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茅山风景独好 诗文尽显风流

2013-04-29居忠诚李金坤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11期
关键词:著作等身陶弘景

居忠诚 李金坤

摘 要:陶弘景集儒、释、道三教思想于一身,在“立德”“立功”“立言”传统士人精神与价值观的熏染下,建观授徒,艰难创业,为发展茅山道教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一生潜心学问,撰述道学、医学、文学等方面大量的著作,为中华文化宝库增添了宝贵的财富。他隐居茅山四十余年,与山川草木朝夕相处,情深意厚,为此还创作了不少歌吟茅山美景的诗文佳作。其《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与《答谢中书书》一诗一文之经典,相得益彰,率先揭开了茅山美神的面纱,体现出作者诗意栖居的欣悦之情与自得之乐,同时也反映出作者钟情山川、珍爱自然的审美意识与欣赏情趣。他的诗文经典,深受后人高度之评介与接受之青睐,在中国文学史上,无疑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关键词:陶弘景 修道炼丹 著作等身 诗文经典 影响深远

陶弘景(456—536),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字通明,卒谥“贞白先生”。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早年服膺儒学,热衷仕进。年近不惑,辞官归隐于句容茅山,自号华阳隐居,潜心炼丹习道。年届半百后又皈依佛门, 并受于五大戒。尽管如此,儒、道、佛三教思想在他身上并未支离隔裂,相反得到了较为自然的融合。除了陶弘景为求更好地炼丹而东游浙江一带的短暂几年外,他的后半生始终隐居茅山,直至仙逝。时间长达四十余年。他已深深爱上了茅山这片世外桃源式的人间 “乐土”,所以,当得其辅助而登帝位的梁武帝萧衍郑重请其出山辅政时,他便以《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下称《诏问》)而巧妙婉拒之。不过,“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南史·陶弘景传》)正因为陶弘景修道而不忘儒,学佛而不忘世,所以他始终本着“立德”“立功”“立言”(《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的利国益民之济世精神,编著了《真诰》《本草经集注》《补阙肘后百一方》《华阳陶隐居集》(即《陶弘景集》,今人王京州有《陶弘景集校注》本)等十余种道学、佛学、医学、文学方面的著作,至今尚有近十种传世。陶弘景不愧为三教兼容、文理并擅的江左著名风流人物。

陶弘景以茅山为家,与万物为友。茅山的春风夏雨、秋霜冬雪;茅山的山水云石、草木虫鱼,早已熟谙其心,相伴如亲。“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因此,在《陶弘景集》中就给我们留下了不少歌吟茅山奇丽风景的传世佳作。《诏问》与《答谢中书书》(下简称《答谢》)这一诗一文之二“答”,则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诗文二“答”,八十八字,言约意丰,意境清丽,诗情画意,令人陶醉,堪称赞美茅山的千古绝唱!《诏问》诗云: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由诗题可知,这是陶弘景回答梁武帝诏请出山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之本事上文已述。首二句直写梁武帝之诏问与诗人之答复。一个问得直接,一个答得干脆。因为君臣之间相知已久、感情融洽,彼此之间无需拐弯抹角兜圈子。梁武帝虽然问得简明,但潜台词却是:你隐居的茅山究竟有多少东西值得留念呢,充其量不就是一点优美的风景吗?总不如来朝廷做官威武风光吧?而诗人则似乎早已成竹胸有。他没有惊叹仙洞之悠久神奇,没有激赏山泉之清冽丰沛,也没有盛赞花木之绝色美景,更没有夸耀道观之非凡气象,而仅一句“岭上多白云”,就足以道尽诗人自信自足与自豪之情矣。诗人何以单单拈出个“白云”而如此为之钟情呢?这是因为“白云”之中寓深意。其一,“白云”意象,它是纯洁高雅之情怀与品格的象征,与世俗的丑恶肮脏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二,“白云”意象,与神仙有关。《庄子·天地篇》云:“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帝乡,即神仙之乡。与之相关的又有“白云乡”“白云谣”之说。白云乡,谓仙人所居之地。旧题汉伶玄《飞燕外传》云:“是夜进合德,帝大悦,以辅属体,无所不靡,谓为温柔乡。谓■曰:‘吾老是乡矣,不能效武皇帝求白云乡也。”白云谣,相传穆天子与西王母宴饮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首句为“白云在天,山陵自出”,故名白云谣。据此种种,诗人将茅山道教圣地视为神仙之地,也自在情理之中。其三,“白云”意象,喻指归隐之意。左思《招隐诗》云:“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故后人多以“白云”指隐居。其四,“白云”意象,象征逍遥自由的人生境界。蓝天白云,聚散无定,来去飘忽,自如悠然。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云无心以出岫”,说的就是云儿在山中自由飘忽的悠闲情景。更值得注意的是,诗人特别在“白云”前加了个“多”作修饰定语,使“白云”意象的意蕴更为深厚。由此观之,诗人那种为隐居于如此“岭上多白云”的神仙之地而倍感自豪的心情,已溢于言表。三四两句,仍然是诗人回答的内容。诗人通过“只可”与“不堪”的鲜明对比,强调了对“多白云”“自怡悦”的浓郁的感情色彩。至此,诗人不愿受诏出山的态度已不言而喻。“自怡悦”三字,自信中颇有几分诙谐、幽默与“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感,与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二十字,一问三答,其思想核心乃“白云”意象而已,却收到了“一以当十”以少胜多的艺术表达效果。正如王夫子所评:“直亮完好,王、孟于此,必多容态。”(《船山古诗评选》)充分肯定了此诗言简意赅的艺术价值。诗人以对“多白云”“自怡悦”的深挚感情,巧妙、智慧而不动声色地婉拒了君王的诏书,既未落得“诏问不答”的“轻君”之罪,又未成为“受宠若惊”的“假隐”之讥。诗人“怡悦”“ 白云”,微言大义,君臣自明,无伤大雅,互为体面。诗人“隐寓无求自得之意,不亢不卑,尤见贞白本色”(王文濡《古诗评注读本》)。张玉谷评曰:“(全诗)只就云说,而言中有领会之神,言外有拒绝之意,答诏诗如此,人诗两高。”(《古诗赏析》卷二十)《诏问》正乃答诏诗中难得之神品。

