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失败分析:缺乏考察异想天开
2013-04-29邓丽婧
邓丽婧
随着史上“最难就业季”的到来,在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都把自主创业作为自己未来的一个选择。但是对当下年轻人而言,在缺乏好的项目、资金支持和社会经验等因素的前提下,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或许在那些失败的大学生创业经历中,我们可以汲取一些少走弯路的经验。
案例1 30万元开超市,五个月赔光
大学毕业后就准备创业的曾前每天都会到各大型连锁超市走访,他想复制大超市的一切,包括正规的经营模式、精细的人员分工、齐全的货品种类等等。看过之后,他发现“真正大型的超市主要集中于商业区,而深入小区的太少了”。由此产生了想要做“真正处在老百姓身边的超市”的想法。于是他租用了一个超千平方米的大场地,然后按照连锁大超市装修、招商、招聘。让曾前想不到的是一切准备好后竟然遇到了重重困难。
首先,货品上种类确实非常全,但是有很多商品的受众少,放很久都没人购买。而常用的商品如蔬菜、禽蛋、猪肉、水果等由于是品牌产品,价格较农贸市场高很多。久而久之,不少商品还没等卖就过期了,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往外清理坏掉的东西。
没有多少收入但还要给这么多的工作人员开工资,严重的入不敷出让曾前不得不作出改革:第一,先减少员工数量并降低人员工资;第二,打出特价区做促销……5个月下来,超市还是没能挺住,30万元创业基金也打了水漂儿。曾前对自己的失败总结是——不懂管理。
专家点评:缺乏考察“复制”水土不服
辽宁省理财师协会秘书长钱维军介绍,曾前失败确有这方面的原因。他总以为走正规路线就可以像大超市一样盈利发展,但是正规路线同样需要其他很多东西,例如一个过硬的管理理念去支撑,与供货厂家更深度的合作等。
此外,钱维军认为,失败的另一方面原因就是他没有对市场进行考察。这个考察不仅是到他理想中的成型例子走访,而是应该对自己开超市的地点周围进行走访,包括辐射面积、周边人群消费习惯、需求内容等等都是需要调查的方面。开超市并不是规模大、形式正规、东西全就一定会盈利,其实适合周围人消费习惯的才是最好的。
案例2 蔬果直销网站一年歇业
在全民皆网购的今天,很少看到蔬果在网络上销售,但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张先生在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就和几个学长组建了蔬果直销网,对于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来说,做网站简直是易如反掌。当时几个人心里的想法是,蔬菜“最后一公里”的加价太严重,如果能直接从老农手中购买蔬菜该多好啊!于是,几个合伙人在农村租用一个大棚。每当大棚种植的产品成熟后就放到网上销售,有人购买再驱车送货上门。
有基地、有网络、有配送,看起来这是蔬果直销一条龙,每个环节都衔接紧凑,可事实并非如此。当时,张先生和几个合伙人并不擅长种菜,成活率总也上不去,最后只得请周边的老农帮助种植。可是在产量上去之后又遇到了困难:他们的网络知名度小,购买量也自然有限,但蔬果随着时间的流逝损耗很大。好不容易有人买了,但是驱车前往到市内送货上门,花去的油费比蔬果赚取的利润高多了。冬天种植成本增加,产品少销量低时,更是如此。于是在那年冬天,这个直销网站没有再迎来春天。不到一年便进入永久的休业。
专家点评:双重人才太难找,
不能异想天开
一位在农业部门从事电子商务信息化研究的专家说,“做农业生产的人不懂销售,而太懂销售的人又不懂农业,两者很难调和,因为两者几乎相悖。”这样失败的例子太多了,比如2011年有人租了200亩有机菜地,找了10多个人,有专职的客服、配送员、配送车、配送站、配送网等,但是后来也挺不住了。
专家介绍,电子商务农业确实有发展。此前有数据显示,生鲜品类占整个电子商务市场不到3%的份额,仍是一片有待开发的蓝海。但是这是一片冰冻的蓝海,由于生鲜品类的保鲜周期短,库存成本高以及物流要求严格等硬伤,少有电商玩转生鲜品类。所以,在创业中有市场并不代表能赚钱,一定要好好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