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师成相业
2013-04-29刘扬
摘 要:张之洞是近代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同时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在近代诗坛上有一定的影响。作为一名诗人,张之洞有自己独特的诗学宗旨。他和当时诗坛上的主要传统诗派——汉魏六朝派和同光体表现出了不一样的诗学旨趣。他提倡雅正,提倡宋意唐格,重视诗歌的理致和情韵。“宋意入唐格”是他对诗歌的评价标准,也是他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张之洞 诗歌 诗学宗旨
张之洞(1837—1909),河北南皮人,人或称之张南皮,字孝达,号香涛,又号壶公、无竞居士,室名抱冰室、广雅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张之洞是晚清重臣、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清流健将。对他的研究也多集中在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其实张之洞还是近代文学史上一名出色的诗人,一个重要诗派的领袖。
一、张之洞其人
张之洞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父亲是贵州兴义府的知府,他五岁入塾受学,十岁学作诗与古文,泛览清代各家说经之书、子部典籍。从小接受了良好的封建教育,儒家思想对他影响很深。丁诵孙、吕贤基、刘书年、朱琦、韩超这些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儒都曾是张之洞的启蒙老师。张之洞跟随这些鸿学大儒学习了小学、经学、史学。“童时读书非获解不辍,篝灯思索,每至夜分,倦则伏案而睡,既醒复思必得解乃已。”张之洞勤奋好学,他13岁就成为秀才,15岁中头名举人,26岁中探花。从小接受的儒家教育逐渐形成了他沉稳的儒家性格,他一生以儒者自居,弘扬儒家文化,奖励后学。
张之洞号无竞居士,自称:“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士争名,三不与无谓争闲气。”古人主张“与物无竞”、“无竞于人”、“清静无竞”,讲究“安身莫若无竞,修己莫若自保”,张之洞正是领悟了这种精神。这是一种超脱的心态和境界,悠游于世,与世无争。张之洞是文人、学者,更是一名高官。这样的身份要做到与世无争其实是很难的,在政治上,晚清政局动荡的时期,张之洞能够左右逢源,仕途得意,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历代名士们所追求的那种与世无争、与物无竞的闲适超脱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境界,张之洞“中庸”思想就是这种心态的最好体现;另一方面也确保了张之洞能在晚清复杂的政治局面前、在进步与保守的矛盾交织中安身立命。
张之洞出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卒于宣统元年(1909),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他的一生几乎与整个近代相始终。在近代这个风云变幻、动荡沧桑的历史舞台上,张之洞充当了极为显赫的角色。他出将入相、文治武功均足以彪炳史册。他在四川任学政,在山西任巡抚,出任两广总督,后调任湖广总督,至此湖北就成了张之洞最主要的政治舞台,在这里张之洞大兴实业,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重要的一页。张之洞为官的一生伴随着他的是兴教育、办实业、修铁路。其中调度中法战事,大败法军,此役实为中国近代史上少有的大捷。张之洞死后,谥号文襄,这类谥号多是嘉奖有战功者,张之洞能获此殊荣,多由此役之胜。
