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读《青春之歌》

2013-04-29买琳芳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青春之歌

买琳芳

摘 要:《青春之歌》是一部经典的“成长小说”文本,然而伴随着主人公林道静的逐步成长,人类生命的一些相似体验与共通情感也相应地被表现出来,同时,林道静的成长之路也清晰地体现为她对童年“缺席父亲”的寻找之路。在大时代的革命洪流之中,她先后与三位代表不同政治寓意的青年发生了情感上的纠葛,最终,她收获“真爱”,也即是意味着她完成了对“精神之父”的寻找之路,从而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蜕变为一名优秀坚定的“党的女儿”的全部过程。而我们在对文本的重新阅读过程中,也逐渐建构起了新的理解与意义。

关键词:生命情感 寻找父亲 青春记忆 成长之路

《青春之歌》是一部经典的红色小说,它的故事内涵常常被概括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成长历程,即一个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的女青年林道静,为了寻找个人出路而反抗家庭、离家出走,在社会和时代的洪流中,经受一系列的锻炼而终于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者的全部过程。在她成长的历程中,先后遇到了颇具政治寓意色彩的三位男性:小资产阶级的代表,大地主家庭出身的北大学生余永泽;革命的知识分子卢嘉川;和工农相结合的共产党员江华。因而林道静的故事甚至可以简化为:“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

这三位男性的出现,不仅意味着个人情爱叙事与革命政治叙事的双重结合,也意味着主人公林道静的女性主体身份是由男性赋予的,她的成长史就是对男性角色“父亲”的寻找和认同之路。

一、重读《青春之歌》——浅析林道静的“寻父之路”

《青春之歌》的主人公林道静,出身于封建官僚地主家庭,其生父林伯唐是个贪婪又自私的地主形象,在林道静的童年记忆中,林伯唐没有资格成为女儿在生活与精神层面都可以依赖的父亲,因此,为了对“父亲缺席”这一遗憾的弥补,她开始了不断的“寻父之路”。这一过程在小说中主要体现为她的“两次出走”。

第一次出走,是为了逃离封建父权给自己的婚姻规划,她抗婚出走,到北戴河去寻找表哥,然而却落入了“假道学”的乡绅官僚余敬唐等人手中,在走投无路之时,北大学生余永泽从身体和精神两方面完成了对她的双重救赎,先是跳入海中把她救回岸上,完成对她身体的拯救,再与她进行西方人文经典名著的交流和对话,在精神上鼓励支持她。

可以说,这时的主人公已经认可了这位精神导师,“短短的一天时间,她简直把他看做理想的英雄人物了。”①在这个浪漫多情颇具骑士风度的青年面前,林道静依恋并且“信仰”他,“当这就要分别的一霎间,他们的心里都感到了难言的依恋,尤其道静的心里在依恋中还有一种好像婴儿失掉母亲的沉重和慌悚。”②可以说,此时的余永泽俨然已经成功俘获林道静的芳心,已然成为她新的可依靠的“精神之父”。

主人公由此完成了对旧有“父亲”的背叛和对新的“精神之父”的寻找,然而,由于余永泽小资产阶级本身所处的弱势地位,以及他自身不愿进步的“性格缺陷”,使得他作为林道静“精神之父”的身份必然具有暂时性。而此时,代表先进力量的共产党员卢嘉川适时出现了。

卢嘉川在林道静迷茫与困惑的时候站了出来,他向林道静宣传革命的进步思想,借给她革命的书籍资料,从而彻底改变了余永泽的“父亲”身份以及林、余二人的婚姻关系,“道静立刻被他那爽朗的谈吐和潇洒不羁的风姿吸引得一改平日的矜持和沉默”,“她真不愿意和卢嘉川分别,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她就觉得心安,觉得有勇气,有力量。”③ “我总盼望见到你,盼望党来救我这快要沉溺的人。”④终于,在经过内心“交错着许多复杂的情绪,既爱着将来,又不能忘记过去”的挣扎后,“林道静终于提起自己的行李,走出了那间给了她幸福又使她无限痛苦的公寓房间。”⑤

这是她生命历程中的第二次离家出走,不同于第一次从父亲家中盲目的逃离,这次的离开是经过思索后而作出的慎重选择,她已经找到了精神归宿的方向,走上共产主义的道路,因而这次的离开是决绝的。然而,由于卢嘉川的牺牲,使得这段恋情无疾而终,也使得林道静更加坚定地寻找类似卢嘉川的、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父亲”形象。

