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情景教学实践与研究
2013-04-29田蓉蓉
田蓉蓉
摘 要: 情景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爱学英语、乐学英语,从而不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投身英语学习中。本文阐述了借助图片,营造直观情景;运用实物,营造对话情景;注重媒体,营造导入情景;展示体态语言,营造活动情景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 小学英语情景教学 直观情景 对话情景 导入情景 活动情景
在小学阶段,教师通过语言、图片、多媒体等形式营造情景可以使抽象的英语教学变得更生动、更活泼,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不断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投身到英语学习中。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思考和多年来的小学英语教学经验谈谈小学英语情景教学。
一、借助图片,营造直观情景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少,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学生对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的图片都比较感兴趣。笔者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就借助各式各样的图片营造直观情景。例如:在教学生认识各种动物时,就将动物的图片制作成头饰,然后在上课时戴在自己的头上,学生就会说“熊猫”、“好可爱的小熊猫”等。这时,笔者用英语说:“Hello!I am a panda.”之后带领学生一起朗读“panda”这个单词。待学生读熟后,鼓励学生自己戴上小熊猫的头饰用英语说:“Hello!I am a panda.”从而使学生在直观的情景中不断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若是学习其他动物,也可以运用此方法,让学生戴着其他头饰互相问好:“Hello!I am a rabbit.”“Hello! I am a monkey.”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使用问候语“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等。这样学生学习单词不仅学得快、印象深,而且能有效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运用实物,营造对话情景
要想增强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要让学生多说、多练,但一味让低年级的学生反复进行枯燥的操练,就会使学习英语的过程变得单调乏味,从而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若能运用实物开展表演或者游戏,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活动更生动活泼,而且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例如:笔者在上“What color is it?”这个句型时,就将课前准备好的一系列实物(香蕉、苹果、葡萄、梨、柠檬和铅笔、直尺、玩具汽车、玩具熊猫)装在小纸箱里。上课时,笔者从小纸箱里拿出一个实物问学生:“Whats this?”要求学生回答:“:Its a...”若是学生回答错误,则要求学生继续回答,直至正确为止;接着再问学生:“What color is it?”通过上述教学,不仅帮助学生复习了相关英语知识,还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三、注重媒体,营造导入情景
多媒体教学将图形、文本、动画、声音、视频图像等有机结合,可以更直观地将声音、文字和图像展示出来,为学生创造更加具体、生动的教学环境,从而促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在小学英语情境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可以将静态的文字、固态的图片设计成形象、直观的动态画面,有效调动学生的听、说、视、触等各种感觉,让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这对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例如,笔者在教学“Halloween”这一课时,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学生并不了解“Halloween”,于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Halloween的影像,营造出充满神秘的Halloween情景,从而进行有效的新课导入。通过上述教学,帮助学生有机地将语音、语义与情景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记得更牢,说得更好。
四、展示体态语言,营造活动情景
在小学英语情景教学中,通过肢体语言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产生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和更加快乐的学习感受。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及时恰当地为学生展示表情达意的肢体语言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产生愉悦振奋、积极向上的学习体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内驱力。笔者在教学英语动作的单词时,边教单词边做相应的动作,同时,要求学生也要边说单词边跟着做动作。例如:笔者在教jump这个单词时,就边教边跳。在教run这个单词时,就边教边跑。在教fly这个单词时,就边教边做出飞的动作。在教dance这个单词时,就边教边做跳舞的动作。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更加快乐,而且让学生学得快、记得更牢。
总之,情景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爱学英语、乐学英语,真正达到以情引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的效果,不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更加快乐地投身到英语学习之中。
参考文献:
[1]顾明春.以情境换效率——浅议小学英语情境课堂教学的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11).
[2]王良峰.再探小学英语情境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J].扬州大学学报,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