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熟语特征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问题

2013-04-29陈婧

北方文学·下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熟语典故小张

陈婧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汉语在世界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在国外许多大学都设有孔子学院,以满足外国学生对汉语的求知欲,同时也有许多外国学生来华留学,他们都对汉语有着很深的感情。现代对外汉语教学中,熟语成为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对了解中国文化和典故都有深刻的意义,由于文化背景和基础的不同,以及熟语本身的特点,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此处以熟语为例),难免遇到许多困难。熟语是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语言上的积淀,饱含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它们的意思不是简单的字面意义相加,如“金蝉脱壳”,不是指蝉蜕去表皮,表示脱壳,而是指用一物或者一件事作掩护,设法逃脱。所以理解和使用熟语都受其深层的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伍轶平先生说过:“历史文化传统越悠久的语言,精通起来越困难,因为其中的成语、典故较之历史文化传统短浅的语言要丰富得多。”这对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熟语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及使用特色,随着熟语使用频率的提高,以其生动、形象、有趣,越来越多的人把熟语引入对外汉语教学,一方面有利于汉语的教学与推广,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熟语使用的错误,本文将就以上几点进行具体分析。

一、熟语的基本特征

熟语在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但是长期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忽视,直到近年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熟语更是语言的精华,熟语是人们长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固定下来的,是人类最古老的和最有价值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熟语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们是在人民的实践过程中归纳总结出来的,是习用的固定的词的组合,也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现成的能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熟语包括格言、谚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等,因此熟语在使用上比其他单位更有典型性,熟语表达的意思都是言简意赅的,并且能够生动形象的描绘语意。熟语有其自身独特的特征:

就语义特征而言,熟语虽然是词的组合,但各词在语义上紧密结合,构成熟语的整体意义,表示不可分割的概念。就语法特征而言,熟语是词的固定组合,包括固定词组和固定句子。其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关系,如“胸无点墨”是句子结构,“避重就轻”是两个动宾关系的联合结构,等等。熟语中往往保持一些古代语言的成分。就语音特征而言,熟语是人们经常引用的现成语句,一般流行广、传播快。汉语的语音有两个特点:一方面是语词结构中的“音乐性”;另一方面是“声、韵”结合的规则化。就熟语来源而言, 熟语的来源十分广泛,首先熟语来自生活的某一现象,其次来自某人对某事、某现象的情感或者态度,包括褒义和贬义的两方面,具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孔子《论语·为政》里著名的一句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纵心所欲。”在后来被广泛流传为熟语,形容人到三十岁,能独立于社会生活。指开始有所成就。还有来自典故的熟语。熟语的特征决定了在熟语的教与学中都有着许多我们需要注意的事项。

二、熟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问题

针对这些特征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基本词义,每个熟语中的词都有不用的意义,我们在使用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有些熟语词义较轻,有些熟语词义较重,我们要避免大词小用,小词大用。

比如:小张每天勤勤恳恳的在公司工作,日理万机,最终积劳成疾。

“日理万机”指每天要处理成千上万的事情,词义很重,用在小张身上不太适合,有点“大词小用”的毛病。

2.使用范围,我们在使用熟语的时候要注意词的形容范围,切不可“张冠李戴”。

比如:小张设计的产品真是既实用又精致,真是无微不至。

“无微不至”是形容关怀、照顾的非常周到。只用来形容人的无微不至,而产品不能用这个词形容。

3.使用中的歧义,熟语的意义是约定成俗的,大多数都源自典故,有些典故我们中国人都不太熟悉,而且有些词语已经成为旧词,现在汉语中非常少见,使之熟语的含义略有生僻,就更加增加了理解难度,所以我们在平时学习时,不能粗枝大叶,不仔细理解,一瞥而过,掌握不准确,在运用的时候就容易望文生义,产生歧义,防止信息差。

比如:小张并不熟悉这个业务,却差强人意的被派去跟其他公司的经理谈判。

“差强人意”是说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而句子中却被理解为“强人所难”了,产生了歧义现象。

4.褒贬色彩,熟语可以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三种感情色彩,在使用过程中,我们要分清每个熟语的感情色彩,不能滥用熟语,否则就容易造成错误。

比如:“小张是个很自大的人,总是目无全牛。”

“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是个褒义词,此处与自大的感情色彩不符。

总结:常言道:“一句佳句妙语胜过一本平庸的书。”语言是民族的语言,文化是民族的文化。任何民族语言都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每个民族的文化个性特征,在经过历史的沉淀后,都普遍体现在语言层面。民族语言的词汇系统能够直接敏感地反映出该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汉语是汉文化的重要载体,汉语反映汉文化的内涵,汉语中每个词都是民族文化沉淀的体现,而熟语更是民族语言的精华和民族文化的化身。熟语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语言活动中反复加工锤炼而成的,内在含义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具有系统性、民族性及形式上的多样性。熟语的学习对汉语教与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都应该特别注意熟语的文化附加义,以便于真正的掌握熟语以及熟语的运用。我在文中只是简略的提及了几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但是熟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些,我们在教学的同时,要查漏补缺,使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研究熟语与文化背景的关系,仍是熟语学习的重要突破口。

参考文献:

[1]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1997(12).

[2]王岩,试论“熟语文化”[J].前沿,2006(10).

[3]景丽华,陈玉春,浅议英汉熟语的异同[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

[4]王振来,熟语的文化附加义[J].文化学刊,2007(11).

[5]宋昀霏,英汉熟语比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4).

猜你喜欢

熟语典故小张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巧妙的奉承
有缘人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
谁逗谁
浅析熟语认知机制的分类——以中韩熟语为例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乍闻音酷似,细品味异同——同、近音异形熟语荟萃(五十三)
乍闻音酷似,细品味异同——同、近音异形熟语荟萃(四十七)
乍闻音酷似,细品味异同——同、近音异形熟语荟萃(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