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为轴 以法为经 以用为纬
2013-04-29王泽国
王泽国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一本好书犹如一位导师,循循善诱,将你引入人生的殿堂;一本好书,又如一位知心好友,心心相印,化解你心中的疑惑……为此,我们必须让书的芬芳弥漫着我们的校园,让书的清香充盈着我们的课堂,让书的气息浸润着我们的学生。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既发现很多学生远离书本读物,又发现很多学生难以吸收书本读物,更发现很多学生难以运用阅读所带来的收获。由此,我们有必要重视审视我们的阅读指导,有必要重新建构我们的阅读策略,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一、以趣为轴,挖掘阅读趣味,诱发阅读的欲望
“万事趣为先。”这或许有些武断,有些偏激,但对于教学来说,尤其是小学教学来说,一点也不过。“趣”是高兴、愉快、欢喜、热爱、敬慕,“趣”是对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和平、生命产生积极情感的源泉。可以这样说,没有“趣”就没有幸福,没有“趣”就没有真正的追求。为此,想要学生真正地喜欢阅读,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唤醒学生对阅读喜悦的趣,进而激发他们走进阅读。如何挖掘阅读的趣味,诱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呢?
我们可以立足学生探知的需要,来诱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世界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如果我们在教学时,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挖掘文本所呈现的“好奇”“趣味”,让学生在“好奇”“趣味”的激发下,急切地盼望进入书本。教学“海底世界”一文时,我利用多媒体手段将课文中所描写的多姿多彩的动植物呈现出来,让学生充分感知海底世界的神奇、神秘,当学生被课文、课件所吸引时,我抛出“海里只有这些动物吗”的话题,当学生的眼球被紧紧吸引之时,我再抛出“它们又是怎样的?”的话题,让学生产生“按捺不住”的心理,看到学生的阅读欲望被充分诱发后,我将《海洋中的动物》《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推荐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阅读、了解。由于充分挖掘文本的趣味,诱发了学生阅读的欲望,故而学生们都很投入地进行相关书籍的阅读。
二、以法为经,教给学生方法,提升阅读的深度
或许有人会说,阅读就是一个用眼看、用嘴读的过程,其实不然,阅读是一个讲究方法与策略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着揭开迷茫与困惑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挖掘语言背后意蕴的过程。目前我们所看、所读的文本基本上都蕴含着作者浓浓的真情,寄托着作者满心的希冀,闪烁着作者生活的哲思,这些浓浓的真情、满心的希冀、生活的哲思常常不是显性的呈现,这就需要我们读者运用多种策略进行思辨、进行揣摩,从而参透其中的内涵。为此,想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就必须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这些策略方法的保驾护航下抵达思想的深度。
我们运用合适的方法提升学生阅读的深度。如“游园不值”的阅读教学,这首诗通过诗人游访友人而没遇到后的所见、所感的描写,呈现出一幅清新典雅,而又不失哲理的思辨。如果我们在教学时,只是让学生从字面上进行理解,那么这首诗内含的意蕴就无法被学生习得,为此,我在教学时,运用“顺推法”与“类比法”帮助学生进入诗的境界。首先引导学生循着诗人的脚步、心境去拜访友人,帮助学生理顺诗人的情感变化——由“小扣柴扉久不开”而联想到主人担心诗人的“屐齿”“印苍台”;由诗人“埋怨”主人的“吝啬”,进入转忧为喜的“一枝红杏出墙来”。接着,我再用“类比法”,旁征博引,帮助理解“一枝红杏出墙来”深层含义——“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正是由于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与策略,故而学生都能透彻地理解其中蕴含的哲思。
三、以用为纬,提供语用舞台,推进阅读的质量
阅读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吸取营养的过程,又是一个建构自己审美情智与审美哲学的过程,还是一个不断提升能力的过程,这三个过程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之时,既能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又能给学生创造语用的空间,我想学生的阅读质量定会大幅提升。
利用语用舞台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质量。如在教学完“三顾茅庐”“公仪休拒收礼物”“负荆请罪”等课文后,让学生通过角色表演来展示文本内涵,这样既可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深刻理解文本内涵,更能化作自己的行动指南。又如,通过课前的3分钟,设置“我的小世界”栏目,让学生展示自己一天的收获与不足。
阅读是一个讲究趣味、讲究方法、讲究成效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运用多种策略引领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也唯有此,学生的阅读质量才能有效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洪泽县老子山镇
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