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高校休闲体育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2013-04-29骆颂阳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3年7期
关键词:河南省现状

【摘 要】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对河南省十几所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目前河南高校休闲体育开展现状,并将统计数据与各个时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当前河南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的发展概况,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河南省;高校休闲体育;现状

1 前言

近10几年以来高校休闲体育的发展非常迅速,休闲体育的研究随着这一进程逐渐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这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开放程度逐步提高有着很大的联系。大学生作为社会精英阶层的群体代表,对待休闲体育的行为和态度也必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变化。通过研究近十几年来高校休闲体育影响因素的改变,间接的了解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给高校带来的变化,以及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查阅相关文献,选取近十几年来对大学生休闲体育影响因素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与当前研究数据进行比较,总结出高校休闲体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确定了河南省6所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涵盖了理、工、农、医、师范等专业。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法

文章选取了2000——2012年以来,体育类核心期刊中研究高校休闲体育的文献以及中国知网硕士论文库中关于高校休闲体育的相关论文,类比其相关性和不同点。

2.2.2问卷调查法

依据本文研究需要,于2012年8月对河南省6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1170份,回收率为78%,有效问卷1159份,有效率为99%。并进行了再测信度检验(а=0.85),说明此调查基本可信。

2.2.3 数理统计法

本次调查的数据,由excel、spss10.0办公软件进行累计频数、百分率、卡方检验等统计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近十年来高校休闲体育主要影响因素

陈小蓉在2000年时研究认为:影响学生余暇体育的主要原因多种多样,主要的主观因素是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其次是运动技能掌握水平;主要的客观因素是学校的体育运动氛围,其次是体育场地设施。李晓东2001年分析了高校休闲体育开展的弊端“从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状况来看:理工科学生多于文科学生,本科生多于专科生,男生多于女生,高年级多于低年级。这说明高校学生对休闲体育的参与意识和行为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学科、学制、性别差异的影响”。李海冰2002年对湖北省15所高校大学生的研究认为:制约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场地设施不足”、“活动时间缺乏”、“组织管理不力”。另外,“没兴趣”、“怕累、懒动”是制约女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彭文革在2003年运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得出:学校“场地设施不足”是影响高校开展休闲运动的首要因素,其次是“体育兴趣与爱好”、“校园运动氛围”及“休闲运动的组织形式”等。总结这几位学者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影响21世纪初休闲体育在高校开展的主要因素为:①主观层面:心理因素、运动技能因素;②客观层面:场地因素是第一影响因素;③专业之间存在差异:其中理工科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程度高于文科学生。

李宇明2005年在其高校教师硕士论文中,就对吉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总结出影响当时高校休闲体育的因素:①主观影响因素:体育兴趣与爱好、体育态度与习惯、运动技能掌握水平。②客观影响因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其中包括场地设施、组织设施、运动项目设置、运动时间、气候等;媒体、家长、同辈等。张玉华2006年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对江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余暇时间、休闲方式的选择、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动机、休闲体育活动频率、休闲体育活动场地。钱娅艳2007年对北京普通高校休闲体育的研究,延续了前期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研究结论和建议都和同时期研究结果相近。从这一时期的相关研究可以明显的看出,高校休闲体育经过几年的发展与初期之间的比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2007年以后出现了新的特征:体育休闲项目更为丰富,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显著提高,体育场地设施等客观条件大幅度改善,这可能与“三自主”教学模式的推广、教育部门对高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加大等因素有关。但同时发现客观条件的改善并没有使学生在主观方面产生对体育兴趣的改变。从文献中依然體现出学生对场地设施满意度不高,多数学生感觉,得不到体育专业方面的指导,体育活动组织不合理等。这可能与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增加,从而出现供需间的矛盾有关。

2009年至今关于休闲体育的文献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关于高校休闲体育研究大都局限于对现状的描述,沿用的研究方法都为前期文献所使用过的方法,结论和建议并无实质性突破。

3.2 当前大学生休闲体育影响因素分析

从前期文献结论得出影响大学生休闲体育因素主要存在于心理因素、经济因素、对场地设施和技能指导方面的因素等。通过教学观察以及问卷数据分析,发现,出现这些影响因素的关键主要在于学生在大学前的学习经历和大学期间的专业差异,因此,对当前大学生休闲体育影响因素分析,研究重点转移至以下两个方面:生源差异和专业结构对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影响,并从调查数据中得出结论与前期文献结论进行比较研究。

3.2.1 城乡二元结构对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影响分析

3.2.1.1 城乡生源间闲暇时间活动项目差异

经卡方检验,城镇和农村生源在闲暇时间参加的活动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卡方值=8.96,显著性水平=0.111)。排在第一位的均为上网(表1),这与2000年以来相关文献统计结果相近,说明近十几年来对高校学生闲暇时间吸引力最大的网络因素,没有变化,城乡差异在这方面的表现不突出。这可能与青年人的天性有关,易于接受新事物,而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社会经济矛盾关联不明显。同时也印证了杰弗瑞·戈比的话“最满意的休闲利用方式与消费并没有什么联系”。

与网络的吸引力相比,休闲体育在城乡生源之间的选择却有着明显的不同,首先休闲体育是城市生源的第二活动项目,占到了城市生源的24%,而休闲体育是农村生源的第三选择,并且比例仅占到16%,农村生源在闲暇时间选择睡觉的频数还要多于体育运动,选择排在了第二位(表1)。这一点与靳占忠的研究结论比较相符,“农村基础教育落后,师资、经费及设备等,城市学校都远远超过农村学校”,说明休闲体育的开展在基础教育阶段,农村生源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了其在大学期间对待休闲体育的态度,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对于大学生休闲体育有着显著的影响。

