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不要碾死我”的悲剧再现等
2013-04-29天慧等
天慧等
别把剖宫产当作分娩的捷径 佚名
近年来,国内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大部分城市医院剖宫产率为40%左右,但少数已经超过60%,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剖宫产控制在15%以下的目标相距甚远。
中国剖腹产比例之高一直为世界所关注,但国人对此却比较麻木和淡漠。每逢“良辰吉日”,总会有不少孕妇会选择剖腹产把宝宝准时“取”出来。除了择吉日外,因怕疼或为了生产更顺利等原因而选择剖宫产的孕妇也大有人在。
据调查,剖宫产率随年龄的增大而上升,30岁以上的剖宫产占到了65%以上,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剖宫产率越高。据专家分析,城市孕妇一是本身运动少,担心产力不够;二是害怕分娩疼痛;三是担心产道分娩造成阴道松弛等等。
笔者认为,剖宫产率盲目剧增,不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医患关系江河日下,社会不安全感增加,医护人员为了降低医疗风险,会对孕妇和家属提出的不合理的剖腹产要求顺水推舟。至少有20%的孕妇是没有医学指针而选择剖宫产的,她们把剖宫产当作分娩的捷径。
剖宫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但剖宫产本身带来的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约为3~7倍。国内报道剖宫产近远期出血5%~6%,感染率达到3.6%~8.1%。在剖宫产远期随访中,盆腔炎、月经不调、腰痛等并发症明显比阴道分娩的要高。此外,剖宫产再次妊娠做人工流产时,子宫损伤及足月妊娠时子宫破裂的危险性比无剖宫产的孕妇多。
大量的研究早就提示,顺产的孩子在诸多方面优于剖腹产的孩子:顺产的孩子在生产时经过产道数小时的挤压,使得他们的肺部得到锻炼,同时产道分娩过程还可将胎儿呼吸道内羊水及黏液挤去,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当然,剖腹产还对母亲有许多不利,如增加大出血和麻醉的危险,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增高,增加伤口感染几率并产生疤痕,身体恢复相对较慢,不利于母乳哺养,不利于以后的生育等。
条件具备当然要努力自然分娩!因为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生理现象,对孩子大人都是最完满的选择。
别让“不要碾死我”的悲剧再现 天慧
6月30日,一辆电动车,被一辆大型水泥罐车碾到轮下,被碾到车轮下的是一名中年妇女。货车司机下车弯腰查看。当看到司机直起身的时候,妇女央求司机“不要碾死我”。(7月3日《郑州晚报》)
妇女被压在水泥罐车下面,央求司机“不要碾死我”,个中的玄机就是:对于此类交通事故,撞伤不如撞死成了潜规则,这是个极其荒唐的逻辑,却一次又一次地在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上演,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撞死人最多赔40万元,撞伤人可能赔上百万元”,这是导致肇事司机二次碾压置人于死地的催化剂。
在对“撞伤不如撞死”的肇事司机人性泯灭的咒骂声以及对现行《道路交通法》等制度缺陷的一片质疑声中,应该更加清醒地意识到,是制度缺陷诱使司机犯了错,还是司机本来就错了?
撞死比撞伤的赔偿低,并不完全是法律的错,医疗费用居高不下、汽车保险不尽合理等社会问题是导致这一法律错位的根本原因;至于被害人因二次碾压而被撞死,也不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错,因为法律制度是互为补充与完善的,在我国的《刑法》中有“故意杀人罪”这一条。凡是二次碾压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可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不过在很多人眼里,汽车撞人似乎与杀人无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才是对生命尊严的严重漠视。
“好的制度能让坏人也做好事,坏的制度能让好人也做坏事”,“不要碾死我”这一声恐惧的求救至少提醒我们,应该在制度层面对相关法律进行修补,避免撞残不如撞死的悲剧上演。
呵护“困境儿童”亟需制度救济 严力
近日,南京两名儿童的不幸遭遇引起广泛关注。这两个孩子,他们的父亲在狱中服刑,母亲是吸毒者,无人照看,最后竟活活饿死家中,实在令人痛惜。悲剧面前,儿童保护问题再次显得迫切而沉重。
近年来,从留守儿童的溺水,到城市流浪儿闷死垃圾箱中,每一个悲剧事件背后,都关联着与孩子有关的社会问题,暴露了儿童权益保护方面的缺失。南京两个儿童的不幸,有其偶然性,但也折射出一个儿童群体的困境。有鉴于此,民政部的儿童福利制度试点,将儿童群体按照孤儿、困境儿童、困境家庭儿童、普通儿童4个层次,其中困境儿童分残疾儿童、重病儿童和流浪儿童3类,困境家庭儿童分父母重度残疾或重病的儿童、父母长期服刑在押或强制戒毒的儿童等4类,相对于以前,救助范围有所扩大,分层分类救助更有针对性,建立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也为孩子们多设了一道防护网,但也有专家指出,分类再全,总难免有遗漏,比如父母吸毒而没有被强制戒毒的、受父母虐待的儿童就没有包括进来。
这说明,保护儿童,在对象上不断扩大覆盖面是一方面,但建立有效的救助机制,使之惠及广大儿童,才是治本之策。目前,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通过法律制度来明确规范儿童福利保护问题,包括监护权的转移、常态化救助、侵害行为紧急处置等。让困境儿童享有一个阳光灿烂的童年,从观念更新到制度创新,从福利保障到社会参与,所有的大人们要做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