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一个“愁”字了得

2013-04-29罗时华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11期
关键词:贺铸青玉案解读

罗时华

摘 要: 贺铸《青玉案》以“愁”字为中心,以愁事始,以愁念展开,最后又以愁景结束。这“愁”字演绎出诸多独具魅力的文字,使人浅斟低唱,使人流连忘返,使人玩赏不已,使人在这春末夏初,草长絮飞、阴雨绵绵的时节也感染上无限的愁恨。

关键词: “愁” 《青玉案》 贺铸 解读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此词是北宋词人贺铸晚年退居苏州时,看到一个美丽、轻盈的女子从眼前飘过而产生了倾慕之情,随手写的一篇感遇。事件的本身并没有什么新奇,也没有什么感人之处,也不值得大书特书。可是,词人妙就妙在把这生活的瞬间、把这稍纵即逝的感受、把这不值得特书的事情,扩散开去,写出新意,写出了千古传诵的佳句,以至于它一问世,就被人们誉为“绝唱”。

全篇以一个“愁”字为中心,展铺叙与抒怀。

上片叙事,写自己所见,是“愁”之缘始。首起三句“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化用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之语,写出美人姿态优美。凌波微步,不过横塘,是其人没有来;面对芳尘,只能目送,是自己也不能去。一片惆怅之情已初见端倪。接着后面四句直抒其怀,写出美人走后的遐想。“锦瑟”一句提问,直用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问她美好的青春与谁共度,亦即悬揣其无人共度之意。点出盛年不偶,必致“美人迟暮”,暗暗关合到自己的遭际。“月桥”两句,展开想象,想象美人的住处。“只有”句是说其地无人知,自然也就更无人到。“月桥花院”写环境之幽美,“琐窗朱户”写房室之富丽,由外及内,而结以“只有春知处”,就从绚烂繁华的时间和空间里,显示出其人的寂寞来。这三句,既写出其人深居独处,虚度华年,非常值得同情和怜惜;又写出佳人深闺邃远,除了一年一度的春光之外,无人能见到,自己当然也无从寄予相思,相惜之情,无可奈何之情露于笔端。?譹?訛

下片抒情,直接写“愁”情。开头一句“飞云冉冉蘅皋暮”,是实写当前景色,又借以抒怀。“飞云冉冉”暗用江淹《休上人怨别》“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以呼应与补充上片首句中“凌波不过”之意,写出自己像江淹一样佳人难遇。“蘅皋暮”又暗用曹植《洛神赋》“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曹植就是中途在那儿休息,才遇到洛神宓妃的。可是自己呢,也在生长着杜蘅香草的泽边,徘徊已久,暮色已临,却佳人难遇。这就写出自己对曹植的歆羡,也就补充了词中没有写出的第一次和其人见面的情节。“愁”情已现。“彩笔”一句,承上久立蘅皋,伊人不见而来。由于此“愁”情难遣,故虽才情富艳,有如江淹之曾得郭璞在梦中所传的彩笔,而所能题的,也不过是令人伤感的诗句罢了。提起笔来,唯有断肠之句,都是由万种闲愁而起,那闲愁有多少呢?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结尾之句,以形象的江南景色为喻直接写出“愁”情之深广、浓厚,意味深长,贺铸也因此获得“贺梅子”的雅号,深得当时人们的赞美和钦佩。“试问闲愁都几许?”以设问的形式来自问“愁”情几许。然后用三个平淡琐碎的景物“烟草”、“风絮”、“梅子黄时雨”来比喻心中重重的“愁”情。这三个意象叠放在一起组成的一个有力的整体,艺术地回答了闲愁几许。它不是三个意象简单的叠加,而是多层次、多侧面地形成了一个感人的艺术境界。

