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撷民间游戏之利,厚体育教学之实

2013-04-29于顺榴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3年7期
关键词:终生校本民间

于顺榴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装备的投入以及外来文化的侵袭,曾经给我们童年带来无限乐趣的民间游戏便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乒乓球、篮球、足球……虽然这些运动项目,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可以培养学生体育的“话语权”,但这些运动受“场地影响”的局限性,常常制约着学生运动的随心所欲。为此,我们不妨将民间游戏引进于我们的体育教学之中,让我们的运动更具有丰富性。

一、撷取民间游戏的娱乐性,提升体育教学的趣味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锻炼的前提。”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时,必须在内容选择、方法更新的方面,都必须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以及运动的长久性。只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挖掘出学生内在的运动潜能,才能让学生养成自觉、积极的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而民间游戏具有极其丰富的娱乐性,在促进人们运动的同时也带来极其饱满的身心愉悦。

例如:利用“抢绣球”的民间游戏来锻炼学生的快速跑。我们搞体育的人都知道,“跑”是体育教学中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也是锻炼学生耐力、爆发力的一项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于“跑”却不感兴趣。尽管学生有时惧于教师的威信,但最后的结果却依然是“能躲则躲”“能让则让”。如何改变此现状?如何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我在教学时,就将民间游戏“抢绣球”融入体育教学之中:首先将学生分成实力相当的若干个组,每组再分别选取几个抛绣球的人。其次,让各个组的学生分别围绕一个绣球。最后,听口令,各个抛绣球的人向不同方向进行抛射,并让各组学生去抢,抢到者为胜。由于有了游戏的介入,尽管同样是跑,但学生们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运动参与性与主动性,这不仅锻炼了学生身体素质,而且给学生带来运动的愉悦。

二、撷取民间游戏的多样性,厚实体育课程的体系

体育之所以作为一门课程存在于我们整个教育体系之中,是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一切学习、生活、工作的基础。为了提高各地各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国家体育课程的编写组将体育教学课程分成三大块:第一块是由国家课程,由国家根据全民运动素质而定;第二块是地方课程,由地方编委根据地域的差异进行适当的增补;第三块是校本课程,则由学校根据自身的文化特色、历史传承等因素进行设立。那么如何编排校本课程?这就必然考虑到地方的民间游戏;同时,地方民间游戏的丰富性又必然为我们体育校本课程的丰富提供肥沃的土壤。

我校就将民间游戏引进体育课程之中。为了让民间游戏有效地融入学生的运动娱乐之中,也为了校本课程的有序性,我校根据学生的喜爱以及民间游戏的操作性,编排了体系完备的民间游戏的体育教学课程:在1~2年级阶段,我们选择“掷纸飞机”“老鹰捉小鸡”“跳橡皮筋”“丢手绢”等民间游戏形式;到了3~4年级阶段,我们又根据学生的身体的协调性,增设了“推铁环”“跳绳”“踢毽子”等民间游戏;而到了5~6年级阶段,我们有针对性开设“踩高跷”“抖空竹”项目。由于课程设置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特点,所以,每一个年级段的学生都可“玩”到自己能玩的游戏项目,都可玩出自己想玩的游戏项目,从而让学生体育运动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兴趣。

三、撷取民间游戏的传承性,培养体育终生的可能

虽然国家对体育设施投入在不断加大,人们健康意识在不断增强,但人们自学校走向社会后,那种在校园里盛极一时的运动项目,常常因走出校门而渐渐地束之高阁,为何出现如此现状呢?或许是场地的局限,或许是受身份的制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运动氛围。那么如何创造氛围实现学生终生运动的可能呢?此时,我们不妨利用民间游戏的地方性、传承性,来帮助学生实现终生运动的可能。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环境、身体素质等因素组建体育社团。要想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就必须为他们创造终身体育的活动文化。为此,我们根据地方游戏的特色和人们对体育运动项目的认同,成立了“太极操”“抖空竹”等具有民间游戏特色的社团组织,当这些体育社会组建后,我们一方面培养学生在这一运动项目上的技能,一方面组织这类活动的文化交流,如比赛、表演、异地展示等,有了这些开发以及社会组织的链接,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终生的意识。

民间体育游戏是一个宝,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善于利用,就会为我们体育教学带来有效的帮助。

(作者单位:浙江浦江县大溪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终生校本民间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最后一次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一次终生难忘的美国交通违章
高人隐藏在民间
终生学习必须终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