此诗以“白云”为中心,善用形象思维,吐属自然直白,立意高迈雅逸。问答谐应,叙议并用,语言清朗,音调和婉。在声律上大体符合近体诗的要求,明显受到永明体诗的影响。无论是立意、构思与选材,抑或语言与修辞,都不失为一首经典佳作。

如果说《诏问》是以“自怡悦”的“ 白云”作为一个点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茅山美景的挚爱之情的话,那么《答谢》就是从山中各种景物 “面”上的铺叙来体现对茅山美景的深爱之意。如果说前者是一帧轻描淡写的写意画,独有朦胧美之审美效果的话,那么,后者便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工笔画,别具清晰美的审美感受。如果说前者仅仅是茅山美的一个宏观点缀,是局部答案的话,那么后者恰恰是茅山美的一个微观展示,是整体的答案。许■评选《六朝文■》评《答谢》云:“得此一书,何谓白云不堪持赠?”意谓《答谢》短札,正可作为《诏问》“不堪持寄君”的完好注解与理想答复。譬之于文章,前者只是一个亮丽题目,而后者才是精彩的正文。二者一诗一文,相辅相成,互为映照,共同绘成了茅山之美的千古图画,携手掀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题中谢中书,即指谢微(一作徵),字元度,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好学,善属文。仕梁期间累迁中书、鸿胪等职。陶弘景年长于谢微四十四岁,却卒于同年。他俩是交情至厚的忘年交。此文即为陶弘景给谢中书的回信,而此时诗人已隐居茅山四十余年矣,《答谢》是远在《诏问》之后的又一篇赞美茅山之杰作。《答谢》云: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全文仅六十八字,却凝聚着作者对茅山自然山水美景深刻的愉悦享受与丰富的审美情趣,洋溢着“只可自怡悦”的自豪感、幸福感与满足感。起笔“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二句,发端突兀,单刀直入,径切主题,振起全篇。既为全篇定下了美的基调,又自然激发起读者强烈的欣赏欲望。美字当头,怡情寓中。“古来共谈”四字,包孕深广。作者以灵动之笔高度概括出由远古至作者当下的我国喜欢“山川之美”的优良传统,验证了我国古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普遍爱美心理。开头八字,是由远而近的总镜头。以下从“高峰入云”至“沉鳞竞跃”四十字,则是以蒙太奇表现方式的分镜头,从不同角度与侧面全面展示了茅山得天独厚的美丽形象。这是全文的主体,是精华之所在。“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紧承“山川之美”而来,以“入云”与“见底”的形容夸饰,突出山高水清的特征,先声夺人,给人留下茅山峻洁脱俗的印象,体现出道教圣地的非凡之处。“两岸石壁,五色交辉”,则是一个特写镜头,凸现了峡谷两岸石壁为阳光所照而生成的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可谓斑驳陆离,五彩纷呈,至为美丽,与峡谷清澈见底之溪水交相辉映。