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高考中速写专业的“舍”与“得”
2013-04-29郭娜
郭娜
摘 要:对于高考,每个人似乎都有聊不完的话题。而艺术高考前的教育又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在国内没有统一教材的基础上,带有老师强烈的个人色彩和个人倾向。
关键词:培养艺术;国画;速写专业;高考
在过去的2013年湖北省艺术大联考中,我所带的高三(10)班的艺术成绩大放异彩。其中以速写最为突出。全省艺考速写最高分为97分,我班李佳伟同学的速写96分,仅和最高分相差1分。接下来班里还有两个95分,1个94分,全班46个人平均分创造了学校最高分纪录80分,这个成绩在全省排名中也算是佼佼者。作为一个三线城市的普通高中来说,这是多么不容易!很多同事在向我表示祝贺的同时,总是喜欢问我一个问题“郭老师,速写要怎么教才能让学生提高的快些。”而我的回答,却总是让他们大吃一惊,“佛教中有句话,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速写也一样,舍掉过于细节的东西,把握大形、大关系才能画好。”他们听完我的话总是低头不语,陷入沉思。
很多学画画的人,对速写的印象还停留在早期国画“白描”的定义上,认为速写无非是白描的翻版,其实这是不对的。速写随着艺术高考的推进在形式上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其中以中央美院以面为主的速写和清华大学以线为主的速写作为最典型的代表。
作为传统艺术强校,中央美院的传统强项专业就是——油画。重视画面的空间关系和人物的虚实处理,加上对透视学和解剖学的精准把握,使中央美院对高考生的要求独树一帜。翻看中央美院历届速写精品作业,画面中都很强调空间感。人物动态简洁准确,没有繁复的衣褶和细碎的线条处理,有的是大刀阔斧般的酣畅淋漓。画面中总是附带着强烈的空间意识。这样的速写作品,完全可以算一幅小型创作。在这样的画面前我们完全可以体会“舍”与“得”的含义。而与之相反的清华大学似乎是另一种风格的代表。清华大学艺术系的前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顾名思义,这所学校的强项就是设计。因此,清华的速写从来只走坚定、清晰的线条,并且喜欢在头发、衣角、领子、袖口、鞋底、牛仔裤的裤缝线上都有丰富的装饰线,看起来似乎很繁复。但是,我们如果仔细分析下来,就会发现人物的外轮廓线非常的完整,所有的结构线、褶折线都是以短线为主,并不破坏长线的完整性。因此,它的速写可看性很强。乍一眼看过去,只是觉得画面很清爽,人物造型干净利落。仔细看过,在结构处、纹饰处的短线处理很到位,既没有破坏它的整体感,又不让人感到画面很空。整个人物造型线条有弹性,画面干净,疏密有致,并且线条中含有一种装饰的味道,打破过去对白描中人物略显僵硬的印象,富有现代感。在这样的画面面前你只能感叹道:只有“舍”去太过“琐碎”的东西,才能“得”到画面的整体感。
这两所院校都是中国最高艺术水平的代表,他们的艺术倾向也传达着中国高等院校对艺术高考生能力要求的方向。虽然这种方向会有专业上的差异性,但是观念上和认同感不会偏差太大,好的作品在哪里都会得到认可,这是肯定的。
我们在高中三年的速写专业的训练中,也应该贯穿这一思想。不管是高一入门级训练,还是高二提高性训练以及高三冲刺性训练都应该有的放矢,抓住最主要的,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
当然,阶段不同,程度不同,要求也不一样。
高一年级的速写,总体的程度是刚刚入门,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对人物比例动态的整体把握。这一个阶段的特点是:多实践、多体会,从失败中寻求答案。
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讲,理论和实践真的是相差太远了。举个简单的例子,速写中的人物比例中,人体的身高一般为1∶7或1∶7.5个头。这个理论说起来只是一句话,但是落实下来,一个月都还拿捏不准。不是头画大了,就是头画小了,人物在纸上所占的构图,不是太靠上,就是太靠下。在这一时期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消化和吸收的时间,要让他充分地理解每一个概念。并且一定要注意要对长篇大论的概念作“减法”,找出关键点、关键词让学生记忆。清晰明了,不能含糊。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对速写宏观的概念,落实到画面中,才能比例准确,动态合理。
高二年级的速写,整体是一个急速上升的过程。从五官的刻画,到手指细节的把握以及对鞋子不同样式的变化都吸引着他们的目光。这一阶段也是拉开差距的一个时期,好生和差生的距离在急速地加大。而我对他们的建议就是先做“加法”后做“减法”。
对于任何一幅作品,画面中不可能没有细节。细节绝对是判断一个学生是否能深入的标志之一。但是细节很影响学生对画面的把握和掌握能力,这一点,对好学生尤为明显。他们很容易沉迷在对细节的刻画上,而忽略了画面中最为主要的大关系、大动态。往往细节过多,会破坏画面的整体性。说起来这其实是一个相互矛盾的现象。这个时候对老师的要求就很高,教会学生如何动笔不难,教会学生如何停笔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一时间段,老师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关注对人物外轮廓的把握,多进行剪影练习。调控他对画面正负形的把握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入细节,细节对于优秀学生来说是个提分项,但对于中等生和学困生来讲却很可能是出力不讨好的一项工作。因此,要用到点上,像头、手、脚这种必须有细节的地方,以及关节褶折处的细节,要好好把握。在一些可有可无的地方,可干脆放弃,让画面更加简洁明了。
而到了冲刺期的高三,速写又会显得复杂起来。首先,在人物数量上由过去一个人物变成两个人物,动态也由过去相对单一的站或是坐发展到带有运动形式的人物造型。这个时候,取舍问题更为突出和重要,直接和个人的艺术修养有关。如果说过去的单人速写,细节烦琐,只是让人在视觉上感觉不是特别舒服,主次不分。那么在双人速写中,过分地追求细节会让画面乱成一团,视觉效果非常糟糕。每到这个时期我就会要求学生反向画些简洁的动态速写,如三分钟或五分钟的动态速写,让学生回归到把握大动态这根速写的主线上来。把学生从过分地关注细节的注意力向外拉一拉,让他不至于越陷越深。因为越到后期,学生表现的欲望越强,并且随着艺术高考的临近,学生造型能力的快速提高,他开始观察到一些过去没有注意的细节,在这个时候,更是要特别小心。不要让过多的细节干扰了画面,并且在画面所需要的细节上尽量完善到位。这样一幅好的作品才能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样的作品应该在画面中两个人的处理上有明显虚实关系,来体现空间关系。外轮廓线的处理上简洁准确,转折处短线的处理疏密合适。人物的五官、头发、手、鞋子等细节处精确到位。这样的考卷不管在任何学校都将会是高分试卷。
在培养艺术考生的过程中,我们常感叹好苗子太少。其实,有时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学生最有效的指导,在把握大纲的方向上,我们是否也会犯些常识性的错误,偏离了主题。
对于高考,每个人似乎都有聊不完的话题。而艺术高考前的教育又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在国内没有统一教材的基础上,常会带有老师强烈的个人色彩和个人倾向。我认为不管何种教授方式只有经过艺术高考这一关,才能大浪淘沙,验出真伪,取得真理。作为老师的我们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才能给予学生最先进的思想和最好的指导。
(作者单位 湖北省十堰市车城高中美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