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变化与三高防治
2013-04-29李国安
李国安
血压:热低冷高
血压不是恒定不变的,相反,它很容易发生波动,如情绪、运动、环境、睡眠等的改变,都会使之升高或降低。从气象学的意义来说,人体的血管和大自然有着一样的热胀冷缩规律:寒凉会刺激外周血管收缩,使得血压升高;炎热会使血管扩张,血压降低。
所以,血压的变化和四季的寒热温凉变化息息相关,其特点是:在炎热的夏季最低,在寒冷的冬季最高,而在气候温差较小的春秋两季血压波动相对较小。医学统计和研究显示:冬天人体的收缩压要比夏季高12毫米汞柱,舒张压比夏季高6毫米汞柱,气温每下降1℃,人体的收缩压增高1.3毫米汞柱,舒张压增高0.6毫米汞柱。
医学家同时揭示了不同季节中,人体血压变化的机理:在冬季,寒冷除了使得血管收缩外,还使得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儿茶酚胺(一种收缩血管的物质)分泌增多,致使心脏收缩、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血流阻力增加使得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与此相反,在夏季,炎热可使得人体血管扩张,血液对血管压力减小,加之出汗多,排泄盐和水分较多,减少水钠潴留,所以血压降低;至于春秋季节,整体来说,气候比较宜人,人体血压波动相对小一些,但是也会随着气候的冷热出现热升高冷下降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对于季节性的血压波动,健康人体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使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影响不大。但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季节变化却会在原有基础上加大血压波动,可能使血压进一步增高,危害更大,不可忽视。
另外,气温的骤冷骤热,会刺激在血管短时间里忽然急剧收缩与扩张,造成血压忽高忽低,人体不适应甚至发病。在季节交替之时,或者某一时段,如夏天长时间在灼热的烈日之下突然进入温度很低的空调房里,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就可能因为血压大幅度波动发生中风、心肌梗死等危重情况,一定要高度重视。
由于存在上述情况,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就要注意把握好四季气候变化而造成的血压波动,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1.在气温较低之时,要早晚检测血压。尤其是在进入寒冷的季节,更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血管收缩、痉挛。
2.在气温变化较大之时,如冬春、夏秋交替季节,要注意血压的波动情况,经常检测血压了解血压是否在可控范围,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控居室温度适宜,室外活动注意防止受凉。尤其此种气候下感冒发生率较高,感冒会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心脑血管并发症增多,因此,要注意防范。
有害血脂:秋冬高春夏低
医学研究发现,人体血脂的变化也与季节因素有关。有趣的是,许多资料显示,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种族,其血脂变化都有区别。
比如在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上,来自热带国家巴西的一项报告指出:对该国近23万人的统计表明,其胆固醇指标在冬季比夏季平均增高8%。北京阜外医院曾在1973-1974年对该院56名健康职工进行体检,结果发现,这些职工每季度血清胆固醇的含量以秋季最高,夏季最低。
抛开家族史等因素,巴西的研究认为,冬季人体有害血脂升高,主要原因是人们为了抵御寒冷,进食高热量饮食较多,同时活动较其他季节相对减少,造成人体消耗少摄入多,营养过剩,脂肪堆积,血液清除脂质能力有限,而使有害血脂增高。但是在我国的相关报告中,则既有类似巴西的结论,也有不同的(如阜外医院的报道)。
尽管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血脂季节性变化存在差别,但总体而言各方观点接近,在血脂(尤其是有害血脂)易变化的季节和地方,血脂异常患者尤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 饮食调节:控制饮食量,不可摄入过多的热量,并要保证合理搭配,做到“两低一高”,即低脂、低胆固醇和高纤维素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如吃油要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不吃或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2~3天吃1个蛋(最多不超过每天1个)。
食物中的纤维素可以通过与胆汁酸结合,增加胆固醇从粪便中排泄,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故要注意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粗粮(燕麦、荞麦等)、杂粮(小米、干豆类等)、蔬菜(芹菜、韭菜等)、水果(香蕉、苹果等)等。还要做到饮茶戒烟限酒,这是由于茶叶特别是绿茶有调节血脂、促进脂肪代谢作用,而吸烟饮酒均会干扰血脂代谢,使得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
2.坚持运动:能够消耗人体过多的脂肪,降低有害血脂。
3.其他:良好的生活方式(如保持乐观的心态)、及时化解不良情绪、充足的睡眠、不熬夜、不过劳等,都有益于血脂代谢。有害血脂较高者,可酌情适当服用调脂药。但是调脂药只适用于一部分人,且一些调脂药物还会产生某些不良反应,对此应当请医生决定是否应用。
血糖:冬高夏低
医学统计显示,人体血糖的波动同样和季节有密切的关系。我国文献报告显示,人体血糖的季节性特点与血压相似,也是在一般情况下,冬天人体血糖要高于春秋两季,而夏季血糖是一年中最低的。
研究指出,冬天血糖高于其他季节的原因,一是严寒天气会刺激人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得肌肉对血糖的利用减少,血糖水平升高;二是冬天人进食多、活动少,可出现血糖高、有害血脂高,甚至发生肥胖症,而肥胖是引发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儿童糖尿病呈现季节性高峰,冬季发病率是夏季的3倍,与此季节容易受到病毒感染有关(病毒感染是造成1型糖尿病的原因之一);而夏天血糖偏低的原因则是由于炎热使得人们饮食减少(食欲减退、食量减少、饮食也比较清淡而含糖量少),同时消耗增加(出汗多、消耗能量多、血糖使用多),再就是夏天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胰岛素分泌高于其他季节。所以夏天人们的血糖较低,糖尿病患者也是如此。
根据季节不同来调治血糖水平,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夏天糖尿病患者可以酌情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当心服用降糖药物过量引起的低血糖反应;而冬天则特别要注意控制血糖,特别是已有糖尿病者,更需要进行防治。为此,应当遵循如下原则——
1.控制饮食:严格掌握进食量(包括主食和蛋奶类副食品),合理搭配饮食种类(如多吃富含纤维素的粗粮、蔬菜,少吃油脂等),不要盲目进补。
2.坚持锻炼:每天的运动不可少,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项目,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操等,并且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切不可赖床不活动。
3.糖尿病患者要定时检测血糖,按时服降糖药物,病情加重时要及时去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