张之洞是晚清朝中重臣,也是一位实业家、教育家,他直言敢谏,廉正无私,德行操守著于晚清。他维护清朝体制,坚决捍卫国家主权,抵御外族侵略,在清朝已走入末路的这段时期,他虽未能做到挽狂澜于既倒,但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这就是张之洞,他是晚清的“风雅领袖”、“清流健将”、“洋务巨擘”。
二、张之洞的诗学观及诗歌创作
张之洞论诗讲求“清切”。郑孝胥曾言:“往有巨公与余谈诗,务以清切为主。”郑孝胥曾是张之洞的幕僚,也是深受张之洞欣赏的诗人。张之洞论诗讲求“清切”,讲求“清真雅正”。对于“清切”的理解众多学者也多有不同,但大都集中于“明白晓畅”、“清雅明朗”、“清真雅正”几种解释。张之洞《■轩语·语文第三》论作文时,提出四条标准:“宜清、真、雅、正”,在提到律诗的写作时,提出了四条标准:“宜工(不率)、切(不泛)、庄(不佻)、雅(不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张之洞提出了“清”、“切”的具体含义,“清”即说理透彻,明白晓畅;“切”即不泛之意。
张之洞的这种诗学观的形成与他早年形成的儒家中庸思想有关。张之洞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并以儒家思想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当然这种思想也会影响到张之洞的诗学观。同时张之洞在诗风上也以杜甫、白居易、苏轼等人为师,这些诗人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关心国家政事和民生疾苦,他们忠君爱国、悲天悯人的儒士情怀为后人所称道。白居易诗风平易,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苏轼更是深受张之洞敬仰和钦佩,以至于张之洞连苏轼的字体也模仿。
从张之洞的创作实践来看,他的诗取法较广,的确是唐宋兼采,唐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张之洞融合两种诗风的长处,故能成一代大家。他在诗歌创作上有一条重要主张,即所谓“宋意入唐格”。明以前几乎都是唐诗的天下,即使有少数人看到了宋诗的价值,也只是独自欣赏,不成气候,唐诗以诗的正统而受到膜拜。宋诗价值的发现是在清朝。清初为反拨明代的模唐之风而独树一帜,从宋诗中挖掘新的美学取向。再加上因易代之交的社会现实而产生的经世致用的思想与宋诗征实的风格相呼应,清初诸大家都采取了通融的诗学原则。“宋意入唐格”,语出张之洞的《赠薪水范昌棣》一诗,原诗赞扬范生诗有隽才,云:“平生诗才犹殊绝,能将宋意入唐格。”后之批评家由此多认为“宋意入唐格”为张之洞的诗学宗旨。所谓“唐格”,指唐人的格调、风雅,所谓“宋意”,指宋人的意趣、理趣。但在张之洞的具体创作实践中,“宋意”并非简单地添加到“唐格”中,两者其实是有机结合的。分析他的诗作时,不能机械地去找何者为“宋意”,何者为“唐格”。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张之洞虽唐宋兼采,但在他的诗《过芜湖吊袁沤■四首》之四中云:“江西魔派不堪吟,北宋清奇是雅音。双井半山君一手,伤哉斜日广陵琴。”批判锋芒直指以“江西诗派”为宗的同光体魁杰袁昶及陈三之辈。曾云“诗家当崇老杜,何必山谷?”明确地表示对宋诗大家黄庭坚的不认可态度。正如汪国垣先生认为张之洞“瓣香浣花,时时出入韩苏”,他在诗集中也极力推崇杜甫、白居易、苏轼等。
在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晚清诗坛,张之洞的诗歌创作的确与众不同,走的是一条“务为清切为主”的清隽雅致的路子。这种诗学观,恰是与其儒家正统思想中崇雅意识相关。故张之洞论诗,力辟险怪、生涩、奥衍,与当时在诗坛占据主流地位的同光体诗风迥然不同。
张之洞的诗歌创作大致分为三期,早期诗作学唐习气较重,规模唐调,未脱乾嘉诗风,这样的作品也很多,这段时期恰是张之洞上京应考的时期,途中纪行的诗歌也不少,如《泸州渡江》《宿宁羌州》《德州道上》《磁州道中》等。后来他各处做官的经历,又给他提供了欣赏各处名胜的机会,如《病起游诸寺》一诗:
心冥风动■,机息鸟惊磐。
黄叶下虚廊,迥然发啸咏。
讫游不见僧,即此安心竟。
