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命题的技巧
2013-04-29季求兵
季求兵
考试是评价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阶段学习情况的必要手段,一直备受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重视。作为考试的基础——命题,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与此相关的研究更是不胜枚举,其间自然不乏许多真知灼见。但笔者偶然间看到的一则以幽默故事形式出现的命题,却给人以启迪。
这是台湾某高校的历史考题:
1.为了救爱妾而引清兵入关的明末将领为:
A.吴一桂 B.吴二桂 C.吴三桂 D.吴四桂
2.承上题,其爱妾是:
A.林粉圆 B.王汤圆 C.张芋圆 D.陈圆圆。
3.著有《道德经》,为道家始祖的是:
A.李耳 B.李眼 C.李鼻 D.李口。
这样的考题很搞笑,让笔者一下子就记住了正确答案,甚至连考题也一字不漏地记住了,颇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如果没有猜错的话,相信有更多的读者有此同感。如果按照正常的命题思路,想必出卷老师一定会搞点备选触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绝不轻易让学生获取答案,否则命题的意义何在?命题的价值何存?
关于命题质量孰优孰劣,必须坚持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点为标准。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方式,育人功能不容忽视,师生的发展尤为重要,注重命题的艺术将更好地完善这一功能。有感于此,笔者就命题的艺术分析如下。
一、命题的技巧在于教师从“考”到“引”
考试的目的是对学生学业情况的检测,但是更多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以期通过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再记忆,防止错误的再次发生。英国历史学家托·富勒说:“方法乃记忆之母”。这样的试题,不能不说是基于帮助学生记忆之上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从“吴一桂”到“吴四桂”,从“李耳”到“李口”,显然可以看出,考题那富有特色的语言,给了学生一种有效记忆的方法,避免了学生常用的机械记忆、强迫记忆。因此,把单纯地考学生学得如何到引导学生如何去学,是老师在命题中所不容忽视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二、命题的技巧在于教师轻“我”重“生”
一张试卷的优劣,经常会拿来考查老师的专业水平,所以每一位老师在命题的时候,都希望展示自己,得到肯定。也因此,很多的老师会有意无意地走进一个误区,那就是从展示自我的角度出发,而忽略了另一头参与考试的主体——学生。有时甚至会故意出一些易混淆的题目让学生去搞,美其名曰:看看学生学得到底扎实不扎实。似乎越能搞怪的题目,越能体现老师的水平,把学生考得晕头转向,往往连最简单的东西通过考试给搞复杂了。有人就曾网上发帖,批判我们这种毫无意义的考题,其中有一道是这样的:请将“我把问题重复了一遍,教室里依然很安静。”这句话换一个说法,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命题的意图显然是要求将“把”字句改成“被”字句,可是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把这句话说成“被”字句的呢?抛开生活的语文,为考而考,又怎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呢?
三、命题的技巧在于学生从“冷”到“暖”
严肃而冰冷的考题总是那么无情而冷漠地横亘在学生的面前,我们不排除考试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但如果只有严肃,而缺少温暖,缺少相互之间的会心一笑,师生之间又怎能体现“爱的教育”?我猜想学生在做这样的考题时一定是轻松和愉悦的,也许他能做对,并且能透过考题看到命题老师满目的笑意;也许,暂时他还未能正确选择,但他也一定是“痛并快乐”的。老师考题的幽默感,完全可以潜移默化到学生的成长当中去的。这种幽默感,愉悦感也是会传递的,传递成师生感情的融洽,传递成乐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传递成心间那一抹温暖。
四、命题的技巧在于学生从“惧”到“爱”
学生看到考试就害怕,固然有担心考不好的原因,但也不能不说和我们的试题形式有关,我们似乎总喜欢根据“对”和“错”,来衡量学生的“好”和“不好”,总是很少顾及孩子们做题的感受,让他们时常在担心下一个问题该怎么征服中感到恐惧,而不考虑学生是否乐于参与其中,愿不愿意像做那些脑筋急转弯题一样,充满着对测试题的解答欲望。试想,如果我们在命题的时候,能够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以趣引导学生由惧而爱,是不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评价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活动,更是一种人文活动。我们必须重视命题的技巧,通过评价激励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帮助教师在专业成长上取得长足进步。
(作者单位:江苏通市通州区东社中学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