终于,工人与农民身份双重结合的、具有理论又善于实践的共产党员江华再次恰当地出现在林道静的生活之中,他不仅是林道静忠实而可靠的战友,还是她精神上的引路人,他不同于卢嘉川对林道静理论上的“布道”与宣传,他在实际战斗中与她并肩作战,并且指引她加入共产党,使得林道静的成长轨迹出现了质的飞跃。

而在林道静眼中,江华与卢嘉川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她默默地送他,卢嘉川—林红—他,都是多么相似的人啊!”⑥ “卢嘉川、江华等共产党员严厉、宽厚,对林道静有如父兄导师般谆谆教导,循循善诱,于是,林道静精神父亲认同的心里基础就生成了。”⑦因此,林道静接受了江华的爱,并且认同了他作为精神导师和“信仰之父”的角色,“像江华这样的布尔塞维克同志是值得她深深热爱的,她有什么理由拒绝这个早已深爱自己的人呢?”⑧

可以说,林道静的两次出走都伴随着三段颇具政治意蕴的情爱纠葛。第一次出走,从专制的“父家”出走到“夫家”,背弃封建父权给自己的婚姻规划,而毅然逃离,在余永泽那里找到了个人的自由与个性的解放。然而,余永泽这个“父亲”是不完整且缺陷重重的,他的落后已经无法在精神领域领导林道静走向更光明的道路,因此,她再一次从“夫家”出走到“社会”。

尽管她在革命与家庭的两难困境中,挣扎犹疑过,但她还是坚定地离开个人的幸福安乐窝,而选择投入广阔的社会实践,参加革命斗争,为大众谋求更长久的幸福。终于,她在时代的大潮中,在卢嘉川、江华等代表的“共产主义之父”的引导下,克服自身的各种弱点,成长为“党的女儿”,从而最终完成对“父亲”的寻找之路。

这里的“父亲”便有了政治的隐喻,故事中的爱情都由政治表达,同样的,父亲也由政治代替,“父之缺席”与“父之认同”,都伴随着林道静对政治的理解以及革命心境的成熟与蜕变。因而,我们可以把《青春之歌》中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史,概括为在政治规训下的“寻父之路”。

二、重读《青春之歌》——体味生命的共通情感

《青春之歌》中不仅有对三位男性“父亲”角色赋予的政治隐喻,同时有作者对人类生命共通情感的体验,以及对女性命运与情感的关注。

在《青春之歌》的重读中,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生命的常态——孤独,一份从头至尾贯穿全篇的孤独。且不论林道静是如何由一个“灰姑娘”过渡到一个“红姑娘”,通读整部小说,却看到了她作为一个新时期的知识女性,在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里的孤独状态。

从故事开头“穿着白洋布短旗袍”的女学生,“没有同伴,只一个人坐在车厢一角的硬木位子上”,林道静以这样的孤独状态出现在读者的视野中,到她离开家庭后感叹“天地如此之大,难道竟连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的立锥之地都没有?”再到爱情出现危机,“啊,命运!命运又把她推到怎样一个绝路上啊!”⑨尽管她和余永泽有过共同的生活经历,和卢嘉川有过高度默契的精神沟通,以及最后和江华的完美结合,同时她还有许多忠诚的战友、师长和朋友,然而,在大时代的洪流中,她留给读者的却是一个孤独游走的背影,呈现出了生命的寂寥状态。

重读《青春之歌》,感觉到其不仅体会到了孤独的状态,同时展现出来的还有一个个体生命的渺小、个人生命力量在荒诞世界中的无力状态。

故事中的人物,不论是英雄人物林红、卢嘉川等,或者是反面人物戴愉、胡梦安等,他们的生命轨迹或交叉或平行抑或远离,然而,在时代巨浪的裹挟下,每个人都不能“偏安”或者逃避,无论哪种选择,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那个宏大而无序的荒诞世界里,不论哪一种形态,都是他们自己所无法把握与掌控的,生命力量的无力感和渺小感由此被体现出来。

重读《青春之歌》,感觉到其生命的共通情感被展现了出来,同样还表达了知识女性的共同追求——即对被爱的渴望和对个人归宿与安全感的不断追寻。

小说带有强烈的个人自传色彩,“《青春之歌》叙事的起点明显地延续了五四一代女作家所开创的女性本文的路径,带有女作家自身经历色彩的女主人公反叛、出走、自由恋爱。”⑩也许正是由于作者自己的女性身份,使得她的书写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女性命运和情感的思考。