本诗突出一种静的气氛,又含有一点道心,诗人也许正是因为大病初愈,身体虚弱,所见情景才有这样独特的感受。“心冥风动■,机息鸟惊磐”这两句诗又体现出一种禅意,给人不尽的回味。在张之洞早期的诗歌中这类诗歌占了大多数,不过从此时的诗歌创作也可看出张之洞学苏轼诗风的迹象。此诗与苏诗《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就非常相似。苏诗如下: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同治六年(1867)张之洞赴湖北任学政,其实在这段时期,他开始有意地在“唐格”中融入“宋意”,学习苏轼的风格也更加明显。光绪三年(1877)张之洞回京任朝官,此后张之洞的诗歌创作进入成熟期,五七言,古体、近体并工,精雅、厚重、俊逸,张之洞自己的创作风格也开始形成。在张之洞的众多诗歌中我们应该特别并关注一下张之洞反映现实的诗篇。
唐代孟■的《本事诗》里曾经这样评论杜甫的诗:“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此后杜诗的这种风格就影响了一代代的诗人,生逢乱世的诗人,是最容易在他们的诗歌中反映现实,寄托深情。他们的创作,也自然要受到时代的影响,时代的现实也往往会成为他们诗歌中的内容,给读者展现出一种特殊的历史画卷。文学即人生,人生即文学。此一境界,在众多经历了乱世的文人中都有所体现。张之洞的诗篇中也有大量这样的诗歌。
《广雅堂诗》中的开篇第一首便是这样一篇反映现实之作。《癸丑七月畿辅淫雨十日顺天天津保定河间正定深冀方二千里间大水无际自通州乘舟至束鹿》:
绮绣周原变水乡,误看秫稻作菰蒋。
泽鸿休怨无安所,且限南来丑虏狂。
时发贼扰河北畿辅戒严。
此诗中所云“癸丑”乃是清咸丰三年(1853)。这一年张之洞十七岁。这段时期由洪秀全领导发动的太平军起义已经于道光三十年(1850)在广西金田爆发。这个事件对中国近代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张之洞家族也受到了此次起义的影响。张之洞之父张镁,时任贵州兴义府知府,据《张文襄公年谱》记载:“(道光三十年)六月,洪秀全起金田,将窥黔边。赠公募义勇,谨斥堠,上书巡抚,请用李化龙八道进兵之策,不果行。”张父作为朝廷官员此时正积极应对太平军的威胁。此后,太平军势如破竹,暴风骤雨般席卷大半个中国。张之洞此时正在应试,虽然没有站在反对太平军的前线,但对于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不可能没有感触。咸丰三年,“三月,江宁不守,畿辅戒严”。此年,太平军在林凤祥、李开芳的带领下开始北伐,北伐军一度攻至天津外围,天津地方政府顿时惶恐不安起来,整个清政府也一片恐慌。《张文襄公年谱》载:“七月,出都,值霖雨兼旬,自通州乘舟至束鹿,赋诗纪行。”所说的便是这一首诗。数十日的淫雨连绵,“绮绣周原变水乡”,中原已成一片泽国,遍野哀鸿,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本来是场灾害性的大雨,但是他却说“泽鸿休怨无安所”,因为此雨、此水能“限南来丑虏狂”,也就是能多少减缓太平军的进攻。张之洞从小接受的是传统的儒家思想教育,他的老师胡林翼是平定太平军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曾胡左李”,排名仅在曾国藩之后。张之洞作为传统的文人,他自然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坚决地批判太平军。他的五古《哀时》就表现了他对这场战争的看法:
刁调青苹末,终致沙石飞。嵬蛾金堤高,安知蚁穴危。清晏五十年,养此氓蚩蚩。文吏吾公醉,武卒市人嬉。江南信可哀,河北守者谁。势欲括赤县,与之作潢池。泰极否所伏,剥穷复继之。泰否乃天道,剥复在人为。天道己板板,人事仍熙熙。
