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应该“读”占鳌头

2013-04-29陈芳

师道 2013年7期
关键词:齐声范读课文

陈芳

朗读是一种传统的读书形式,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途径。这里所说的读,是有感情、有节奏、吐字清楚、声音洪亮地朗读。但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朗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琅琅读书声时常被教师过分的讲解所代替,有时为了节省时间、赶教学进度,教学中也忽略了朗读这一环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更不屑大声朗读,语文课堂走向了“只讲不读”、“学而少读”的畸型之路。针对现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朗读水平,我们需要唤起学生对朗读的重新认识,使琅琅读书声重新回到语文课堂上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如下。

1. 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我们通过朗读和反复吟诵,逐渐培养学生语感,使学生充分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性,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在一定语言环境中逐步掌握汉语语法规律,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使枯燥无味的文字变成秀丽的山水、迷人的画卷、动听的乐曲。

2. 朗读能让学生熟悉课文,帮助其领会课文内容,教师还可以用来检查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如课文《孔乙己》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重读“站着”、“长衫”和“唯一”这三个词,学主就能发觉孔乙己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矛盾、不协调,对这个独特形象的理解就更为深刻。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常出现语音、逻辑停顿的错误。如:《狼》一文中“其一犬坐/于前” 读作“其一犬/坐于前”;《曹刿论战》中的“下/视其辙”读作“下视/其辙”;《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今/齐地/方千里”读作“今/齐地方/千里”。如学习中能反复朗读,就能理解其意思,避免出现停顿的不恰当。

3. 借助朗读展开联想,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朗读中可进行丰富的联想。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如《木兰诗》一文,我让学生结合诗句一边朗读,一边配着《十面埋伏》的乐曲展开联想和想像,补充诗歌留下的空白。请学生扩写古战场木兰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场面。听着朗读,同学们把作者寥寥数语概括的战斗经历描写出来了,让我们看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经受了严酷的考验。木兰的英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4. 通过朗读丰富口头语言。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情感丰富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丰富学生的口语表现力,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也大有益处。

5. 通过朗读锻炼口才,提高运用语音表情达意的能力。在朗读过程中要求表达得准确、流利、清楚、生动。学生除声带得到了反复锻炼外,还要学习节奏、停顿、重音、语调等技巧,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当然,要朗读好一篇作品决非易事,需要长期的训练。朗读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需要进行严格正规的训练,使学生朗读能力在语文实践中不断提高。在学习中,朗读训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训练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可培养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兴趣,提高朗读的水平。朗读训练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 范读——可以选用朗读录音带、光碟作为范读示例,也可以由教师或朗读基础好的学生进行示范性朗读。它的作用在于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模板,用实例传授朗读的技巧,有利于学生模仿和借鉴。学习中学生容易读错一些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如把“玲珑剔透”的“剔”(tī),读作“惕”(tì);把“戛然而止”中的“戛”(jiá)读作“嘎”(gá);“慰藉”的“籍”(jiè)读作(jí)等,范读正确读音就可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范读本身就是在指导学生如何去读,这对于启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有很大的作用。从阅读教学的过程来看,范读还能促使学生熟悉课文,理解课文。范读的时机或在讲课文之前,或在讲读课文过程中,当然也可以在讲读课文结束后。在讲读之后的全文范读,可使学生对课文的局部理解,贯串为一个整体,获得总体的认识,从而起到巩固记忆,加深印象,增强感受的特殊作用。

2. 领读——由教师带领着朗读。它的好处在于能随时纠正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在朗读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加以指导,层层推进,让学生读出感觉,读出内涵,读出激情。这种方式在学习古文时常采用。

3. 齐声读——这种形式气氛热烈。齐声读多在诗词、散文的朗读中采用。从说话训练的角度看,齐声读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口语练习的机会。那些平时羞于张口的学生,比较喜欢齐声读,它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当众大声说话的勇气,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齿。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齐声读时语速往往会偏快,而且时常是越读越快。这时,教师需要及时提醒,让学生互相照顾,注意掌握语速、停顿,不要抢读,也不要拖腔读。如《安塞腰鼓》一文中“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要读出快速跃动的节奏,排山倒海的气势,与作者所要表现“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与力量的礼赞”的主题相辅相承。

4. 分组读——把全班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分组朗读。这种形式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可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比赛哪个组读得好,培养竞争意识。如《雨说》、《春》、《济南的冬天》等课文均可采用这种方式。

此外还有分男女生朗读、学生单人朗读、分角色朗读、自由朗读,等等。

朗读,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作为学生素质培养的一个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高视。在强调素质教育,进行课改实验的新形势下,我们仍应大力加强朗读教学,灵活的运用朗读教学这把钥匙,开启知识的大门。当然,教师责任在肩,不仅需要指导好学生朗读,更重要的是设计好朗读,让朗读不流于形式,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敏锐的语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作者单位:深圳市北师大南山附中)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猜你喜欢

齐声范读课文
三军将士齐声“到”
培养语感,范读不可忽略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口令“齐声”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背课文的小偷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背课文
宽阔的胸襟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