在对女性形象的刻画上,杨沫显然不同于那些“高门巨族的精魂”们,然而,涉及女性在婚姻爱情中的选择与体验的时候,却有许多共通之处。书中写到林道静和卢嘉川谈话过后,“她那双眼睛,闪烁着欢乐的光彩,明亮得像秋天的湖水,里面还仿佛荡漾着迷人的幸福的光辉。”{11}同样的,在即将和江华见面时,“她走着,无意中竟对一个走过眼前的青年男子微微一笑,对一个陌生人笑,这是多么微妙而不可捉摸的情感啊!”{12}书中多处对主人公情感细致入微的描写,使得沉浸在爱情中的女性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不仅在女性情感刻画上,杨沫与其他女作家存在共通之处,在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上也有殊途同归的地方。她们都着眼于女性在婚姻爱情中的真正渴望。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远在美国的夏济安先生就曾指出,《青春之歌》存在着双主题现象:“一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寻找革命,二是一个罗曼蒂克的女人寻找英雄般的生活。”{13}其实,这里面“英雄般的生活”就意味着一种可以被保障的生活,可以供主人公依靠的归宿。《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先后与三个不同的男性接触,可以说,她是在不断地寻找一个自己心中的“英雄”,渴望和英雄一起守候一份安稳的爱、一份永久的安全感。

正如香港女作家张小娴的爱情语录:“女人到底想要什么?答案还不简单吗?无论她看起来想要什么,她想要的终归只有两样东西:很多的爱和很多的安全感。”

三、重读《青春之歌》——体会每代人不同的青春记忆

重新阅读《青春之歌》,不仅看到了主人公不断的“寻父”之路,同样也体味到了人类生存状态的共通体验。然而,当我们把这部小说放置到更大的时空代际交叉点上,便又可以看出它带给每代人不同的青春印记。

祖父一辈在乎的是生命精神的内容,他们青春的记忆都熔铸在那些经典的作品之中,作品中所记录的是他们那一辈人为革命为理想而奋斗的生命状态,正如杨沫在《青春之歌》新版后记中所写到的那样:“它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14}可以说,祖父一辈的红色青春是与生命相关的。

到了父辈的记忆里,八大样板戏、毛主席语录、各种红色影视作品的台词和段子都可以随口说出,可以说,红色经典是伴随他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而到了我们这一代,或许不如前辈们有那样直接和贴切的感受,不过我们依然可以在不同的作品中有所触动,依然可以读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看到的已经不仅仅是距离这一代有些遥远的各种运动和斗争,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人类生命的情感表达和困境体验,以及在这些困境之中如何挣扎、如何选择、又如何成长的完整过程。

《青春之歌》是一个美丽的名字,它既象征着令人难忘的蹉跎岁月,又暗示着红色革命的浪漫激情,正是由于它那史诗般的宏大叙事,故文坛才将其誉为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作品”。这也大概就是经典所带给人们的意义了,时间上的恒久流传性,与内容上的多样解读性,一部文学作品可以在不同代际的人群中,产生不同的情绪记忆,或许这本身就意味着另一种意义了。

今年是2013年,距离《青春之歌》1958年的最初问世,已经走过了55个年头,已然是半个多世纪了,也难怪作者会感叹:“几十年岁月,人世沧桑,世事更迭,亦喜亦忧,感慨良多。”{15}而我们读者亦可以在对《青春之歌》的重新阅读中,逐渐建构起新的理解和意义。

①②③④⑤⑥⑧⑨{11}{12}{14}{15} 杨沫:《青春之歌》,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第46页,第43页,第135页,第171页,第200页,第545页,第544页,第92页,第165页,第555页,第605页,第605页。

⑦ 宋桂友:《〈青春之歌〉:政治规训下的青春挣扎》,《名作欣赏》2011年第6期。

⑩ 王宇:《性别政治:〈青春之歌〉的叙事伦理》,《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13} 孙先科:《〈青春之歌〉的版本、续集与江华形象的再评价》,《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8期。

参考文献:

[1] 杨沫.青春之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2] 宋桂友.《青春之歌》:政治规训下的青春挣扎[J].名作欣赏,2011(6).

[3] 王宇.性别政治:《青春之歌》的叙事伦理[J].南京:社会科学,2003(4).

[4] 孙先科.《青春之歌》的版本、续集与江华形象的再评价[J].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5(8).

猜你喜欢

青春之歌
60年前的《青春之歌》与80年前的“改造与成长”
《青春之歌》中革命话语对家庭话语的征用与重建
情爱叙事的被遮蔽与被阉割
“浙歌”创排民族歌剧《青春之歌》
舞剧《青春之歌》创作艺术特征探析
表演艺术家谢芳的后“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力研究
《青春之歌》背后的故事
论杨沫《青春之歌》的接受历程
我的青春谁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