接着,仍然写茅山色彩之美。“青林翠竹”,突出了松竹之类经霜不凋、常年青翠的坚贞形象。同时也寓含着作者守山修炼、固持节操的永恒信念。以上“两岸石壁”四句,作者平移镜头,着重于色彩的静景描写,歌咏茅山“四时俱备”之美。“晓雾将歇”以下四句,作者摇转镜头,由 “青林翠竹”之中猿与鸟的交相啼鸣到“清流见底”溪水里鱼儿们的争相跳跃,自上而下,侧重于声音的动景铺叙,夸耀茅山朝夕俱备之美。其中,着一“乱”字,猿鸣鸟啼之群乐境界全出矣;着一“竞”字,鱼跃清溪之欢快境界全出矣。作者驾驭语言之深厚功力,于此可见一斑。作者运用各种镜头,将茅山的山川之美,从高峰清流、四时美景,到朝夕气象、动物群欢,逐层描摹,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万象谐美;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就在这“沉鳞竞跃”之画面让人兴奋欢畅之际,作者无比深情地道出了画外音:如此美丽无比的茅山啊,你“实是欲界之仙都!”“欲界之仙都”,即人间天堂也。“仙都”二字,力重千钧,情深似海;比喻形象,名副其实;韵味无限,令人神往。这是陶弘景隐居四十余年后对茅山美境最深刻的体会,最精当的评价,最由衷的褒美。“实是”二字,下得十分肯定,毫不含糊。“欲界”,即人间;“仙都”,即仙境。这是不同的两个世界,而作者巧妙地在“欲界”“仙都”之间加了个“之”字,就将这两个世界自然而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茅山在人间,那些道士、道人也都在人间,作者所说的“仙都”,指的是那种想通过修炼以祈臻长生不老的神仙境界。陶弘景自己虽隐居茅山,但仍然为军国大事而尽一份“山中宰相”的“高参” 职责。所以,“醉翁之意不在酒”, 作者于此不是着力描写“仙都”本身,而是借助于“欲界之仙都”这个形象的比喻,来突出茅山自然山水那世外桃源般的神仙绝境。最后一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之画外音,说的是从善于发现并欣赏山水美的谢灵运以来,至今还未见谁善于发现并欣赏茅山奇妙山水美的人?言外之意,茅山如此奇妙的山水之美,直至今日才由我来发现并欣赏它。作者如此的自信与自豪,则再次强调了茅山非同寻常的山川之美!与开头遥相呼应,首尾圆融,升华了文章主题。至此,由陶弘景根据切身体验自编自导自演自拍的这部“欲界之仙都”茅山奇美山川风景名胜“记录片”,已圆满完成。从此,陶弘景的《答谢》和《诏问》一起,给茅山留下了第一张诗文并茂、千年恒美的不朽名片!

顺便提及的是,与《答谢》相类似的描写,在陶弘景十五岁时创作的《寻山志》中也颇为突出。其中有云:

尔乃荆门昼掩,蓬户夜开,室迷夏草,径惑春苔,庭虚月映,琴响风哀,夕鸟依檐,暮兽争来。时复历近垄,寻远峦,坐磐石,望平原,日负嶂以共隐,月披云而出山。风下松而含曲,泉潆石而生纹,草霍霍以拂露,鹿飒飒而来群;扪虚萝以入谷,傍洪泽而比清,照石壁以端色,攀桂枝而齐贞;亟扈兰而佩蕙,及春■之未鸣,且含怀以屏气,待惠风而舒情。

此段文字与《答谢》一样,也是骈文,不过多了一点赋的色彩。写景方面,有山有水,有声有色,有鸟有兽,有风有月,借景抒情,语言清丽,与《答谢》大同小异。正可见出作者一以贯之的对茅山的钟爱挚情与创作风格。