首先,这三个比喻形象而恰当、准确。它们是用三组具体而生动的景物“烟草”、“风絮”、“梅子黄时雨”形成修饰上所说的博喻,来表现了抽象的、无迹可求和难以捉摸的细腻“愁”情,使读者可以从三组表闲愁的形象中受到它的感染。这三组意象表现愁情,可以看作是由烟到絮再到雨,写出愁情之浓之重;也可以看作是由一川到满城再到凄清迷茫的雨,写出愁情之多之广;也可以看作是由静态的青草到动态的飞絮再到凄落的细雨,写出愁情之流动;还可以看作是由视觉中的烟草、飞絮再到触觉中的凄雨,写出愁情之可感;还可以看作是由青色的烟草到灰色的雨帘,写出愁情色调之暗淡。这闲愁像无边无际的如烟似雾的青草,恰似狂飞乱舞的满城飞絮,正若迷茫看不到边际的梅雨,处处充满闲愁。这一系列的比喻排列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闲愁的重、广、浓和深。“愁”本来是一种主观抽象的无序的思维活动,但作者借助这三组具体的物象来摹写,就使“愁”变得有数量、有重量、有色彩,这样就让无形的愁情变得可见、可闻、可触、可数、可量……从而获得神奇的立体效果,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说其准确、恰当,是从选取事物的角度来看。漫无边际的青草,满城飘飞的柳絮,梅子成熟时节的连绵不断的阴雨被词人独具慧眼地选取。这些本来已是极多之物,不可胜数,作者还偏要说,要问我的闲愁有多少?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阴雨,你们去数数吧,它有多少,我的闲愁就有多少。我的闲愁本来就够多的了,可偏偏又遇到春末夏初,这样草长絮飞、阴雨绵绵的时节,这就越发增添了我无限的闲愁!比喻意象选择这暮春的三种景物,备增愁意,以至于达到一种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其次,三个比喻虽都是从前人那里借鉴来的,但词人并没有沿袭前人,且还超越前人、翻出新意。罗大经《鹤林玉露》云:“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洞不可掇,赵嘏云‘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是也;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少游云‘落红万点愁如海是也。贺方回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譺?訛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贺梅子”的这最后四句诗词,三个比喻备得后人的赏识。其实,这“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何尝不是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名句中演化而来。“满城风絮”与冯延巳的词“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处寻”、韩■《寒食》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之花絮是一脉相承的。“梅子黄时雨”又何尝不是晏殊的“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寇准“杜鹃啼处血成花,梅子黄时雨如雾”中的雨。正像罗大经所略举,他人言愁,或以山喻,或以水喻,大都只限于用一个比譬,本词却连设三喻,而且这三个比譬,又都不是单纯的事物如山或水,而是复合的景色。草是烟雾中的草,而且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的烟草;絮是在空中飞动的絮;雨是梅子黄时下个不停的、如雾如烟的雨。这都是词人向前人学习而又不拘泥于前人,且跨越了前人同类句子的地方。所以明朝沈际飞在《草堂诗余正集》中评其为“叠写三句闲愁,真绝唱!”?譻?訛当之无愧。

再次,这首词从表面上看似乎写词人爱情失意的“断肠”愁情,实则借写美人不遇的“愁”情,来抒写了自己仕途不得志的“愁绪”,这是继承和发扬了屈原的“美人香草”比兴取喻。自屈原《离骚》之后,“美人”常常成为文人自喻之称,有时也代指君王或理想。如苏轼《赤壁赋》“望美人兮天一方”。贺铸这里与苏轼一样,借美人写君王,借怀恋美人以抒发自己“美人迟暮”怀才不遇的苦闷。

贺铸是北宋词人,字方回,卫州(今河南汲县)人。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年少读书,博学强记。任侠喜武,喜谈当世事。17岁时就离家赴汴京,曾任右班殿直。元丰元年(1078)改官滏阳都作院,元丰五年赴徐州领宝丰监钱官。由于所任皆冷职闲差,抑郁不得志,自称“四年冷笑老东徐”。绍圣二年(1095)授江夏宝泉监,在任上整理旧稿,编成《庆湖遗老前集》。元符元年(1098)因母丧去职,不久东归,游历或居住于苏、杭一带。崇宁四年(1105)迁宣德郎,通判太平州。再迁奉议郎。大观三年(1109)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州。重和元年(1118)以太祖贺后族孙恩,迁朝奉郎,赐五品服。晚年更对仕途灰心,在任一年再度辞职,定居苏州。?譼?訛从上面可以看出,贺铸空负满腹才华,只能报国无门,一生抑郁不得志,故而寓之于香草美人,借怀恋美人以抒发自己幽居穷处的苦闷。最后四句写苦闷的“愁”情,三种景物像三幅图画把这种愁苦描摹到了极致。从“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中,我们仿佛看到这样的一个镜头:一会儿,面黄肌瘦的词人独自在一望无际的杂草地里徘徊彷徨;一会儿,颜色憔悴的词人又在满城柳絮纷飞中踽踽独行;一会儿,形容枯槁的词人又孤苦伶仃地伫立在阴雨连绵的梅子树畔。一个失意、迷茫、凄苦的词人向我们敞开他那空负一腔才华而无人能识的凄怆的内心世界。难怪北宋诗人黄庭坚更是极口称赞说:“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可谓贺铸的知音。

?譹?訛 朱士钊:《唐诗宋词鉴赏》,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譺?訛 萧统:《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胡刻本。

?譻?訛 詹安泰主编:《李■李煜词》,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譼?訛 过常宝:《水畔“闲愁”的三重境界》,《文史知识》2006年第3期。

猜你喜欢

贺铸青玉案解读
《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
贺铸:人生总有一段路要自己
近十几年来贺铸词研究综述
由武转文与贺铸心态、创作之变
解读日本摄影家植田正治的摆拍写实现象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论贺铸词沉郁之气的“深厚”表达
锦诗: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主旨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