强调的内容提前,富有表现力的形象性的词汇已经超出了日常准则。以回鹘文《乌古斯可汗的传说》为例:刚出生的英雄男儿的形象就已经是个睿智、蓝色皮肤的好人。四十天以后,他的脚如公牛,臀部像狼,肩膀似紫豹,胸膛壮如熊。随后引出英雄的事迹:神奇的独角兽战胜了鹿和熊,轻而易举地杀死它们。蓝光闪过之后,出现了一个年轻女子的形象,这个使人感到幸福的美人就如同宇宙本身。有时,史诗借助并列叙述重置句子成分,目的是对此重组。《乌古斯可汗的传说》第五段:那个孩子的面庞是蓝色的;他的嘴唇是鲜红的;他的眼睛是赤红的;他的头发和眉毛是乌黑的。
同时,史诗的1行和2行用“irdi”来结尾,3行缺少“irdi”,因此就不连贯地通过“rot”来结尾,利用诗间的停顿,将使听众惊讶,就像用通知。之后,听众的情绪会平静下来,4行通过运用重复的动词形式“irdil■r irdi”发出声音。
《乌古斯可汗的传说》第十一段是在前面的状语修饰成分之后,增加三个相似的、简单的动词形式来表达时间静静流逝:“四十天以后 他长大了,他跑了和玩了。”
《乌古斯可汗的传说》第十五段是用协调对仗来表示有规律的生活进程:他照看马群。他攀上马背。他追赶野兽。同样地,然后是以状语修饰成分的重复来强调到达成年,如《乌古斯可汗的传说》第十七段:“白昼之后,黑夜之后,他长成小伙子。”
在全部极具艺术性和感染力的韵文中也有乌古斯可汗关于自己的言论,即他的统治计划。这也包含在该诗第九十六行中:“我成为你们的可汗。我要求你们拿起矛和盾!氏族标志是我们的福兆。蓝狼是战斗的口号。坚硬的长矛如同像密林。让野马在草原上驰骋。在每个大海上,在每条河流上 让太阳做我们的旗帜,蓝天做我们的帐篷。”
这些押韵的双行诗每行有8个音节,或许人们甚至敢说,以每4个音节强调。这些诗可能是韵文形式的雏形。
六 故事
同样,像听的史诗一样,故事也是口头传播的,即朗诵文学,因此并不被我们所保存,但是大量的故事可能最接近史诗的范畴。
佛教是汉语所有丰富的民间文献的土壤,同样也是古代维吾尔故事、小说、戏剧、说唱文学的土壤。仅就民间艺术而言,我们可以认为故事的传播就像一年一度的庙会表演那样。古代新疆,这个处于交通要道的大陆、驿站和庙会,对每一种民间娱乐方式的开展可能都是理想的,尤其是说唱文学。童话、故事和传说开始流传,并通过变异形式所提供的新思想来改变。
存在诸多语言对立的史诗以及庄重、古朴的占卜书都是用生活化的口语讲述的故事。古代维吾尔人想必也用这种文学形式来极大丰富自己的语言。人们根据文献学会并掌握形式,使之成为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与助动词的组合来区别时态,各类动词的体从此开始借助描写性的动词来表现,格的数量限制功能由一些新的后置词来承担和说明。同义词的组合只是意义的深化,人们利用规范的构词法创造了大量的能够附加的新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