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的有效追问
2013-04-29徐志娅
徐志娅
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有效地实施“追问”策略,从某种角度讲,直接决定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语文课堂教学就好比一座高塔,追问就是进入高塔的梯子。这梯子若能搭好,学生就会更上一层楼,眼界将更宽阔,思维将更活跃。但前提是,教师的追问必须是有效的。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构建有效的追问呢?下面我结合“苏州市小学语文2008届青年教师的会课比赛”,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追问在偏差处
每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同,在他们对文本进行个性解读时,难免会出现误解、偏差的情况。这时教师若直言否定,难免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有一种挫败感。对此,教师可以将否认藏在巧妙地追问之中,让追问引导学生走出理解的误区。
陈老师在教学“开天辟地”一课时,她让学生抓住句子“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体会盘古是个怎样的神时,当学生体会到了“力大无穷”后,老师又问:“你还读出了什么?”有个学生回答说是个勇敢的神。老师对他给予了肯定并让他相机读好这句话。其实,就这句话而言是没法体会到的,因为这只是盘古昏睡了一万八千年,醒来后无意识的一个动作造成了“大鸡蛋”的破裂。这只能看出他的力大无穷。显然,学生的理解是有偏差的。这时,老师只要追问学生“你是怎么感受到的?”我想学生肯定会说“不勇敢就不敢去开天辟地了”。这样一来,学生的回答就不攻自破了。学生会发现他的理解是对盘古开天辟地整个过程的感受,而不是就这句话的体悟。其实针对这句话,老师最应该做的是围绕“力大无穷”这一特点,通过追问,让学生抓住盘古的动作进一步谈谈自己的感受。因为盘古的力大无穷是他开天辟地的先决条件,只有理解透了才能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追问在肤浅处
在理解文本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小,他们或许还不能看到更多隐藏于文字下的深意。如果缺乏适时的引导,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仅仅浮于文字的表面,难以通过自己的想象,从多维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文本的解读就不能深刻、到位。
会课比赛中两堂“詹天佑”的课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这两堂课教学的基本思路和要达成的目标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各自的引导方法。例如:第一堂课上学习2、3自然段时,老师让学生默读,圈画出最触动你情感的词语,用上合适的词语概括你的心情,写在相应的句子旁边。为了让学生说完整,表达清楚,老师还提供了句式“当读到时,我感到非常……因为……”这样的自学引导是非常必要的,给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机会,又教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默读不流于形式。然而在交流时,当学生的回答浮于表面,又比较单一时,老师还应进行及时的追问。例如:当学生知道了帝国主义者看不起中国人,对中国人嘲笑时,老师可以追问“他们在嘲笑我们什么,他们是怎么认为的?”这样一追问,学生就能深刻体会到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再来有感情朗读就不会是为了读而读。这样一来学生就感受到了詹天佑所面临的来自帝国主义者的巨大压力,这就为文章中心的领悟奠定了基础。这样层层的追问看似简单,实则使学生思考的程度又深了一步,离预设的教学目标又近了一步。
三、追问在忽略处
在阅读教学中,往往要实现一定的情感目标,而这情感目标偏偏又是最不易实现的。没有老师的追问引导,很容易被学生忽略掉。教师如果能抓住一两个关键的词或者句子,设计有效的追问,那么,情感的升华必将水到渠成。
这点在第二堂“詹天佑”的课上体现得比较好。老师在组织学生交流令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时,总是能巧妙地追问。例如:在品读帝国主义者轻蔑、嘲笑的举动时,追问:你读出了这句话的弦外之音吗?似乎他们在嘲笑我们什么?除了嘲笑还读出了什么?在品读帝国主义者的要挟举动时,追问:中国的弱点在哪?帝国主义者利用这些弱点要我们答应他们什么?能不能让,为什么?这些都是学生在自己解读文本时容易忽略的,只有通过老师的点拨追问,才能理解到位。这样一来,加上对自然环境恶劣的感悟,学生就深刻地感受到了詹天佑所面临的多重巨大压力,再加上资料(詹天佑的信)的适时补充,让学生对文本的领悟得到了升华。这时,学生看到的不仅是詹天佑所面临的重重压力,更是一个为了祖国,面对压力敢于挑战的杰出爱国工程师。
由此可见,有效的追问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能让课堂活起来,能让我们的课堂更加行之有效。追问是一门科学,一门以学生为主体的艺术,它有待于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探索与研究。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