张之洞写下此诗时正值少年,正是求取功名的时候,意气风发,“少年心事当拿云”,他觉得面对此局面,自己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清政府的腐败早已使他无法面对此种局面。清政府文恬武嬉,腐败丛生。“清晏五十年”即所谓的康乾盛世,其实就是这段时期,清政府也是危机四伏。各种起义不断,在嘉庆十八年(1813)爆发的林清领导的天理教徒起义早可以看出清王朝已开始进入风雨飘摇的时期。虽然林清领导的起义最后被清军镇压,但是却震动了整个朝野。可悲的是清政府并未因此事而反省,而整顿吏治、重振朝纲,相反统治腐败依旧。在此后又爆发了鸦片战争,中国从此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政局更加动荡,眼前这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军起义正应了“泰极否所伏”这样的结果。“剥穷复继之。泰否乃天道,剥复在人为。天道已板板,人事仍熙熙。”面对混乱的局面,张之洞可谓是踌躇满志,企图以一己之力来扭转局面,这也符合大多数深受儒家教育的文人的想法。这种思想也贯穿张之洞的一生。
在张之洞的笔下还有许多反映战乱生活的,如《宿甯羌州》所说的:
岁晏单车独北征,风催槁叶下边城。一家骨肉同萍梗,(时家大人方督兵办贼,贼炽晌缺,艰苦已极。伯仲叔三兄南行在路)四海亲朋半死生。(五弟小潭以癸丑秋殁,笙樵从兄亦以是秋殁于粤。粤方有红匪之乱,从侄桐冒难奔丧,今无耗。业师童云逵、洪南陔两先生皆陷贼流离,死生未卜。石氏、鹿氏诸戚时在都匀府围城中,兵警危甚)杼柚山中犹急税,旌话旗江上未休兵。忧来无寐披衣起,霜月横天■马鸣。
战乱使自己的亲朋流离失所,生死未卜,忧从中来,无心睡眠,满天的星斗,萧萧的马鸣,徒增了几分凄凉。
在张之洞的诗歌创作中大多都反映了晚清时局,农民起义和外敌入侵两大主题成为张之洞这一类诗歌的主题,这一类诗歌也是张诗中最有价值的。
三、对张之洞在文学史上的评价
汪国垣先生在《光宣诗坛点将录》中将张之洞比作“天威星双鞭呼延灼”,而钱仲联先生的《近百年诗坛点将录》将他比为“天竞星船火儿张横”,评价都很高。胡先■评价他“以诗歌领袖群英,颉颃湖湘、江西两派之首领王任秋、陈伯严,而别开雍容缓雅之格局,此所以难能而足称也”。钱仲联先生《近百年诗坛点将录》中说:“近百年诗坛,足当梁山旧头领者,汪国垣以属王■运,陈衍不谓然,以为当属张之洞。余意不敢附和。……托塔天王其人,李慈铭庶足当之。”
诚然,张之洞诗歌成就还不足以统领近代诗坛,但是当时的诗界名流都和他有着极深的关系。钱仲联提到的李慈铭就是他的学生。此外同光体的元老如陈衍、郑孝胥、沈曾植等都曾是张之洞的幕僚,其中袁昶则是张的得意门生。张之洞身兼儒臣、达官、诗人等角色,自然当时名流之士多从之。他虽不主持诗坛,但对诗坛也有着极大的影响。作为一名诗人,张之洞有自己的创作心得和诗学宗旨。他提倡雅正、主张宋意入唐格,重视诗歌理意和情韵。在晚清异彩纷呈的诗坛,张之洞以自己的风格独领一派。他力图在古典诗歌领域,走变通之路,但是他的诗学观仍是在复古的路子中循环,不可能给古体诗找到新的出路,不过作为封建文人,他力图创新,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为学通汉宋,为政贯中西,一代大师成相业。其心质鬼神,其才兼文武,九州公论在人间。”晚清学者梁鼎芬的挽联很好地概况了张之洞的一生。
参考文献:
[1] 张之洞著,庞坚编.张之洞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 胡钧.张文襄公年谱[M].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M].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3] 朱传誉主编.张之洞传记资料·自强要角张之洞[M].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
[4]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5] 钱仲联.梦苕庵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3.
[6] 汪国垣.近代诗派与地域[M].汪辟疆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作 者:刘扬,硕士,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杜碧媛 E?鄄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