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3-04-29张海英
张海英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结合教材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德育渗透:
一、利用化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曾对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在初中化学课本上,介绍了许多令人骄傲的成就,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钢铁、化肥等方面产量的对比,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国家的正确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才能够发展中国。而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在化学工艺上的新成就,如纳米碳管,高分子材料等等,更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强烈的爱慕之情、崇敬之情。与此同时,学生们也发现我国现代化学技术与世界先进技术间的差距,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化学水平还比较低。中华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发展科学技术。教育学生明白这一历史重任是我们学生应义不容辞地承担的,祖国的未来就在我们学生身上,激励学生为中华之振兴而发愤读书,立志献身祖国的科学技术事业。
二、利用中外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进行优良品质的教育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18世纪,对于元素的分类从德伯莱纳的“三元素组”,迈尔的“六元素表”到纽兰兹的“八音律”都渗透着化学家的心血,门捷列夫面对庞杂凌乱的各种元素,他坚信元素间一定存在某种规律,终于在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表,并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由此可见,没有创新就没有科学的发展。在学习“生活中的盐”时,介绍中国化工之父侯德榜:他从小热爱祖国,学习勤奋。留美获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以赤忱的爱国之心回到祖国,建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七七事变”后,天津沦陷,日本鬼子威逼永利厂合作时,侯德榜态度坚决,断然拒绝,后率众入川,筹建了新工厂。在他的努力下,经过多次的摸索和实验,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在中学化学教材中,还有较多事例可以引用,这些科学家热爱祖国的动人事迹,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三、利用实验教学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所探讨的问题只能通过科学的实验来考证。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研究,激发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等优良品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分组实验中,组装仪器,配合操作,这就客观上要求学生必须具有集体主义观念,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如此进行的教育既没有强制性,也不存在丝毫的虚伪性,可以说是融思想品德教育于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同时,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有关规定如:“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至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这也是对培养学生认真工作、一丝不苟、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等优良品质的自然渗透。就以生活中常见的蜡烛燃烧为例,不同的学生,观察结果不一样,老师的不同的提示,观察的结果也不一样。我在让学生观察时先粗略的观察,再详细观察指定的部位,最后是有步骤的观察。老师通过提示学生要按蜡烛点燃前、点燃时、燃烧中,熄灭时的顺序过程观察,看每一个过程有什么现象。观察时充分调动除眼外的耳听、鼻闻、手感等器官的功能认真仔细观察,并提出为什么。这样,学生观察活跃,提出问题也很多,这对学生观察初中化学实验就会有很大的好处。
四、结合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一项重大成果都离不开集体的智慧,需要大家团结合作。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学会与他人共处与合作,是21世纪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在解答开放性习题时,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培养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互为补充。使学生有更多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并在讨论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认识到与他人合作能使自己思想更广阔、更深刻。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让学生自己组合,一起设计实验,一起进行实验,一起分析,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参与式的交流合作,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学生实验中,有意识培养他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的内容,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到,与人合作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更易成功。通过合作实验更使学生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快乐,切实培养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合作能力。通过教师有意识地渗透,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交往中,克服自私和妒忌,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赏。
五、结合环境保护方面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近年来,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地方轻环境保护,导致环境状况令人担忧: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性影响;许多城市的酸雨;近海的赤潮;湖水的干涸;水土大面积流失;草原退化加剧;生态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早已不再是新闻。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已经摆上国民教育的重要议事日程,很有必要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有其自身的德育教育优势,教师必须深钻教材的科学内容和思想内容,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教学,实现有效的渗透。用潜移默化的手段教书育人,努力塑造出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高尚品德的合格中学生。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