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置换,并非万能
2013-04-29高家骏
高家骏
置换手术的利与弊
人工关节置换就是用人造的关节假肢取代严重损坏、功能严重受损的自身关节。自1969年美国首次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以来,这项技术日渐成熟,但近年来在我国的实施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擅自降低置换门槛 由于我国医疗市场竞争激烈,受利益的驱使,不少地方竞相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一些小的私人医院都敢做。没有技术力量,就靠一些大医院的医生下来“走穴”,术后不对患者进行随访和康复指导,出了问题只能让患者再去大医院“回炉”。于是,一些不满60岁,甚至30~40岁的人也稀里糊涂被建议做了关节置换手术,这为患者以后的生活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关节假体男女不分 据统计,进行关节置换的患者中约有63%为女性。而目前,国内所用人工关节假体多为男女通用型,女性植入假体后会出现充填过度的情况,也就是关节假体过大,会加快假体的磨损,缩短其使用寿命。此外,国内所用的关节假体多为国外进口,其解剖结构及规格与我们黄种人不尽相符。这种昂贵的“洋关节”植入后有时也会“水土不服”,使关节功能及舒适度收到影响。
“翻修”是个大挑战 虽然人工关节的预期使用寿命为15~20年,但由于材质、置换技术、人体老化、骨质疏松、使用不当等原因,尤其是年轻人活动量大,假体磨损较快,约有10%的置换关节在使用10年左右时要做“翻修”,这是个极大的挑战,可能导致感染、神经血管损伤、骨折、脱位甚至肺栓塞等严重后果。况且,仅“翻修”费用就是首次置换时的2倍。如果三四十岁就做了关节置换手术,一辈子不知还要“几进宫”。这对普通百姓来说,无论从身体、心理还是经济上都是难以承受的。因此,在第八届全国关节外科学术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人工关节置换只能作为各种治疗方法无效时的最终治疗手段,无特殊情况时,60岁以内的患者不宜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据笔者从纽约的斯塔滕岛大学医院获悉,对于年龄不满60岁,且股骨头坏死在三期以内(股骨头形态尚无改变)者,可选用经股骨粗隆旋转截骨术、经股骨头软骨面部分翻修术,以缓解不适,延长进行关节置换术的时间。
中药治疗有新招
股骨头坏死属于中医“骨蚀”的范畴,也就是说骨失所养,肾气不足,则骨不生髓;气血两虚则筋骨养分不分;筋骨老损则积劳损骨。所以,治疗宜行气活血化淤,补肾壮骨强筋,可内服活骨汤,用当归、山药、山萸肉、独活各12克,生地、熟地、赤芍、川芎、补骨脂、骨碎补、仙灵脾各9克,附子、肉桂各6克,仙茅4克,据证加减。并在患处外敷祛风通脉、止痛化淤、养血益肾的磁药贴,内外兼治能使药效叠加,有明显之效。
不管选择怎样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期间,股骨头坏死患者都要注意以下问题——
要拄双拐 拄双拐能减轻股骨头的负重,也有助于新生血管的生长。
合理锻炼 患者可拄着双拐散步、骑着自行车或三轮车锻炼,以防肌肉萎缩。
停用激素 对停用困难的激素依赖者,可辅以中药替代,药用首乌、太子参、黄芪、山药、甘草、胎盘各等份研末,每次1.5克,3/日。
禁烟戒酒 严重的尼古丁可使血管收缩,加速骨坏死。而酒精中的代谢产物不仅会产生毒性作用,还会影响微循环。
节制房事 性生活过多会使精血亏损,以致髓腔空虚,骨失所养。因此在治疗期间应适当节制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