仅仅六十八字的《答谢》之文,章法之讲究,层次之明晰,逻辑之谨严,手法之灵活,语言之清丽,描摹之尽致,颇具气顺神畅、珠圆玉润的阅读审美快感,委实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歌吟山水之千古精品,与同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堪称书札写景之双璧。在文学史上别具重要的审美价值与创作意义。

首先,它是第一篇较为全面而精彩地描写茅山奇异山川风景的美文,开启先声,功不可没。

其次,《答谢》虽为骈体山水小札,但陶弘景并未受当时骈文“句法整饬、词语典雅、用事博赡、音调谐适”过多规范的约束,而是触景生情,由衷而发。采用骈散兼行之手法,十分成功地将散文的疏宕流畅之美与骈文的整饬凝练之美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自然圆畅的风格之美。加之结构巧妙,意境优美,从而便构成了一篇诗味颇浓的新式骈体文,开辟了骈文的新境界。这真是他善于求真、勇于创新的难能可贵之处。

再次,《答谢》语言清丽,简畅含蓄,给当时充斥着繁缛浮艳、内容空虚的齐梁文坛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

《诏问》与《答谢》相加,只有八十八字,但字字千钧,可圈可点,可钦可慕。一诗一文,前后辉映,茅山美神,呼之欲出。这完全是由陶弘景杰出之才华、泛爱之仁心、深切之体验与创新之意识共同酿出的一坛馨香千年的文学美酒!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云:“常言人生数纪之内,识解不能周流天壤,区区惟充恣五欲,实可耻愧。每以为得作才鬼,亦当胜于顽仙。”文学创作在陶弘景虽为余事,但他却十分珍惜时光,博学多积,重视文学创作才能的自我培养与提高,厚积薄发,“腹有诗书气自华”,因而才能创造出像《诏问》与《答谢》这样历代传诵不衰的经典作品来。他的诗文情景交融,理辞并重,风格清雅,在六朝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理当占有一定的位置,并给予新的评价。

《诏问》《答谢》,因其本身的意蕴与艺术魅力而颇受后人青睐。上文提及的李白的《山中问答》,从题意到诗蕴均明显受到《诏问》的影响。所不同者,由于诗仙的天才创造,诗体由《诏问》的五古变成了七绝,“山中白云”意象变成了“桃花流水”;在感情色彩上,李白表现得更为诡秘而洒脱,但问答之形式与意绪则一脉相承。陶弘景的“山中白云”与谢灵运的“春草池塘”之优美意象一样,皆已成为文学史上骚人墨客津津乐道、每每喜用的典故。宋代词人张炎对《诏问》情有独钟。其《湘月·赋云汉》云:“为问山中何所有,此意不堪持寄”,基本是《诏问》原句的移用。甚至他索性把自己的词集叫作《山中白云》。可见,张炎与《诏问》之情结可谓深矣。陈与义《冬至二首》之一云:“石炉深炷火,燎乱一榻书。只可自怡悦,不堪寄张扶。”借用《诏问》句意也是甚为明显的。《诏问》诗言短意深,幽默机智,多为历代诗歌选本及鉴赏词典所选取。《答谢》山水小品文,则更受选家们的喜爱。诸如《艺文类聚》《骈文类钞》《六朝文■》《古文笔法百篇》《南北朝文举要》及《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类书与选本,皆一律垂青于它。其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

一代道学大家与“山中宰相”陶弘景,不仅诗意地活在茅山峰,诗意地活在《诏问》《答谢》的诗文中,而且还诗意地活在各种选本里,诗意地活在历代读者的心坎上。陶弘景不仅是南京的骄傲、镇江句容的骄傲,也是江苏的骄傲、中国的骄傲,乃至是世界的骄傲。贞白先生不朽,《诏问》《答谢》永辉。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出版项目(编号:13FZW010)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 者:居忠诚,镇江市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语文教学与研究;李金坤,文学博士,江苏大学文法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与美学研究。

编 辑:杜碧媛 E?鄄mail: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著作等身陶弘景
温暖讲成语:著作等身
看得见的,看不见的
陶渊明还是陶通明
《真诰》所言“使作隶字写出”本义还原
我和阅读来比高
陶弘景菜园求学
山中宰相陶弘景
我和阅读来比高
山中宰相
关于著作等身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