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和谐生活方式营建与住区环境艺术设计方案
2013-04-29袁方
袁方
摘要:
人类的日常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家是人类生活的最基本空间,住区是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元之一。环境艺术是绿色的艺术和科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过分析和谐生活方式与住区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构成要素,对其设计方案提出了几点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和谐生活方式;住区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是绿色的科学和艺术,是创造和谐永久的一门科学艺术。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进行详细的策划设计,进而实现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优化。环境艺术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科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成熟完善,和谐社会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着生活环境向着艺术的方向转移。研究和谐生活方式营建与住区环境艺术设计的方案关系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探析和谐生活方式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
和谐生活方式与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的理论基础有以下两个方面,二者相互关联、促进,密不可分:
(一)生活方式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有引导和启发的作用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了对于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艺术设计的动力来源于生活的改善。人类的发展最终要实现的是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归根结底是人类发展的终极价值问题。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环境来实现人作为生活主体对生活的再创造,而环境设计恰恰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再创造形式。
(二)环境艺术设计在不断地介入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的审美水平的不断发展,设计已经逐渐转变为一门科学艺术,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当今社会,提倡的是设计的“生活主义”,与生活息息相关,越来越成为了衡量生活形式和内涵的尺度标准。
二、和谐生活方式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构成要素
(一)人的要素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艺术设计不仅仅要以人的活动为主导因素,还应该要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要将人们周边的环境如景观、设施等充分与人进行互动融合,实现环境设计的生活化。在艺术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的需求,综合各方面的要求,并做到尽量满足。
(二)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包括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两种。在自然环境中,不同的地理自然环境会给人们提供不同的资源,并促使人们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活方式,同时自然环境变化也会对人的生活方式造成一定的改变。人工环境作为自然环境的辅助,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设计中要尽量使用自然环境来解决实际问题,也体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三)社会文化要素
人是社会的基本属性,人的思想意识与社会形态要相对应,对于社区的设计要考虑社会结构属性,与时代保持相同的步调。与此同时,社会的文化因素也必须要考虑。人类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区域文化。文化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需要人们不断地去传承,去发扬。只有拥有了文化氛围,环境才能给人以归属感。
(四)经济要素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发展水平对居住空间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正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科技在给人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三、和谐生活方式营建与住区环境艺术设计方案
(一)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人性设计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同时也是生活方式的主体,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服务对象。遵循人性化设计原则,在设计之前要首先充分考虑人性的需求、差异等各方面因素。居住环境应该以人为服务对象,是人们的归所,应该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
(二)要体现安全设计的理念,提高设计的安全系数
环境设计除了可居要求以外,安全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求。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一切因素,排除一切安全隐患,借助设计手段使得居住者放心。首先,对于那些消极空间或者利用不够明确的空间,要进行细心安排,尽量转化为积极可利用空间;其次,通过无障碍设计手段来消除人与环境之间的障碍,提供安全的行为空间;此外,要将车辆交通环境与步行环境尽量隔离开来,增大步行活动空间,消除人们的畏惧心理。
(三)要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和沟通,时间设计灵活化
对于居住环境的艺术设计,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考虑。设计并不单纯是设计者一方的工作,设计者、开发商、居住者、政府等各因素要进行相互沟通和交流,协调统一,以缓和和消除彼此之间的矛盾,要让他们都参与到环境设计的设计营建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对于各方面最大利益的实现也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开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通过营造和谐的生活方式,实现环境方案的艺术设计恰恰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也符合。在设计中要不断地关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内容,不再刻意追求绚丽的布局设计,可以使环境的艺术设计拥有更加持久的吸引力。以和谐的方式进行居住环境设计必将会成为未来设计的主题思想,必将会引导居住环境建设向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彦辉.走向新社区: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张继.主题居住社区的户外公共空间环境研究[D].华中科技大硕士论文,2004
[3]杨清宇.基于居民生活行为的居住小区户外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硕士论文,2006
【作者单位:河南省工业设计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