3.2.1.2 城乡生源间休闲体育消费差异

城乡二元结构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影响较大,这一点在大学生每月得到的生活费方面体现较明显,城市生源每月得到的生活费多于500元的人数比例高于农村生源,少于200元的人数比例低于农村生源(表2)。

但生源收入差异在高校休闲体育消费方面却并没有体现出显著性差异。从统计数据上比较清晰的看出,城乡生源在闲暇时间选择的活动场地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卡方值=10.884,显著性水平=0.111),选择校内免费场馆的城市生源占到了总城市生源的70%,选择校内免费场馆的农村生源占到了总农村生源的72%(表3)。而在体育消费方面每月用于体育方面的消费,城市生源选择低于50元的占到了50%,农村生源选择低于50元的更是占到了76%(表4)。这一方面说明休闲体育在高校的开展应适当消费的理念在大学生中没有形成主流,原因可能与大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还停留在从前满足基本的身体健康需要阶段,并没有认识到专业的体育消费还有更高层次的功用,例如专业人士的指导、专业的体育活动环境、专业的体育服务体系等。另一方面说明,收入的多少并不决定休闲体育在高校的开展。

3.2.1.3 休闲体育影响因素差异

自2000——2012年以来,对于影响大学生休闲体育的因素研究多集中于表5中的各项因子,从当前统计的结果看,表现出与以往研究结果相符的因子有“场地不足”、“场地较远”,这两个因子都是与场地条件相关的因素,一直以来都是影响大学生休闲体育开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对这一因素一直以来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运动技能对于农村生源的影响依旧大于城市生源,这与梁若雯在2003年的研究结果相符,说明不同生源的高校学生在内在心理性制约因素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学业压力”成为当前制约大学生休闲体育的第一影响因素,并且在城市与农村生源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当前大学生并没有将体育与学习良好的互动,使其成为相辅相成的互助体,而是将其对立,使其成为对立体。这需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阳光的休闲方式,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提高大学生休闲体育对学习的积极促进作用的认识。

3.2.2 专业结构对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影响分析

表6的统计数据,表现出与以往关于闲暇时间在专业方面的不同,理科和工科学生每天休闲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的人数比例分别是53.4%和50%,而文科和艺术专业的学生每天休闲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的人数比只占其总人数的34.4%和27.5%。这说明当前高校中,文科和艺术专业的学生闲暇时间并不充裕。结合表6统计数据,当前大学生学业压力大是影响其闲暇时间的主要原因,另外当前大学生学业之余的选择呈现多元化,例如打工、家教、深造学习等,都是影响其闲暇时间不充裕的原因。从表8中也可以看出,理科和工科的学生每次参加休闲体育超过一个小时的人数比例分别占其总人数的54.6%和50%,而文科和艺术专业的学生却只占到了其总人数的39.7%和40%。这些数据都说明,无论是闲暇时间还是参与体育的时间,在专业结构方面都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并且理工科学生对于体育的参与度和热情要明显高于文科和艺术专业的学生。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从文献和数据两方面得出结论,2000——2012年以来影响高校休闲体育的主要因素包括1.客观方面,譬如场地设施、组织设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呈现出2009年以前是绝对客观条件不足,2009年以后是相对客观条件不足。2.主观方面,学生对待体育的兴趣、爱好,技能等因素没有发生改变,成为2000——2012年以来影响休闲体育在高校开展的最主要主观因素。3.高校休闲体育的开展存在性别间的差异、年级间的差异,专业间的差异和生源地的差异等影响因素。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对于高校休闲体育的开展主要存在于农村生源对于体育的内在心理性制约因素,而经济因素在城市和农村生源对于休闲体育的开展没有显著性差异。专业结构方面,理科工科学生对待体育的热情和参与度要高于文科和艺术专业学生。

4.2建议

今后高校休闲体育的开展,要在不同专业学生间平衡开展,积极引导文科及非理工类学生参与休闲体育,体育辅导方面侧重于农村生源对于体育的心理障碍(例如技能不强,怕别人看不起等)。引导学生在学业压力与体育的开展方面要形成良性互动,使休闲体育成为学生缓解各方压力的主要选择方式和手段。

参考文献:

[1]高發民.高校体育中的休闲运动与终身体育[J]. 体育学刊, 2001,11:25-27.

[2]姜丽.试论高等学校的休闲体育[J]. 体育文化导刊,2003.6:57.

[3]陈小蓉.学校学生余暇体育的主要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体育,2000,(1):53-54.

[4]李晓东,彭钢.论我国高校休闲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5):124-126.

[5]彭文革.普通高校开展休闲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 82—85.

[6] 靳占忠.孙健敏 城乡二元结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隐忧[J]. 高等农业教育,2012-5,5:12-15.

[7] 马长英.大学生问题[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8] 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9] 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3.2.22.

[10]梁若雯.于可红 浙江省高校高年级学生休闲体育制约因素的调查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3..11.27-30 36.

[11]李海冰.王超英 武汉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2.1 100-102.

作者简介:

骆颂阳(1960~ ),男,汉族,河南洛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12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12-GH-071)

猜你喜欢

河南省现状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