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调查与研究
2013-04-29王琼
【摘 要】任务型教学法是近年来我国英语教学广为提倡和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本文以调查问卷,访谈的方式调查了此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法
一、引言
多年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多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出于应试的目标,教师在课堂上过多的强调对知识的机械掌握,而忽略了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学生学英语的目的只为应付英语考试,而缺乏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这些现象严重背离了新课标教学改革的宗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从交际英语教学法发展而来的任务型教学法被渐渐引入到高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它要求学生能为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积极准备,并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入和配合课堂交际活动,鼓励学生不害怕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出错。同时任务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和热情,要求教师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完成的过程,教师们需要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任务的类型、主题、完成任务的环境及完成任务的质量。教师们在不断的进行任务型英语教学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推行任务型教学法的过程中,师生们体会到了这种方法的优点以及它所带来的成效,同时,也体会到了在推行任务型教学法中的困难和障碍。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和研究
任务型教学法指的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对主题的理解。学生在课堂上以意义为焦点的活动,参与开放型的交际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注重语言交际的意义,充分利用自己已经获得语言知识,通过交流获取所需信息,其学习过程是沿着开放的途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任务型教学法基于语言习得,语言学,心理学等理论。其中最主要基于语言习得理论。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单纯的记忆并不能保证语言使用的正确,要正确使用语言,就必须有大量的语言输入,任务型教学法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不仅仅需要机会练习语法和句法,同时也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语言交际训练,从而逐步发展完善语言学习。在完成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有很多的机会使用语言,学生关注语言的使用和需完成的任务,学生会减少了心理压力,自觉调整学习行为,并逐步产生自学的意识。国外有许多的关于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Ellis, Nunan等语言学家认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才能学好语言”。Wills 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训练的语言必须有意义和实用性;学习过程必须使用语言;设计的任务必须能督促学生使用语言;从任务的角度学语言。并将任务型教学法分为三个部分:任务完成前——教师提出相关任务,让学生理解任务的目标和要求,为完成任务做充分的准备。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学习新知识。任务完成后——对学到的语言分析,归纳和练习。在国内也有语言学家做了大量的相关的研究。魏永红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任务型教学法。她认为传统的教学法更关注教授语言结构,注重学生的语言输入,而忽略了语言的整体性和语言的输出。
三、对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调查与研究
为了解目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现状及此教学法对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作用。笔者就学生对任务型教学法的认识、教学法实施对学生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期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方面对56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和访谈。从回收的调查问卷看,有70%的同学很愿意参加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完成任务。15%的同学认为在老师的要求下参加尚可,没有太多的主动性。15%的学生不愿意参加教学活动,认为任务太难,不能完成。有40%的同学认为教学任务简单,可以轻松完成.45%的同学认为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完成任务,15%的同学认为任务太难,无法完成。在与学生的访谈过程中,问及学生对任务型教学法的感受时,多数学生认为课堂气氛热烈,能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自觉完成任务,完全不同于机械的课堂练习。从调查反馈的情况可以看到;1. 任务型教学法開发了学生的自我能力及完成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交互行动获得了知识和经验,他们更关注信息的沟通与交流,而不是把重点放在语言的本身。2. 教师需提高教学素质。任务型教学法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帮助者。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想顺利推行任务型教学法教师不仅仅需要专业知识、理解掌握教学理论,还要有能力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组织合理的教学活动,这要求教师加强自学在课前要精心设计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鼓励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尤其对性格内向和学习基础差的同学更要给于引导。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做出评估,对学生学习情况恰当的评价非常重要,多数时候这些评价应该是带有鼓励性的,肯定的,学生会产生自信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求教师有能力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来辅助教学。3.任务设计避免形式化。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任务,选择情景要素,任务的情景要素指任务所产生和执行的环境或背景条件,包括语言交际的语境,同时也涉及课堂任务的组织形式。在任务设计中,应尽量使情景接近于真实,以提高学生对语言和语境之间关系的意识。教学素材应难易程度适中,如老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不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任务太难,学生在交际活动中会失去兴趣,多数学生不参加活动,失去获取和应用语言的机会,如果任务太简单,多数学生不能在交际活动中获取更多的信息。4.学生学习水平需要提高。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它要求学生在课前积极准备,积极参加基于任务的课堂活动。许多的学生不能轻松参加课堂活动,除了少数是由于性格内向的原因,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因为语言基础知识差,担心在交际活动中出错,而不敢大胆尝试。5. 教学观念需更新。任务型教学法需要教师以新课标和教学内容来设计教学任务,老师要组织和吸引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交流和合作提高了他们语言应用能力。
四、结束语
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交际教学法的延伸和发展,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并采用。它强调开发学生的交际能力,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使用语言。基于完成任务的教学活动的设计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的实用技能。任务型教学法反映出外语教学从只关注机械语言知识的学习渐渐过渡到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它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它满足了中国新形势下对英语学习的社会需求,尽管在中国的高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使用,教师们已经意识到它在教学中的优势,但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加以完善,以便让它更好的在教学中运用。
作者简介:
王琼(1967~),女,陕西安康人,安康学院讲师,陕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